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輿論場的搜尋結果,共49筆
瓦格納兵變風波不僅給膠著的俄烏戰局平添了幾多變數,也攪動了「挺俄」與「挺烏」原本就劍拔弩張的中國輿論場,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微妙態度持續受到關注。中國學者楊軍前不久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公開呼籲中國「果斷站在歷史勝利者一邊」,也就是從恪守中立轉向支持烏克蘭。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最近關於不反對烏克蘭「收復」克里米亞的言論,似乎佐證了北京對俄烏立場的悄然變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瓦格納兵變風波不僅給膠著的俄烏戰局平添了幾多變數,也攪動了「挺俄」與「挺烏」原本就劍拔弩張的中國輿論場,北京在烏克蘭問題上的微妙態度持續受到關注。中國學者楊軍前不久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撰文,公開呼籲中國「果斷站在歷史勝利者一邊」,也就是從恪守中立轉向支持烏克蘭。中國駐歐盟大使傅聰最近關於不反對烏克蘭「收復」克里米亞的言論,似乎佐證了北京對俄烏立場的悄然變化。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副院長、新聞學院教授王莉麗12日在大陸《環球時報》撰文指出,隨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國大陸面臨越來越嚴峻的國際輿論挑戰。近年來,美西方國家藉人權、民主、法治等議題不斷對大陸汙名化。加強國際傳播效能,構建和提升中國國家形象,是中國參與全球治理、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和必由之路。
大陸偵查氣球在美東時間4日下午遭美軍飛彈擊落,大陸《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5日表示,美國動用最先進的F-22戰鬥機發射飛彈擊落,是想要製造一個「美國勝利了」的結局,並稱此事件顯示美國沒有能力實事求是對待一起意外事件,一定要將它政治化。
2022年大陸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在新的一年如何提振市場信心,恢復發展動能,成為各界矚目的話題。由於民營經濟為大陸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因此大陸經濟能否觸底反彈與民營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相較過去左派網路意見領袖頻頻對民營經濟發難,最近民營經濟的支持者開始發動反攻,攪動了春節期間的大陸輿論場。事實證明,支持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大陸新的政治正確。
2022年大陸經濟增速大幅下滑,在新的一年如何提振市場信心,恢復發展動能,成為各界矚目的話題。由於民營經濟為大陸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就業、90%以上的市場主體數量,因此大陸經濟能否觸底反彈與民營經濟的發展息息相關。相較過去左派網路意見領袖頻頻對民營經濟發難,最近民營經濟的支持者開始發動反攻,攪動了春節期間的大陸輿論場。事實證明,支持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大陸新的政治正確。
近日NCC提出的《數位中介服務法》引發輿論大譁,被行政院長蘇貞昌緊急喊卡,NCC還強辯說沒有「強推」。第4場公聽會雖暫緩,但NCC並無撤案之意,加上即將掛牌的「數位發展部」被質疑可能將1450網軍納入正式編制,台灣的言論自由正面臨極大的危機。
新竹市立棒球場尚未完成驗收就啟用,花了12億重建的球場卻落漆,2場職棒比賽造成多名球員受傷,讓輿論炸鍋將咎責矛頭指向政府。臉書粉專「政客爽」貼出1997年電影《黑金》(《情義之西西里島》)片段,當中台詞「我們政府很有錢啊」、「這個工程下來,我看你起碼拿掉7億」,讓網友看了大酸,「原來不只抄論文,連施政都要抄電影啊」、「殷實商人」,超有既視感。
