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辦公大樓新供給的搜尋結果,共53筆
台北巿A級辦公大樓租金快速攀升,並在2022年創下歷史新高,惟新供給少,空置率已連續4年低於3%,產生辦公需求外溢效果。專家分析,科技大廠擴增據點、疫後衛星辦公需求及外商來台沿高鐵、捷運等軌道建設布局,推升新北辦公需求,就新北巿政府公司登記資料顯示,去年12月新增公司登記以中和、板橋位居1、2名。
國內辦公需求供不應求,加上指標大案紛紛在去年動工,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辦公室去年的建照核發數量高達148萬坪,相當於2016~2018年3年的核發數量,也約當於13棟101的開發量體,顯示開發商看好未來的商辦需求,不過市場也擔憂未來這些量體陸續完工後,恐怕也會對市場租金造成考驗。
國內辦公需求供不應求,加上指標大案紛紛在去年動工,根據內政部統計月報資料顯示,辦公室去年的建照核發數量高達148萬坪,相當於2016~2018年3年的核發數量,也約當於13棟101的開發量體,顯示開發商看好未來的商辦需求,不過市場也擔憂未來這些量體陸續完工後,恐怕也會對市場租金造成考驗。
仲量聯行董事總經理趙正義28日表示,國境管制解封後,預期飯店旅館市場可望注入活水,以中國人壽敦北總部來說,就可望引進六星級知名奢華飯店品牌「Capella Hotels and Resorts」進駐,可能明年開幕,飯店旅館市場會趨於活躍。
「轉骨」進行式正式啟動!仲量聯行今(28)日公布第三季商用不動產市場季報,指出台北商辦租賃市場將朝向三大趨勢發展,包括:朝向M化,優質化,多元化三大趨勢發展。
台北市未來幾年辦公室新增供給區域,以南港區為最大量,推估未來6-7年內將有20-30萬坪新增辦公供給釋出,沿著捷運板南沿線預估幾乎每年都有新增辦公大樓完工。這樣的供給對台北市辦公室市場是否會有什麼影響呢?
連續數年的辦公「缺貨」潮,可望在未來三年獲得解渴,最新調查顯示,台北市中心將有11棟辦公大樓自2022~2024年完工落成,提供新供給逾11萬坪,相當於四年的市場需求量;不過市場專家預期,在全球ESG潮流下,跨國企業辦公選址,將偏好LEED及WELL國際認證的大樓為首選,未來辦公市場不但量變、也面臨質變。
根據統計,近兩年台北市商辦租金屢創紀錄,7個辦公商圈內有26棟創下新紀錄,其中信義世貿商圈就佔了9棟。
台北市商辦缺貨潮讓指標性辦公大樓租金頻頻出現創新高記錄,觀察台北市指標商辦的租金實價登錄趨勢,發現市區的7個辦公商圈中,共有26棟辦公大樓的租金行情在2020~2022年這段時間內紛創下當棟記錄,其中又以信義世貿商圈的商辦大樓佔最多。
台北市商辦缺貨潮、指標辦公大樓租金頻頻創新高,據信義全球資產調查,台北市七大辦公商圈,就有26棟辦公大樓在近二年期間租金行情創下當棟新高,其中信義世貿商圈九棟最多。未來此商圈還有富邦A25、遠雄大巨蛋、信義行政中心地上權案及世貿三館地上權案陸續完工,可望再出現創記錄的指標案。
根據最新實價租金行情資料顯示,台北市國際地標大樓101,去年12月高樓層80樓,出現一筆月租145.6萬元實價租金,每坪租金衝上5000元,創下101大樓的實價租金新高價,也是台北市辦公大樓的租賃實價新高,反映台北市的頂級A辦市場需求仍相對強勁。
