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農村小旅行的搜尋結果,共94筆
新北市三芝區樂天農村再生社區賴芝瑩,以自身於藝術策展、電商行銷及社區營造等領域專長,返鄉與新北市農業局合作推動農村再生,和在地小農、藝術家共同策畫「三芝北新庄仔-農藝小旅行」,邀請民眾重新認識三芝美好土地上的故事。
彰化縣永靖鄉是台灣「三苗」(花苗、樹苗、水果苗)最大供應地, 5月13、14日與20、21日連續兩周末,永靖鄉推出以水果苗產業為主題的「赴靖走走─水果苗與他們的產地」農村體驗遊程,晚上還可夜訪成美公堂,名列台灣十大古宅之一的餘三館古蹟光雕秀,精采可期。
彰化縣永靖鄉是台灣「三苗」(水果苗、花苗、樹苗)最大供應地, 5月13日、14日與20日、21日連續兩周末,永靖鄉推出以水果苗產業為主題的「赴靖走走-水果苗與他們的產地」農村體驗遊程,遊客可深入認識苗木嫁接技術、手作果苗盆栽及在日式歷史建築享用在地美食,夜間則可欣賞電照菊花田及夜訪成美公堂,名列台灣十大古宅之一的餘三館還將上演古蹟光雕秀,令人期待。
2023宜蘭桐花祭即將展開,21日起即可報名「桐花小旅行」,分別規畫員山、礁溪、三星3條賞桐路線,凡參加者可獲得在地特色文創品;另22、23日於望龍埤舉辦桐花祭不插電音樂會,還有茶藝體驗、在地小農市集及客家服飾體驗等。縣長林姿妙說,歡迎大家共襄盛舉,一起活絡地方經濟,努力傳承宜蘭客家文化。
嘉義縣目前有91個社區轉型為農村再生社區,縣府農業處除透過多元面向幫助社區解決發展困境,也想辦法營造亮點。鑑於國內旅遊盛行,私房景點探訪更成為時下流行趨勢,農業處近年串聯重點社區推動一日小旅行,欲藉此吸引更多社區參與農再計畫,一起成為旅客心目中的私房景點。
桃園市龍潭區擁有豐富的農業資源,保留純樸的自然風光與地景,其中,三坑水鄉休閒農業區緊鄰石門水庫與大漢溪,社區生活與產業發展均與水資源密切相關,該區域結合三坑的水稻與筊白筍產業、三林之茶葉與水果產業,以及佳安之有機蔬菜與活魚產業,充分運用各項與水資源相關的人、文、地、產、景資源,以發展具備在地特色的休閒農業。
日月潭是台灣國際知名景點,在日月潭土生土長的魚池鄉長劉啟帆上任後,認為環日月潭周邊農村有豐富人文、生態景觀、豐隆物產,以日月潭農樂園的概念,致力推廣環日月潭周邊3個休閒農業區小旅行,分別為大雁、大林、日月潭頭社活盆地休閒農業區,讓日月潭好上加好,塑造適合各年齡層深度旅遊的農樂園。
宜蘭縣在農林漁牧各有不同文化底蘊與特色,宜蘭縣政府積極結合觀光資源發展休閒農業,目前核准17個休閒農業區設立,數量居全國之冠;近年更朝向「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ustainable Develepment Goals,SDGs)邁進,亦著力在17項目標努力;尤其在農業的部分,縣府每2年辦理一次優質休閒農業評選,去年特別在評分三大面向中加入「永續發展(以SDGs的永續海洋與保育、陸域生態,以及責任消費與生產、氣候行動、優質教育)」。
前言 農曆春節走春何處去,本報今、明2天推出2023年新春特刊特別報導,介紹各地熱門景點、祕境及特色廟宇。明天起在統一超商7-11有雜誌通路的門市上架販售新春特刊專書,2本560頁特價僅49元,並於《中時新聞網》生活頻道同步刊出。
台南市仁德區坐擁3座工業區,中洲里是唯一純農業聚落,保留原始農村風光,近年社區逐步將農村特色-地瓜、胡麻、番茄包裝為農事小旅行,並串聯二仁溪生態、二層行溪舊鐵橋等社區景點,推出「中洲鐵馬樂農遊」,吸引觀光客湧入,農村雖老,屬於它的故事,卻正在起步。
暑假到來,新北市農業局整合新北各區農業特色、生態及自然地理環境等資源,推出「來去農家DO一日」一系列在地農遊,遊程內容豐富且適合親子同遊的農遊小旅行,搶先推出的「田間廚房-採筍一日遊」暑假期間推出6場次,活動日期16、23日(2場次)、24以及8月6日、8月13日,每場次限定40人,即日起開放報名。
八卦山4月迎來桐花飛雪,染白山頭,花飛花舞,詩情翩翩。彰化縣政府聯合彰化市公所、員林市公所與芬園鄉公所,從16日起至5月1日,推出桐遊彰化小旅行、桐花山海戀二日遊、伯公祭儀、桐花市集,並開駛賞桐接駁車,安排兩場大型劇團演出,將來創新體驗。
八卦山四月,迎來了桐花飛雪,染白山頭,花飛花舞詩情翩翩,彰化縣政府聯合彰化市公所、員林市公所、芬園鄉公所,從16日起至5月1日,推出桐遊彰化小旅行、桐花山海戀二日遊、伯公祭儀、桐花市集、並開駛賞桐接駁車、安排兩場大型劇團演出,將來創新體驗。
內埔鄉隘寮社區發展黃荊相關商品有成,近年來更進一步把米苔目這地方獨有的傳統庶民美食,作為串起周邊景點的引線,營造社區小旅行,不僅為農村導入人潮,更替地方帶來新商機。
桃園市近年積極推廣休閒農業,龍潭區大北坑第二服務遊客中心暨三和青創基地22日揭牌,不僅協助青農農產推廣與辦理各項農遊活動,遊客至旅遊服務中心也可獲取各農場農事體驗資訊。
桃園市近年積極推廣休閒農業,龍潭區大北坑第二服務遊客中心暨三和青創基地22日揭牌,不僅協助青農農產推廣與辦理各項農遊活動,遊客至旅遊服務中心也可獲取各農場農事體驗資訊,集結各方力量推廣樂活農村並提升農業經濟。
每年九降風起,新竹縣就進入柿餅產季,除了新埔柿餅專業區加工做牛心柿外,北埔鄉農民則是種石柿製作石柿餅,工時長又繁瑣,年輕人多不回鄉務農,呈青黃不接現象,在主產地的大湖村,6年前做石柿餅的有10家,到今年已減半剩5家。
台中市農業局為推廣台中農村社區,將休閒農業資源和在地產業串連,推出5條農村遊程-竹仔坑品竹風情、三崁金黃稻浪、新社純葡田園、霧峰漫步農莊和松鶴泰雅勇士等主題供民眾走訪,遊客走進農場、果園、在地社區,吃得安心又玩得開心。
農委會舉辦「第2屆金牌農村競賽」,台中市政府農業局推薦12個社區參賽,其中,豐原區公老坪社區在全國784個農村脫穎而出,榮獲銅牌獎。農業局表示,繼第1屆外埔區水流東休閒農業區奪得優等獎,今年再創佳績,歡迎民眾到休閒農業區來趟小旅行,探索農村之美。
水土保持局南投分局9日在竹山鎮舉辦「農村不倒翁,友善小旅行」遊程,15位平均年齡80歲、最高88歲的長輩,手持自製「健走杖」暢遊茶鄉,採茶揉茶、茶席品茗、手作茶染,運動強化體適能結合休閒旅遊,一兼二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