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輻射塵的搜尋結果,共21

  • 烏克蘭稱俄軍多已撤離車諾比 原因疑為擔憂輻射

    烏克蘭稱俄軍多已撤離車諾比 原因疑為擔憂輻射

    烏克蘭國家核電公司(Energoatom)今天表示,占領車諾比核電廠(Chernobyl)的俄羅斯部隊多半已經撤離,同時暗示是輻射疑慮促使他們離開。

  • 福島核災9年 居民體內仍檢出輻射

    福島核災9年 居民體內仍檢出輻射

     福島核災迄今已近11年,日本市民監督輻射中心(竹林舍)副理事長青木一政昨天受邀出席「福島核災現況說明」記者會,他表示,2017年至2020年針對福島縣南相馬市原町區65名居民尿液檢測,發現尿液輻射值達每公升0.15貝克,而檢驗西日本民眾均無檢出,可見就算福島事故發生8至9年後,民眾的體內仍檢出銫137,確實對民眾有影響。

  • 專家:食品輻射量、產地 應標示清楚

    專家:食品輻射量、產地 應標示清楚

     政府正考慮是否開放日本福島等5縣市食品進口,專家認為,這些地區食品的輻射含量若在國際標準的安全範圍內,沒理由不開放,但即使食品中輻射量很少,長期累積仍可能對某些人造成傷害,因此一定要明確標示,讓民眾自己選擇要不要吃。消基會則表示,核食一定要標示清楚,但究竟要由進口商、賣場或其他人標示則仍待釐清,日本境內不僅標示產品來自哪個縣市、甚至還有超市設有「福島食品」專櫃,就是要讓消費者有選擇權。

  • 廣東台山核電廠燃料棒破損事件將滿月 原能會:監控顯示台灣地區輻射均正常

    廣東台山核電廠燃料棒破損事件將滿月 原能會:監控顯示台灣地區輻射均正常

    廣東台山核電廠6月中因機組爐心中的燃料棒護套破損,導致鈾燃料的分裂物進入反應器的一次測冷卻水迴路,然而冷卻水系統為循環封閉迴路,放射性物質並不會跑到外部環境,原能會今(11)日表示,過去一個月持續加強環境輻射監測,空氣與飲用水輻射狀況一切正常。

  • 法國61年前於北非核試 如今輻射隨沙塵吹回本土

    法國61年前於北非核試 如今輻射隨沙塵吹回本土

    來自非洲撒哈拉沙漠的塵土在強烈季風吹拂下,往北越過地中海抵達法國,帶來令人驚嘆的天色和夕陽,還有異於尋常的輻射量,起因是法國61年前在北非進行的核子測試。

  • 首次拍到行星誕生 見「扭曲亮點」科學家驚呆

    首次拍到行星誕生 見「扭曲亮點」科學家驚呆

    行星究竟如何誕生?歐洲南天天文台(ESO)近日進行觀測,發現距離地球520光年處,有一顆年輕的恆星,其周圍螺旋塵埃盤中,捕捉到神奇的「扭曲亮點」,附近形成波浪狀,推測這可能是行星誕生的過程,這一幕也是人類史上首次拍到行星形成的證據。

  • 美國改造C-130 當做核粒子探查飛機

    美國改造C-130 當做核粒子探查飛機

    美軍為了調查核武試驗的影響,多年來都有核粒子(nuclear particles,俗稱輻射塵)採樣飛機,主要是由兩台WC-135W永恆鳳凰( Constant Phoenix )在負責,雖然名字取得這麼神奇,但是WC-135C仍因年事以高而越難以操作和維護,需要有接替者才行,現在美國空軍先設計一種輻射微粒偵察艙,預備安裝在C-130運輸機成為「WC-130」核粒子收集機。不過這算是暫時替代的性質,新一代的核粒子探查飛機WC-135R還需要幾年的時間才會完成。

  • 驚!北韓核試山塌了 輻射威脅陸等鄰國

    驚!北韓核試山塌了 輻射威脅陸等鄰國

    歷經5次核試後,北韓著名的萬塔山(Mount Mantap)已經塌了,而這可能是北韓最高領導人金正恩宣布,他將凍結核武與飛彈測試,並關閉核試場的真正原因。

  • 開放核食 核工專家:孫大千應該感謝民進黨還馬英九清白

    日本核災區食品是否解禁輸台引發關注,衛福部長陳時中昨天表示,核災事件發生已經很多年,日本食品政策也需檢討,未來可能會比照美國,改為禁止高風險食品輸入。對此,前國民黨立委孫大千說,在民進黨政府準備開放日本核災食品輸入台灣之前,先回答幾個問題;清大工科所碩士張文杰則回擊,民進黨要依據科學證據開放日本核食,不正還了馬英九公道!

