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農心的搜尋結果,共5,611筆
台東盛產夏雪芒果,有芒果界LV美名,近年外銷到香港打響名號,前2年受疫情及天候影響,產量和外銷量減少。隨著疫情解封,再加上瑪娃颱風沒有侵襲台灣東部,台東200公頃的夏雪芒果近期陸續採收上市,國內外訂單湧入。台東縣政府預估,今年產量比往年多出1倍左右。
嘉義縣阿里山鄉農會舉辦2023阿里山春季高海拔優良茶競賽,今年報名且實際繳茶點數少約3成,主要是乾旱導致茶樹萌芽不一致,公孫葉較多,增加製茶難度,不過比賽茶主審認為,今年得獎茶葉品質佳,主要原因歸功製茶師傅深厚的製茶功力!
受瑪娃颱風外圍環流影響,為防止大量豪雨淹沒宜蘭縣蘇澳鎮主要河川新城溪的兩旁農田,鎮公所建設課昨盡速前往清淤,於溪的南北側各開挖一條水道,讓雨水能順利排出,降低農損災況。鎮長李明哲指出,先提早做好讓出海口疏通,以防河水堵塞回流到農田裡。
嘉義縣政府與梅山鄉農會主辦阿里山高山茶春季優良茶競賽,日前成績出爐,28日舉辦頒獎典禮暨展售促銷,由於春茶減產,比賽繳交點數少,得獎茶農茶葉被搶購一空,在無茶可賣情況下,展售會出攤比例創新低,連茶農、茶行都說空攤比例之高,前所未見。
民眾黨立委陳琬惠踢爆3名綠營人士在高雄旗山農地違法蓋豪宅,昨再爆料,只拆完大門或屋頂,根本只拆「半套」。對此,國民黨高市議員白喬茵質詢時繼續追查該案進度,高市地政局長陳冠福明確給出答案,限期5月27日拆除,屆時若沒拆,5月29日將強制拆除。
台東縣9成土地是公有地,太麻里鄉金針山承租公有地去年9月被劃為原住民保留地後,農民被迫拆屋還地。台東縣議員林參天昨天發起「公地放領,還我土地」行動,獲300位農民響應陳情,要求台東縣府重視公地放領及原保地政策衝突。縣府表示,會向中央相關部會反映。
溫室氣體效應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變高,影響到人類生活。眾所周知,農業是靠天吃飯的產業,比其他產業更容易受到衝擊,對肩負的糧食安全任務影響至鉅。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農委會在近幾年推出配套措施,包括:保護農地、灌溉水源、建構強固型溫網室,也透過農業保險,降低生產風險,有助於農民防範未然;另外透過科技監測與調整的力量,讓極端氣候發生有所預警,減輕、避免天然災害,提升農業整體韌性,最後是普及建立長期生態監測體系,保存物種跟基因多樣性。
西瓜為台中海線的特色產業,近期進入盛產期,大肚區農會日前舉辦西瓜節並進行「112年度台中市優質西瓜評鑑」,由龍井區農友劉嚴鑾榮獲今年台中市優質西瓜評鑑冠軍;劉嚴鑾25日受訪笑說,種西瓜沒有「撇步」,就是要用心,種了這麼久的西瓜,才終於獲得第1名,意外又開心。
近年來,台灣的教育普遍強調學生的「受教權」,認為學生在受教的過程中,擁有神聖而不可侵犯的權益,其中包括了學習權、受教育權、身體自主權及人格發展權,這些權益,都是必須立法加以保障的。從學生的立場出發,這當然是非常必要的。但是,這每一項權益的內容,涵蓋範圍都非常廣,任教的教師,往往在稍不留神下,就觸犯了相關的法規,經由學生、家長、議員,以及社會輿論的批評,每使得許多第一線的教師動輒得咎,在身心上都產生極大的壓力,在投鼠忌器之下,便索性「以不管為管」,姑息放任,只要不惹禍上身,其他的就視而不見,見而不理,遂使得整個教育朝畸形發展,演變到如今全然喪失了「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教育最終理念。
