以下是含有軍事選項的搜尋結果,共65筆
五角大廈高階官員今天在國會眾議院軍事委員會作證時表示,中國若封鎖台灣,可能以失敗收場,若直接軍事入侵台灣,成功的難度極高。
近期以來,總統蔡英文與民進黨總統參選人賴清德先後提及「戰爭恐懼」一詞。前者是在就職7周年記者會上,意有所指地呼籲政黨及政治人物「不要為了選舉利益,販賣戰爭恐懼,甚至用恐懼來煽動台灣人民」;後者則是在日前共軍軍演時期,批評對岸企圖以戰爭恐懼影響台灣選民意志。但蔡、賴兩人沒說的是,正是由於兩人對中國採取極端的政治偏好行動,並全面灌輸在一切的施政作為上,已導致兩人口中的「戰爭恐懼」正一步步的自我預言實現。
中共對台實施3日圍台軍演引起了全球的關注,雖然演習在10日結束,但長期以來以大批軍機進入台灣防空識別區的行動仍舊持續。外媒引述軍事專家的分機指出,中共此次軍演以多種方式同時進行,證明北京對台施壓選項很多,但是大量軍機經常性地越過海峽中線會提高意外衝突的風險,現在兩岸缺乏處理軍事意外的溝通渠道,意外發生後存在拉高衝突層級的可能性。
蔡英文總統27日拍板延長義務役,強調「備戰才能夠避戰,能戰才能止戰」,但無論是延長兵役還是兩岸軍事競賽,都無法避免因誤判造成衝突,只有雙方透過對話化解分歧,才能真正的避戰。蔡英文2022年元旦談話中,提及軍事絕對不是解決兩岸分歧的選項,更是坐而言不如起而行。
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花了很大篇幅列舉大陸對台軍事行動的可能選項,包括海空封鎖、有限度武力行動、飛彈空襲及登陸占領等。這類報告早已汗牛充棟,一點都不新鮮。軍方評估對手戰力與戰法是為所應為,台灣軍方自然也應該做好「備戰」工作,但政治家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避戰」。遺憾的是,民進黨政府只想買武器、延長兵役,準備打仗,卻不思考如何「避戰」?
美國國防部向國會提交年度《中國軍力報告》,花了很大篇幅列舉大陸對台軍事行動的可能選項,包括海空封鎖、有限度武力行動、飛彈空襲及登陸占領等。這類報告早已汗牛充棟,一點都不新鮮。軍方評估對手戰力與戰法是為所應為,台灣軍方自然也應該做好「備戰」工作,但政治家應該思考的是如何「避戰」。遺憾的是,民進黨政府只想買武器、延長兵役,準備打仗,卻不思考如何「避戰」?
美國國防部當地時間11月29日發布《中國軍力報告》,列出中國對台4大可能軍事行動,其中包括海空封鎖、有限度武力行動、飛彈空襲及入侵台灣;報告並指出,中國若在2027年完成建軍目標,將更有能力統一台灣。但美國官員也指出,目前中國沒有侵台跡象。
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說,台灣周邊發生軍事事件仍然是一個「確切威脅」,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沒有排除侵略台灣的選項,行政當局對一個有關台灣的大型跨黨法案部份內容「有些擔憂」,白宮正在與國會進行溝通,以期能更有效地改善台灣的安全問題。
拜登政府日前批准了上任以來最大一筆對台軍售案,包括60枚魚叉飛彈、100枚響尾蛇飛彈及長程預警雷達的後勤合約總價約11億美元。在解放軍將戰略前線一舉推至我領海領空邊緣、無人機灰色地帶戰爭愈演愈烈的背景下,國際輿論和台灣社會更加關注此次軍售傳遞的訊息。
據熟悉內情的消息人士表示,中國近期對台灣進行大規模軍事演訓,導致拜登政府官員重新調整對中國取消高關稅措施的想法,不過,所有的選項都還在討論,拜登政府還沒有做出決定。
美國國會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傳出計劃於8月訪問台灣,引起中國大陸強烈不滿,甚至更私下警告華府可能作出軍事回應。北京的消息傳出後引起美國政界高度關注,美媒指出,美軍正在制訂保護裴洛西訪台代表團的各種選項,其中包括調動航空母艦或派遣戰機提供密接空中支援。
美國派遣由美國國安會一個高級代表團周五會晤了索羅門群島的領導人後,白宮就這次訪問發表聲明警告,中國在這個太平洋島國建立永久軍事存在的任何舉措,將引發華盛頓的重大關切,並對此做出相應回應。戰略專家認為,「美澳來晚了,中國已在大洋洲獲得第一個安全立足點」。
俄羅斯在烏克蘭周邊及白俄羅斯境內集結兵力,歐洲局勢緊張,美國數次「更新」俄方可能入侵烏國的日期。英國專家警告,執著於傳統軍事威脅恐讓各界在與莫斯科交手時失焦。
烏克蘭情勢緊繃,美國總統拜登拋出震撼彈,聲言俄羅斯軍隊會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總統府發出五點聲明,希望僑民盡速離開烏克蘭。在國際情勢一片風聲鶴唳之中,台灣卻老神在在,認定俄羅斯與烏克蘭不會開打,因為若場面失控會演發成美俄核子大戰,俄國不會貿然開火;大陸也不會打台灣,因為只要一打台灣,美國會凍結大陸在美的1兆多美元資產,中共就會垮台,俄烏與台海僵局彷彿變成各方在玩梭哈,看誰賭得大。
烏克蘭情勢緊繃,美國總統拜登拋出震撼彈,聲言俄羅斯軍隊會在2月16日入侵烏克蘭,總統府發出五點聲明,希望僑民盡速離開烏克蘭。在國際情勢一片風聲鶴唳之中,台灣卻老神在在,認定俄羅斯與烏克蘭不會開打,因為若場面失控會演發成美俄核子大戰,俄國不會貿然開火;大陸也不會打台灣,因為只要一打台灣,美國會凍結大陸在美的1兆多美元資產,中共就會垮台,俄烏與台海僵局彷彿變成各方在玩梭哈,看誰賭得大。
海協會副會長孫亞夫1月8日接受媒體專訪回顧與展望台海形勢,部分媒體聚焦在孫副會長所提「兩岸戰爭的可能性是存在的」,這或許讓台灣社會對今年中共二十大對台工作「新的決策部署」與「可能提出一些新的主張」產生諸多聯想。
又送走了一個年!
全球最大政治風險諮詢公司歐亞集團公布「2022年世界十大風險預測」,認為大陸新冠「清零」政策、科技巨頭與政府爭奪主權、美國期中選舉將是全球最大風險,台灣問題因美中忙於內部問題而相對平穩,世界會進一步進入領導力真空的「零強國」(G-Zero)時代。
中國大陸國防部長魏鳳和在2021年底與日本防衛大臣岸信夫視訊通話,雙方聚焦在亞太地區形勢、台灣、南海等議題。值得注意的是雙方同意就釣魚台等島嶼的緊張情勢設立「官方熱線」,為建立軍事互信機制邁向第一步。
2022年元旦,蔡總統發表新年談話,除了將「穩健執政」列為政府今年最重要的目標,提出「持續走向世界、維持經濟發展動能、鞏固社會安全體系、堅守國家主權」等四大主軸外,特別針對兩岸關係部分重申「遇到壓力不屈服,得到支持不冒進」的立場,同時提醒北京當局不要誤判情勢,更要防止其內部「軍事冒進主義」的擴張,並指出「軍事絕對不是解決兩岸分歧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