北京防控辦6日公布「疫苗令」,規定從11日起,不接種疫苗便不能進入聚集性場所。藉以提高高齡人口新冠疫苗接種率,不料短短一天,北京市便在自媒體等輿論猛批壓力下收回,大陸《環球時報》前總編輯胡錫進強調此事「汲取教訓更重要,事情出在北京市,但是依法行政的警示,卻值得各地舉一反三。」
儘管西方媒體號稱言論自由,追求真相,持平報導,如果是這樣,世界許多問題的結果就不會與他們所推斷的相反。為何如此?因為他們只報導對手的不利面,對於本身的不利面不是刻意不提,就是一語帶過,不痛不癢。
大陸東航MU5735空難事故已過一周,132名乘客及機組員確認全部罹難,兩部黑盒子已經找到,事故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3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為罹難者默哀,這是中共領導人首次為空難罹難者集體默哀。陸委會在飛機失事的當天也表達了哀悼與慰問。
大陸民間對俄烏戰事意見分歧,近日各省市教育部門在大學及中學,就烏克蘭局勢為「思想政治課」老師展開「集體備課」,由大學學者或校方高層開講,分析戰事來龍去脈、背後大國博弈,強調「國家的態度就是我們的態度」。山東省教育廳文件要求「準確把握正確的立場和口徑,切實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惟目前許多相關訊息已被刪除。
大陸民間對俄烏戰事意見分歧,近日各省市教育部門在高校及中學,就烏克蘭局勢為思想政治課老師展開「集體備課」,由大學學者或校方高層開講,分析戰事的來龍去脈、背後的大國博弈,強調「國家的態度就是我們的態度」。山東省教育廳文件要求「準確把握正確的立場和口徑,切實做好學生的思想引導工作」。
近期俄烏衝突等國際熱點事件引發大陸網友熱議,微博站方重點加大對「烏克蘭美女」等低俗惡搞、調侃戰爭等不良言論的治理,迄今有一千餘個帳號被禁言,時間短則一週,長則半年。相較於現實環境中的俄烏駁火,在中國的網路世界裡,支持與反戰意見也互相對峙。
大陸官媒中央廣播電視總台近日密集召開4場工作會議,加強國際輿論影響力及宣傳二十大為今年重點任務。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在會上表示,要全面提升總台的傳播力、影響力,打好國際輿論鬥爭主動戰、持久戰,建立國際媒體的「統一戰線」。
央視網報導,中央廣播電視總台於10日召開2022年工作會議。大陸中宣部副部長、中央廣播電視總台黨組書記、台長兼總編輯慎海雄傳達中共中央領導重要批示,代表央視總台黨組作題為《牢記領袖囑託 堅持守正創新 奮力打造國際一流新型主流媒體 以優異成績迎接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的講話,總結2021年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和任務,安排部署央視總台今年各項工作。
2022年大陸對台工作會議25日在北京舉行,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表示,要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黨解決台灣問題的總體方略」,堅決粉碎台獨分裂圖謀,堅決遏制外部勢力干涉,扎實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融合發展,牢牢把握兩岸關係主導權主動權,築牢反獨促統強大陣線;他還首次明確指出,對台要做好輿論宣傳工作。
2021年底,大陸從12月16日《環球時報》換班子,「鷹派」代表人物胡錫進「屆齡退休」;12月20日,「中國憤青聚集地」鐵血社區關停;到12月30日新浪微博公告,嚴肅處置「眯眯眼」等事件惡意評論、人身攻擊等行為。種種跡象顯示,營造風清氣正的輿論環境,整頓過激的對立、民族主義言論,已在清朗系列專項行動整頓之列。
最近的兩岸輿論場因為一些小波瀾而變得熱鬧,這主要是來自於一系列有意無意的烏龍事件,先是大陸商務部發了一則通知,鼓勵民眾儲存生活必需品,這迅即引發大陸民間巨大反響,各地都出現民眾搶購現象,社交媒體更是充斥著各類風雨欲來的猜測,以為兩岸之戰一觸即發。在此基礎上,一些不負責任的媒體也開始推波助瀾,紛紛報導各地刊發的一些物資儲備性質的通知,進一步鞏固了民間對戰爭即將到來的認知。
大陸高調宣示「共同富裕」政策,緊接著發布一連串整頓網路巨頭、娛樂明星、教育培訓的行動,外界嗅到不尋常的訊號。此時一位非官方作家李光滿撰寫的文革式檄文,同時被多間官媒轉載,「二次文革」疑雲頓時籠罩兩岸輿論場:改革開放的大方向真的要改變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