台北站前知名地標「館前商業大樓」,因地段佳加上琳瑯滿目的外牆廣告,在站前商圈顯得相當醒目,從早年著名的NOVA到後來HM快時尚服飾業者承租經營,該大樓都曾是站前商圈最有代表性的商場,但不敵疫情與產業快速變化,商場也空置約半年的時間,不過最新實價資料揭露,該商場已經分樓層出租,2樓在今年6月順利以月租110萬元出租,其他樓層則仍對外招租中。
未來的新國門-「台北雙子星」大樓開發案正積極請照中,而位於對面新完工的「基泰忠孝」大樓卻傳出將對外公開標售。基泰建設招標須知顯示,該案設有標售總底價但不公開,預計10月18日開標;消息指出,此案先前已在市場開價120~130億元待價而沽,若順利成交,可望是2021年金額最大的一筆標售案。
依據台北市實價登錄今年首季資料,位於信義計畫區的商辦大樓「國泰置地」揭露一筆租金單價每坪4,151元,成為台北市首季租金單價第1名,租金單價第2高為「遠雄金融中心」租金單價3,810元,也是該棟大樓揭露租金第2高,且租金總價118萬元成為首季總租金最高的商辦。
商辦市場夯,飯店變身辦公潮來臨!市場調查顯示,十年前陸客觀光潮,市場曾掀起一波老舊辦公耬紛紛改裝、改建為飯店的風潮,不過十年後的此時,陸客潮退燒、加上疫情衝擊,飯店變身為辦公潮儼然來臨。
2021年雖有全球人壽希望廣場、玉山銀行敦北總部等兩棟新大樓完工,總量體達1.55萬坪,但前者已預租完畢,後者則為自用,實際上今年首季商辦待租面積僅3.56萬坪。高力國際辦公樓及工業服務部資深執行董事楊慧明指出,今年雖有新大樓釋出供給,但自用及預租比重已達6成,對整體租賃市場衝擊不大,預期今年整體辦公室租金僅能持平或微揚,略高於去年水準。
據戴德梁行統計去年第四季台北市辦公大樓胃納量創10年新低,租賃辦公市場持續平淡,租金漲幅收窄。展望2021年,台北市A級辦公市場預計將有3萬8500坪新供給陸續釋出,惟新供給大樓多為金融集團自用,雖然可供出租新供給仍然缺稀,然逢全球新冠疫情及經濟環境不確定性持續下,預租盛況將暫緩,外商多採觀望態度。短期內租賃活動將持續平淡,預期租金漲幅收窄。
信義全球資產調查,內科廠辦需求強勁,帶動平均售價來到52.9萬、年漲約1%,平均租金升至1,199元、年漲1.3%。根據統計,內科廠辦平均售價一度在2018年第二季跌至每坪50.7萬,目前已回升至2015年高點、達每坪52.9萬元,最熱門的西湖段平均售價更連續五季站穩6字頭。租金則是一路上揚,五年前平均每坪1,119元,目前每坪近1,199元,累計漲幅逾7%。
即使疫情肆虐下,台北市辦公室供短缺,體質佳的企業彎道加速,部分需求也往蛋白區尋貨,帶動內科廠辦在大台北商用不動產市場中一支獨秀。根據信義全球資產調查,第四季北市辦公租售價格撐住不跌,特別是內科廠辦企業需求強勁,價格抗跌、租金上漲,平均售價52.9萬元、年漲約1%,平均租金升至1,199元、年漲1.3%。
全球疫情肆虐,企業經營佈局皆更趨謹慎,而國內在內外資企業的資金技術回流、加上低利率環境加持,體質佳的企業趁此彎道加速,各商圈指標A級辦公仍是市場關注焦點,依據信義全球資產公司最新第四季統計,內科廠辦一枝獨秀,企業需求強勁,價格抗跌、租金上漲,平均售價維持在52.9萬元,但平均租金略升至1,199元。北市商辦空置率雖小幅度上升來到2.52%,但仍維持在3%以下,各商圈租金維持相對穩定,平均租金每坪2,344元,平均售價則在各商圈指標A辦帶動下,小幅上漲至每坪85.8萬元,毛租金資本化率維持在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