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軍售+f-16v的搜尋結果,共141筆
美國《國家評論》(National Review)雜誌2日報導,美國國務院在4月提交美國國會的報告稱,鑑於原材料的交貨需時較長、全球供應鏈問題和國防工業基地(DIB)內遺留設備的生產限制,「不可能」加速交付許多原定售台但延遲交貨的美製武器。對此,國防部發言人孫立方昨天表示,軍售案依照當初議定的發價書中都有規定,只要在最終年度前交運進度都算正常。
我空軍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BLK70)戰機軍售案,原訂今年運交首批戰機,但延宕至2025年第3季,除了疫情影響供應鏈的因素外,美方坦言另一原因是遇到「技術障礙」;這與空軍現役F-16戰機性能提升成F-16V的情況如出一轍。蔡政府這次絕不能讓軍火商洛馬公司將成本再轉嫁到我方。
我空軍向美國採購的66架F-16V(BLK70)戰機軍售案,原訂今年運交首批戰機,但延宕至2025年第3季,除了疫情影響供應鏈的因素外,美方坦言延宕的另一原因是遇到「技術障礙」;這與空軍現役F-16戰機性能提升,改成F-16V的情況如出一轍,根本是歷史重演。蔡政府已有過一次經驗,這次無論如何解決,絕不能讓軍火商洛馬公司將成本再轉嫁到我方。
我向美國採購新型F-16V戰機,原定今年第四季交付,主因在於供應鏈因疫情影響中斷,延到明年第三季交付。中天新聞針對「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貨累積187億美元,F-16V生產遇到開發障礙,恐怕將延宕2年!」進行街訪,有民眾認為,「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明年520換黨執政」。
美國軍售台灣66架F-16V「Block70」戰機,總值80億美元(約新台幣2500億元),原訂首批在今年交機,卻因疫情及生產線遭遇「複雜的開發障礙」而延至明年,雖然全案仍依規劃於2026年底全數交機完畢,但由於目前兩岸緊張情勢比以往嚴峻,且中共新式戰機列入飛行作戰部隊的數量龐大,又第五代之殲20戰機大量服役,都已對台灣空防形成嚴重威脅。
我國防部月初證實,向美採購、原定今年第四季交貨的第一批新F-16V戰機延遲交付,主因在於與新冠疫情相關的供應鏈中斷,不過美媒報導,戰機延宕交付的主因不只是新冠,美國空軍表示,主要在於面臨「複雜的開發挑戰」。
以長期價值投資知名的「股神」巴菲特,旗下品牌冰淇淋「冰雪皇后」決定進軍台灣市場,卻把所持台積電ADR砍掉86%,持股僅存6.17億美元。巴菲特認為台積電是一間好公司,但地緣政治風險太高,把資金放到日本「更安全」。民進黨執政7年,台海從和平的海峽變成危險的海峽,巴菲特對台海風險的認知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共識。
以長期價值投資知名的「股神」巴菲特,旗下品牌冰淇淋「冰雪皇后」決定進軍台灣市場,卻把所持台積電ADR砍掉86%,持股僅存6.17億美元。巴菲特認為台積電是一間好公司,但地緣政治風險太高,把資金放到日本「更安全」。民進黨執政7年,台海從和平的海峽變成危險的海峽,巴菲特對台海風險的認知已成為國際社會共同的共識。
台灣向美國採購F-16V戰機,首批交機時程將延後2年。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F-16V戰機屬於台美雙方政府間的契約,沒有「違約罰款」,而且已支付840億元。前立委郭正亮認為,美國預估兩岸可能發生戰爭,最晚在2027年底,66架F-16V交機完畢起碼拖到2027年底,不覺得很奇怪嗎?
美國對台軍售延遲交貨,總價高達近190億元,尤其最重要的「F-16V戰機」首批到貨恐延宕2年,國防部長邱國正表示,沒有違約罰款問題,政府間契約只有責任;對此,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表示,政府對政府,簽的合約也要公平合理,一定要求審計部去查帳,看看有沒有浪費公帑的狀況。
空軍以「鳳揚專案」為代號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原訂今年初首批交機,卻傳出延宕到2025年中以後,款項卻仍舊照付。民眾黨立法院黨團盤點2011年至今的8大軍售延宕案,總預算達5712億,立委邱臣遠3日要求,國防部應對美方和近日抵台的美國25大軍火商表達態度,未來簽軍購合約時,一旦延宕,支付款項也必須順延。
空軍以「鳳揚專案」為代號,向美國採購66架F-16V戰機,原訂今年初首批交機,現已5月仍未兌現,已經跳票。軍方官員透露,美方已告知,首批交機時程要延遲到2025年中以後。換言之,我國向美國新購戰機的交機時程至少延宕超過2年,原本預訂2026年66架新機全數交機的目標,確定將無法達成。
回顧中共去年8月與今年4月兩次環台軍演,可以看出,F-16V戰機與岸置魚叉飛彈是美國對台軍售項目的重中之重,美國卻延宕交貨,固然有疫情因素,但我方仍應憑發價書與雙方議定的交機時程,要求美方盡速解決問題。國防部亦應汲取教訓,武器採購合約應訂違約罰則,這不只是看緊人民荷包,也關乎全民身家安全,豈可讓美方予取予求。
去年8月中共軍演,共艦在台海周遭最多達20多艘,且試圖闖進我24浬鄰接海域,我海軍共有26艘一級艦,除了維修,全都出動了,計派出18艘對應,也是海軍兵力運用的最大極限,因艦齡老舊,應付共軍新艦頗為吃力,帶給海軍相當啟示。
在台海局勢緊張之際,美國國防安全合作署(DSCA)2日宣布3批總價值約11億美元(約新台幣335億元)的對台軍售案。這是拜登總統任內最大一筆對台軍售,但有報導指,美方迄今批准的對台軍售案中,積壓未交付的訂單(backlog)總金額已達140億美元(約新台幣4300億元),有部分甚至早在2017年便公開宣布。《華爾街日報》2日則報導,五角大廈上個月成立一個稱為「老虎小組」(tiger teams)的特別工作組,希望精簡並加速對盟邦軍售流程,以更好地與中國競爭。
俄烏戰爭爆發以後,烏克蘭全民動員奮勇抵抗入侵者,也讓台灣社會一度熱烈討論是否該延長役期。美國前國防部長艾斯培訪台期間建議台灣應實施「全民皆兵」,並應延長役期,近來類似艾斯培與諸多參眾議員在訪台期間對台灣防衛政策的建言,其實,背後都蘊藏著複雜的軍火利益與軍售議題的爭論。
軍方知情人士指出,有些學者專家一輩子沒看過輸出許可,不懂裝懂,任意評論潛艦國造,實在令人難以接受;他說,就算是軍人,搞計畫的,因為走軍售,也沒看過輸出許可,即便軍中將領有些也從未看過,外界對潛艦國造的批評,多是無的放矢。
根據《國防新聞週刊》(Defense News)報導,全球疫情引發的供應鏈等問題下,美國對台尚未交付軍售項目積壓達142億美元,美國眾議員對此感到憂心。國防部昨表示,將循國安、外交及國防體系確保對美軍購案均能如期交運,至於軍購案進度,均列為雙方機密資訊,無法對外說明。
俄烏戰火讓台海問題受到關注。外交部長吳釗燮昨在立法院表示,我方態度一向是防衛要靠自己,購足必要武器,他並預告美方還會宣布軍售。根據今年度編列的國防預算,美方尚未宣布、我方已開始編列預算的項目,研判拜登政府上任後,第三度宣布對台軍售的項目,很可能是空軍F-16V戰機配掛的AGM-158飛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