台南即將迎來芒果盛產期,楠西、玉井等主產地的果農大多完成套袋工作。當地農民認為,從整體套袋的數量來看,今年結果率應有6至7成,預估產量和以往正常年差不多。不過,令人憂心的是,受到缺水影響,小果比例可能會增加。對此,市府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這陣子山區有幾次降雨,或許有助小果生長,月底會視情形與相關單位討論因應對策。
高雄市大樹區一年一度玉荷包荔枝產季即將到來,玉荷包荔枝作為國產高經濟作物,今年度受天候影響產量不到5成,市場價格約每台斤新台幣150至250元不等,農民憂心果園遭宵小覬覦。為此,仁武警分局啟動「護荔」專案,偕同高雄市政府警察局保安大隊警力加入巡邏守望行列,日夜守護荔農一年下來的辛勞耕作成果。
民眾黨立委陳琬惠踢爆3名綠營人士在高雄旗山農地違法蓋豪宅,昨再爆料,只拆完大門或屋頂,根本只拆「半套」。對此,國民黨高市議員白喬茵今(23)日質詢時繼續追查該案進度,高市地政局長陳冠福明確給出答案,限期5月27日拆除,屆時若沒拆,5月29日將強制拆除。
新竹縣社區培力育成中心今年盤點整合橫山三叉埤等10處社區教育體驗活動資訊,並納入行經社區的公車資訊,推薦各地遊客和使用敬老愛心卡的竹縣長輩,搭乘公車去農村社區踩點,體驗在地美食、美景及社區故事的教育輕旅行。
雲林縣北港鎮溝皂里78歲蔡姓老翁,獨力照顧2名身心障礙兒子,住在漏水鐵皮屋生活困頓,台灣心義工團發動上百名義工為老翁重建新屋,21日正式交屋,老翁感動紅了眼眶,直說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住新房子,雲林縣長張麗善到場致贈紅包,強調將以防餓、防寒的「雙B計畫」,持續幫助縣內所有貧困家庭。
台中市大雅區塔蓮溝下游段護岸部分區段為土堤護岸,年久又因豪雨洪水沖刷,造成崩壞及農地土壤流失,經立委楊瓊瓔及市議員吳呈賢成功爭取1428萬元經費,19日舉行施工規畫說明,預計7月初進場施作,力拚11月底完工。
雲林縣府開辦「智慧農業大學」兼具理論與實務,讓學員掌握新知與社會脈動,提升專業農夫能力,今年第3屆共開10班、360人次學員參加,今(19日)在縣府門口舉辦成果展,吸引不少人用鈔票把產品「下架」。
苗栗縣竹南鎮公義里陳姓農戶所有稻田,19日上午出現大雷雨後稻田地層陷落,形成1個直徑30米,深約5至6米的大天坑,據田主及竹南鎮公所初步調查了解,陷落稻田旁農路下方埋設有大型農業灌溉涵管,是否因灌排故障外洩導致稻田砂土流失才造成天坑?鎮公所將在下午安排會勘查明原因,並研擬補救方案。
恆春一名葉楊姓女士辛勞一輩子,在恆春農會存了500萬,但近日她突然覺得農會的儲蓄利息太低、不划算,打算「轉移陣地」全數改存到利息較高的恆春郵局,而農會與郵局雖僅短短數百公尺,但因她騎機車擔心被搶,因此請求警方護鈔,確保養老金平安無虞。
百貨業者持續支持在地小農,今年的小農相關展覽、自營選物品牌業績也超過2成,鼓勵更多在地農村好物進入百貨推廣行銷,且在與農委會等單位合作下,除了單純市集販售外,也有更多主題樂園佈置、農村實際體驗活動等讓消費者深入參與。
農運後歷時35年,立法院院會今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掌理農業相關政策與法規的規畫、研擬、管理及監督共10大事項,下設農糧署等8個三級行政機關,以及農業試驗所等7個三級試驗研究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