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農家所得的搜尋結果,共27

  •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 綠委喊話加碼這職業1000元保費

    全民普發現金6000元 綠委喊話加碼這職業1000元保費

    政府規劃將4500億超徵稅收中分出1800億,每人普發現金6000元。民進黨跨黨派立委今喊話加碼,除了6000元之外,也應針對看天吃飯的農民,代繳一年份農民保險、職災保險的保費,雖說金額僅1000元,但仍然可減輕農友負擔。

  • 改變傳統水稻期作模式 農委會將編列1億元經費推廣

    改變傳統水稻期作模式 農委會將編列1億元經費推廣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去年起試辦打破傳統1、2期種水稻、3期種雜糧的型態,1公頃收益從10幾萬倍增到30幾萬,也減輕枯水期用水,農委會主委陳吉仲說,農委會每年編列150億元經費保價收購稻米,明年將編列1億元預算推廣期作改變。

  • 陳吉仲:2020年專業農戶平均所得達到180萬

    陳吉仲:2020年專業農戶平均所得達到180萬

    農委會主委陳吉仲在臉書指出,2020年的農家所得調查已經出爐,整體呈現上漲趨勢,中大型專業農戶平均所得更是來到180.2萬元,成長幅度3.7%。專案農貸的執行金額也增長,顯示專業化農戶在農業所得和農業投資上都有進步。

  • 農保法撐腰 實現農家收入保障

     《農業保險專法》即將在2021年1月1日上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9日指出,農業保險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農家保障收入」的保險,所以2021年不但將同步成立規模達到百億的「農業保險基金」,同時在香蕉品項外,將水稻、豬隻死亡也納入強制性收入保險的項目裡,逐步實現農家收入保障的目標。

  • 農業保險 陳吉仲:最終目標是達到農家收入保險

    《農業保險專法》即將在2021年1月1 日上路,農委會主委陳吉仲29日指出,農業保險的最終目標是要達到「農家保障收入」的保險,所以2021年不但將同步成立規模達到百億的「農民保險基金會」,同時在香蕉品項外,將水稻、豬隻死亡也納入強制性收入保險的項目裡,逐步實現農家收入保障的目標。

  • 一年灑幣百億 為何救不了農業產銷失衡慘況?

    一年灑幣百億 為何救不了農業產銷失衡慘況?

    3月下旬的雲林麥寮天候漸暖,意味著結球萵苣(美生菜)產季接近尾聲,以美生菜為主力、種植面積近四百公頃的麥寮果菜生產合作社,正加緊進行最後一波採收作業。

  • 公布漂亮數字救選情? 農委會:水果外銷成長2成6

    公布漂亮數字救選情? 農委會:水果外銷成長2成6

    為免選舉前農業議題發酵,影響農民信心,農委會今(1)日召開記者會澄清農業政策相關資訊。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表示,針對農產品出口受限於兩岸關係,成績不佳,實際上今年至9月底水果外銷總量達6萬2千公噸,仍較近五年同期平均出口量成長26%,表現亮眼。

  • 農陣成員多入朝當官 農民今年竟吃土

    農陣成員多入朝當官 農民今年竟吃土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10月2日將率領董事會成員前往歐洲進行12天參訪,計有36個人去,熟悉農產市場生態的「Lin bay 好油」表示,其中跟董事會有關的一共28人,非董事會編制的部分,包含吳音寧在內6名北農員工以及1名員工眷屬,剩下的一個名額,就是北農公司顧問、美濃農村田野學會執行理事溫仲良。

  • 總統飆罵農委會 陳吉仲:可能認知不同

    上週起嘉義、台南的一期稻作進入主要盛收期,稻農因擔心颱風豪雨等氣候影響而搶收青割。農委會副主委陳吉仲今天呼籲農民勿搶割,只要農友不青割,稻穀含水率低於30%,保證公糧收購價每台斤950元以上,比農民搶收的收益還高。

