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轉捐的搜尋結果,共29筆
年底選戰倒數,彰化縣長王惠美競選總部將在22日成立,陸續發放邀請函廣邀支持者到場相挺,不過特別的是在邀請函內註明敬辭花圈花籃,呼籲各界可以轉捐款做公益,競總發言人表示,縣長考量疫情社福團體募款不如預期,公開宣布敬辭花圈花籃,號召各界支持者響應公益行動。
新冠疫情衝擊各行各業,連帶影響弱勢民眾、與社福團體募集物資與捐款;財團法人感恩社福基金會近日捐出220萬元給台中市希望幫助街友、身心障礙者和弱勢兒少;台中市在地企業黛丹妮生技有限公司,也透過社會局轉捐40箱沐浴乳,給安置機構院民做好身體清潔、抵抗疫病。
靈鷲山常住法師整理一批二手棉被,輾轉捐給緬甸仰光偏鄉的比丘尼學院,靈鷲山慈善基金會配合啟動「靈鷲送暖」專案,獲得各界善心人士支持,額外募集到逾千條新棉被,嘉惠緬北邊區因戰亂而流離失所的難民。一念善心帶動十方善念,牽起中緬兩地千里善緣,為嚴寒的冬天帶來無限暖意。
日本YouTuber始祖之一的HIKAKIN經營頻道多年,在當地認知度高,日媒也稱他為日本YouTuber代表。他在眾多YouTuber之中獲得很高評價,不只因為內容有趣,他不做些缺乏常識的舉動,並在災難發生時登高一呼募款賑災。訂閱他頻道的觀眾含括各世代,9月10日他的訂閱者數超過了1千萬人。
力挺藝文界度過疫情停演虧損,OPENTIX售票系統推出特別方案,將觀眾的退款轉捐給團隊,截至目前為止共有10檔節目,包括《昭君.丹青怨》、《暴風雨》、《十三聲》等,委託接受觀眾現金票款退款轉捐團隊。
疫情升溫,表演節目紛紛取消或延期,表演藝術團隊及藝術家再次面臨艱困挑戰。國家兩廳院營運售票系統「OPENTIX兩廳院文化生活」即日起開啟「雨天,我們撐傘—攜手支持團隊捐贈方案」,提供觀眾將退款轉捐予原節目主辦單位,或直接以捐款行動表達支持。
近幾年四處義演、公益駐唱的「清韻合唱團」,8日到彰化縣溪湖糖廠演出,並邀請YMCA課輔班學童同台獻唱,一首首經典民歌、歌聲悠揚,吸引遊客駐足,打賞金除捐助課輔班,也將捐給溪州聖智啟智中心籌建教養院。
金門金寧鄉清潔隊2004年在垃圾場內拾獲現金新台幣3萬100元,警方公告無人出面認領,因此再退還金寧鄉清潔隊。鄉長楊忠俊與同仁研商後,今天將這筆款項轉捐家扶中心,挹注扶幼館興建之用。
台南市議員謝龍介20日市政總質詢追問0206台南地震賸餘善款如何處理,代理市長李孟諺稱善款尚有20億,正研擬成立專戶、轉捐賑災基金會及待大樓重建完成再議,若捐款者對賸餘款處理方案有異議,願受理申請退款,但市府也強調,賸餘善款因應待研議,尚未定案。
說話直白,時常針對時事開嗆的網紅「館長」陳之漢再度開嗆,在臉書上嗆「當我要吃雞腿的時候,誰都不能拿控肉給我,誰都不能」,一看不知道館長在說什麼,往下瞧才知道原來是日前花蓮善款爆發爭議,館長鐵了心要退款捐出的100萬元,卻被少數網友嗆不厚道,讓館長因此動怒。
為了回應民眾有關新型態捐款方式的需求,衛福部今(12)日宣布自即日起與台灣Pay合作,提供便利的捐款方式,協助0206花蓮震災災區相關重建工作。
「天佑人助‧暖心援花蓮!」台中市議會國民黨團與台中市黨部8日舉行記者會,黨團書記長李中說,花蓮發生規模6.0地震造成死傷慘重,因88年921地震發生時台中災情慘重,對花蓮困境感同身受;呼籲民眾小額捐款捐助花蓮災區,黨部願意擔任平台,協助花蓮賑災及災後重建。
立委盧秀燕爭取政府機關及企業汰舊換新的電腦設備,轉捐給地方社區及社團,再度發揮效益,30日舉辦捐贈儀式。盧秀燕表示,舊電腦還具文書處理功能,能讓社團與里民透過電腦與社會、世界連結,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遠東科大舉辦「你丟我撿愛物惜物」活動 近150人受惠
由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發起、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主辦的第32屆「點燃生命之火」愛心募款活動,昨日舉辦愛心捐贈感恩會並公布募款成果,3個月總計募得1.25億元,超越原先設定的1億募款目標,要將民眾的愛心擴散至全台每個需要扶助的角落。
中元普渡燒紙錢容易造成空氣污染,嘉義市環保局鼓勵民眾,將購買紙錢的費用轉捐弱勢,除了為環保盡心,也可為親人、祖先累積功德。
日本長野縣茅野市北部中學獲悉台灣在小年夜發生震災,發起校內捐款活動,學生一點一滴捐款,共募得1萬3000日圓硬幣,24日由茅野市議員樋口等人捐贈給姊妹校高雄市光華國中,此次捐款傳愛,金額雖然不大,但代表兩個姊妹校重視情誼的維繫。
去年年8月12日上午,1位自稱李先生的民眾至新北市消防局新店分隊,以感謝隊員平日辛勞為由,現場捐贈3萬1000元現金,雖經分隊長一再婉拒,還是李先生堅持不願收回,分隊只好暫時收下並留下李先生電話、地址,依規定轉交政風室處理。
日本熊本地區日前連續發生多次強震,造成多人傷亡,災情嚴重。台中市長林佳龍表達高度關心,除率先捐出一個月薪水拋磚引玉外,也秉持國際援助與人道救援精神,由市府成立熊本震災捐款專戶,期盼集結社會愛心,幫助當地度過難關和災害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