  • 若臺灣遭到核武攻擊 民眾該如何自保

    若臺灣遭到核武攻擊 民眾該如何自保

  • 北韓氫彈試爆 台灣輻射塵正常

    有關北韓於3日進行氫彈試爆,原能會第一時間起就密切監控台灣環境輻射數值變化,以及掌握國際間有關北韓氫彈試爆輻射資訊,相關說明如下:

  • 被核爆23次 太平洋島礁70年後居然生意盎然

    被核爆23次 太平洋島礁70年後居然生意盎然

    科學家最近驚訝的發現,美國前核子試爆場、位於太平洋上的比基尼環礁(Bikini Atoll)儘管70年前因核爆被視為荒地,現在該處的海洋生態居然欣欣向榮,儘管人類仍無法在當地居住。

  • 專家:核爆後最不該躲的地方就是車子裡

    專家:核爆後最不該躲的地方就是車子裡

    倘若萬一真的有天核彈在身邊爆炸,僥倖沒有當場死亡的話,到底要躲哪裡才可以增加自己的活命機會? 科學家說躲在汽車內完全沒有用,因為車體無法抵禦原子塵,最好的躲藏地點是在高樓大廈的地下室裡。

  • 原能會︰不排除可能 擴大監測

     上周傳出義大利核廢料恐海拋台灣海域,原能會昨宣布調查結果,初步認定可能是義大利軍情局誤植當年台電公司運送北韓的訊息,但未能排除其可能,後續將推動2年調查計畫繼續偵查,公民團體則痛批原能會失格,輻射防護業務不如交環保署。

  • 沒輻射就能進口? 蔡正元:蔡英文到底想騙誰

    沒輻射就能進口? 蔡正元:蔡英文到底想騙誰

    擔憂日本核災地區食品輸入台灣,國民黨在全國各地發起反核食的公投連署,雖然行政院表示來自福島的食品全面禁止,群馬、櫪木、茨城、千葉部分開放的品項也需要通過檢測標準,但國民黨政策會執行長蔡正元以頂新問題油為例質疑蔡政府,表示單講最後成品檢驗根本於事無補,蔡英文到底想騙誰?

  • 政院舉行日食品輸台座談 全程網路直播

    為加強與民眾溝通說明日本非福島地區食品進口管制的問題,行政院今(22)日下午2時召開「日本特定地區食品解禁輸台及輻射檢驗交流」座談會,邀集公民團體進行食安資訊交流,將就輻射檢驗結果資訊公開、輻射檢驗技術等面向討論,全程採網路直播方式,讓各界參與,並獲得正確訊息。

  • 食品輻射標準少講一半?民團告衛福部長林奏延

    食品輻射標準少講一半?民團告衛福部長林奏延

    政府連3天為日本核災食品開放案召開10場公聽會,但公民團體發現,衛福部公聽會簡報講義中,說明食品的輻射標準為每公斤100貝克,但實際法令標準其實多達每公斤200貝克,卻未在簡報講義中說明,怒批衛福部成了「捍衛輻射」的「衛輻部」,今日到地檢署告衛福部長林奏延偽造文書,要他面對司法講清楚。

  • 日本輻射污染持續擴散 恐危及全北半球

    根據先前的報導指出,福島第一核電站2號反應堆容器出現部分破損,這表明可能導致更為嚴重的核洩漏。另外,據外媒報導,日本輻射污染持續擴散,有專家指出,福島核電站事故已產生「放射性煙羽」(radioactiveplume),很可能擴散至東京,甚至數天內將抵達北美,最終遍佈整個北半球,但專家均強調,其中所含的輻射量非常低,不會危害人體健康。

  • 「玉兔號」掛點 月塵可能是凶手

    大陸首架月球車「玉兔」號故障,科學家仍在搶救,月塵、輻射都可能是月球車的「殺手」。至於搶救的具體結果,要到本次月夜結束,玉兔從休眠中喚醒時才能知曉。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