  • 農業保險 拚下半年通過立法

    農業保險 拚下半年通過立法

     農委會主委林聰賢19日回到家鄉宜蘭,與農民一同在水稻田邊祭拜祈福,希望祈求上天保佑,全年都能風調雨順,農民都有好收成。林聰賢並宣布,一定要在下半年將農業保險通過立法,並試辦農民職業災害保險,讓辛苦耕作的農民,能得到更多的保障。

  • 宜蘭人別隨政客起舞

     宜蘭縣政府針對農舍興建採放寬做法,與現行中央法令其實是牴觸的,但宜蘭代理縣長陳金德還是堅持走自己的路。考量到地方財政需仰賴中央補助及許多政策需要中央支持,陳金德敢如此堅持,特別是中央與地方執政者都同屬一個政黨時,令人不解,為何不能透過黨內協商平台尋求共識,須隔空放話,讓爭議持續發燒。似乎這爭議已無關農業經營與農舍該如何蓋的問題了。

  • 新農業創新方案 迎戰升級挑戰

    新農業創新方案 迎戰升級挑戰

     過去政府對農業的資源多挹注在補貼政策,為了扭轉過去消極作為,政府推出「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以強本革新的精神,來進行臺灣農業的產業結構調整,讓台灣農業脫胎換骨。

  • 聚焦產銷體系 增加農民實質所得

    聚焦產銷體系 增加農民實質所得

     農委會配合政府「五加二」政策,正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透過建立農業新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提升農業行銷能力等三大主軸,強化臺灣農業體質,並提升農民所得,期望在109年農業產值增加約2,190億元。

  • 政策創新+科技研發 陳吉仲:打造台灣智慧農業

    政策創新+科技研發 陳吉仲:打造台灣智慧農業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陳吉仲昨(28)日表示,配合政府「五加二」計畫,農委會正推動「新農業創新推動方案」,透過建立農業新典範、建構農業安全體系、提升農業行銷能力等三大主軸,強化台灣農業體質,並提升農民所得,期望在109年農業產值增加約2,190億元。

  • 桃園農博 展現小而強新農業

    桃園農博 展現小而強新農業

     「智慧新農業論壇」21日於中壢區南方莊園飯店舉行,桃園市長鄭文燦指出,桃園具備小而強的農業實力,多樣農產具備競爭力,將持續推動農業科技能量,透過桃園農業博覽會展現桃園農園新未來。

  • 包粽作香包助弱勢 農會婆婆媽媽大心行善

    包粽作香包助弱勢 農會婆婆媽媽大心行善

    端午包粽是農家傳統習俗,台南地區農會家政班每年都有包粽活動,今年加入「愛心」當內餡,50名婆婆媽媽合作完成1600顆粽子與300個手工香包,部分粽子轉送智障弱勢家庭,香包義賣則全數捐贈照顧這些家庭的美善基金會。

  • 迎戰TPP  找出台灣農業的屠龍刀

    迎戰TPP 找出台灣農業的屠龍刀

    加入TPP 台灣準備好了嗎?專題報導之七農委會主委會客室牆上,偌大的「農為國本」匾額,總吸引著訪客的目光,但卸任主委、回台大任教的陳保基,談起農業的「小、老、貧」問題,感慨地說「公務員面對這個匾額時,心裡實在不好過」。

  • 農民沒尊嚴 何來幸福農業

     增加農民所得,或穩定農民所得,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大家耳熟能詳,也能琅琅上口。民國62年政府公布施行「農業發展條例」,第一條開宗明義「為確保農業永續發展,因應農業國際化及自由化,…,增進農民所得及福利,提高農民生活水準,特制定本條例。」

  • 徐世勳》農民沒尊嚴 何來幸福農業

    增加農民所得,或穩定農民所得,似乎是天經地義的事,大家耳熟能詳,也能琅琅上口。民國62年政府公布施行「農業發展條例」,第一條開宗明義「為確保農業永續發展,因應農業國際化及自由化,…,增進農民所得及福利,提高農民生活水準,特制定本條例。」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