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轉負的搜尋結果,共102筆
大陸湖北省宜昌市,日前開幕的新春燈會上的1座「昭君還鄉」造型花燈,卻在開幕前其造型貌似「低配迪士尼公主」,讓網友們議論紛紛,然而,相關單位在開幕前,趕緊將「王昭君」花燈做「整形」,將頭髮染黑、「瘦臉」,再加上重新「化妝」,其重新改造後的樣貌有了「沉魚落雁」之美。
虎年即將過去,農曆年前民眾信心轉趨憂鬱。國泰金控18日公布1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各項指數多由正轉負,或負值加大,1月預估未來半年經濟景氣比現在惡化者達52.9%,比2022年12月的41.5%、增加11.4個百分點,景氣展望指數一個月時間由-8.8急降到-29.3。
虎年即將過去,農曆年前民眾信心轉趨憂鬱。國泰金控18日公布1月國民經濟信心調查,各項指數多由正轉負,或負值加大,1月預估未來經濟景氣比現在惡化者達52.9%,比2022年12月的41.5%增加不少,景氣展望指數一個月時間由-8.8再降到-29.3。
兩岸企業家峰會台方理事長劉兆玄一行,7日上午結束集中隔離後,下午會見陸方理事長郭金龍與副理事長等人。此外,大陸海關總署7日發布最新進出口統計,11月出口成長放緩至個位數,台灣出口大陸「由正轉負」,較去年同期減少2.9%。
大陸海關總署7日發佈最新進出口統計,在兩岸貿易部分,按美元計價前11月台灣出口至大陸金額累計為2191.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出現「由正轉負」的年減2.9%,較前10月正成長0.2%一口氣下滑3.1個百分點;進口方面前11月的753.3億美元,也從年增9.3%放緩至6.6%,進而導致前11月兩岸進出口整體衰退0.6%。
大陸國家統計局9日發佈10月全國CPI(消費者物價指數)與P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數據。其中CPI年增率2.1%,較上月上漲0.1%;PPI年增率從上月0.9%轉為衰退1.3%,與上月比較從下降0.1%轉為上漲0.2%。
中國9月份中國製造業PMI上升至50.1%,重返擴張區間,顯示穩增長政策逐步發酵;在貨幣政策方面,中國相較全球持續寬鬆,9月新增社融達3.53兆人民幣,高於市場預期的2.8兆,9月中長期貸款增速亦較8月回升0.4%,在經濟趨穩、貨幣寬鬆二大利多加持下,陸股Q4漲升行情可期,台新投信建議優先布局受惠剪刀差(PPI生產者物價指數-CPI消費者物價指出)轉負,超額收益明顯的消費股。
大陸9月製造業PMI上升至50.1%,重返擴張區間,顯示穩增長政策逐步發酵;在貨幣政策方面,大陸相較全球持續寬鬆,9月新增社融達人民幣3.53兆元,高於市場預期的人民幣2.8兆元,9月中長期貸款增速亦較8月回升0.4%,投信法人表示,在經濟趨穩、貨幣寬鬆二大利多加持下,陸股第四季漲升行情可期,建議優先布局受惠剪刀差(PPI-CPI)轉負,超額收益明顯的消費股。
台股近日震盪加劇,國安基金今天表示,近期美國大幅升息等國際政經負面因素衝擊,全球股市同步下挫,臺股與美股連動性高,美股近日大跌,國安基金進場績效轉為跌幅為-1.78%,全球股匯市波動加劇,國安基金將持續執行任務,以穩定投資信心及安定股市。
壽險業面臨百年金融風暴,金管會3日在立法院回應立委質詢時揭露,9月底壽險公司自結淨值比不足3%者已有七家,包括南山人壽淨值比自結數是-0.59%,即淨值已為負數,另外,保誠人壽為1.5%、國泰人壽亦降到2.64%、三商美邦人壽是2.1%、宏泰人壽2.2%、安聯人壽1.13%、第一金人壽2.03%。
今天保險局證實南山人壽9月底淨值資產轉為負數,剩下-0.59%。南山人壽指出,保險業經營特性是以持有長期資產以支持長期負債,近期面對市場利率走升,有助保險業利息收入增加,並不會影響對債券的長期持有。然而,在現行會計制度下,資產面反映壽險業持有債券價格下跌,但負債面尚未以公允價值評價,以至於無法同時反映升息對資產及負債的影響,導致淨值產生不當減少的表達。假使資產負債同步反映利率上升影響,9月底淨值餘額可逾3,500億元。
大陸男星黃曉明紅遍全亞洲,不過近年演技難以突破,被網友們貼上「油膩霸總」的標籤,尤其是在綜藝《中餐廳3》中的經典名句「我不要你覺得,我要我覺得。」更被網友百般嘲諷。
景氣警鐘響起!受製造業外銷訂單「由正轉負」影響,台經院昨公布的7月製造業景氣燈號值,月減0.3分、為11.88分,燈號連續5個月亮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台經院分析,製造業外銷訂單正轉負,顯示全球終端市場疲軟,直接影響需求面、售價面指標表現。
大陸房地產研究機構中國指數研究院1日公布最新百城房價報告,7月百城新建住宅平均價格為每平方公尺人民幣(下同)16,204元,和上月相比由漲轉跌,跌幅為0.01%;年增率為0.52%,漲幅較上月收窄0.36個百分點。隨著寬鬆政策持續收效,預計房市有望逐漸企穩恢復。
根據IDC(國際數據資訊)最新發布的全球手機季度追蹤報告的最新預測指出,2022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衰退3.5%,至13.1億支。經過連續三季的下滑以及供需兩方面的挑戰日益加劇,IDC大幅下修其對2022年出貨量的預測,先前的預測為1.6%的正成長。然而,IDC預計,隨著市場反彈,到2026年將實現1.9%的五年年複合成長率(CAGR),因此,今年的負成長將是一個短期挫折。
中國經濟景氣尚未出現企穩的跡象,3月官方製造業PMI指數49.5,較上月回落0.9個百分點,也低於市場平均的預期。除季節性回落外,生產和需求兩端均有拖累,主要係疫情反復的干擾。多數行業產需回落,包括農副食品、紡織服裝、金屬製品和有色冶煉。可見經濟仍處於恢復期,等待訊號的回升。
由於缺料狀況緩解,科技需求持續擴增,國際原物料價格仍高,致各大貨品接單續強。經濟部統計處20日公布11月外銷訂單金額為655億美元,金額創下歷年單月新高,年增13.4%,為連續21個月正成長,經濟部預測,全年外銷訂單可望突破6600億美元,但由於新型變種病毒肆虐,12月接單成長有可能由正轉負。
砷化鎵代工廠環宇-KY(4991)10日公告10月營收,為8077萬元,月成長再度轉負數,由上月的30.92%、轉衰退40.52%,年減幅度也擴大,由上月的1.61%、擴大至34.01%,自2020年5月起在年成長表現上,持續為負數;2021年前十月累積營收10.07億元,年減20.04%。
零組件缺料及疫情等利空影響,網通大廠明泰(3380)8月營收續降,僅來到19.58億元,不僅創下近18個月的新低,也較去年同期的31.77億元,下滑38.36%。
串流媒體設備大廠Roku第二季獲利表現意外強勁,但財報顯示自上季以來,其串流電視的觀看熱度降低,且硬體業務的獲利能力下滑,受此打擊,Roku周三盤後股價重挫8.64%,報384.01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