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農業部的搜尋結果,共3,535

  • 淺山區域火災頻率升高 南投縣與農委會首合作演練護山林

    淺山區域火災頻率升高 南投縣與農委會首合作演練護山林

    長期乾旱、高溫以及掃墓祭祖的傳統民俗加劇森林火災發生機率,南投縣政府與行政院農業委員會9日於日月潭向山遊客中心旁廣場舉辦森林火災災害防救演習;南投縣長許淑華說,傳統大家都認為大火在深山,但現在很多大火朝淺山區域發生,地方政府和民眾都應有相關防災知識。

  • 陳吉仲快升任部長了?農委會8/1掛牌成農業部  「韌性」目標曝光

    陳吉仲快升任部長了?農委會8/1掛牌成農業部 「韌性」目標曝光

    立法院會5月16日三讀通過《農業部組織法》,農委會將升格為農業部,下設8司、6處、7署、1中心及7個試驗研究機構,力拚今年底前正式掛牌。農委會今日向行政院會報告「強化農業韌性-農漁民協助措施」時,透露農業部將於今年8月1日揭牌,屆時會以「提高農民所得」及「確保糧食安全」為重要目標。

  • 越南蔬果出口增長近4成 荔枝龍眼搶手

    越南蔬果出口增長近4成 荔枝龍眼搶手

     越南蔬果出口大爆發,今年1至5月較去年同期增長39%,其中,中國及荷蘭市場貢獻度最高。而目前是荔枝和龍眼產季,預估水果出口量價都將取得突破性成長。

  • 臻鼎投50億 桃園建總部大樓

     農田水利署位桃園青埔高鐵站前2,835坪70年地上權案5日簽約,得標者為PCB龍頭臻鼎-KY,將投入50億元興建1.4萬坪新綠能智慧建築總部大樓,該案亦挹注農田水利作業基金15億元。

  • 農水署桃園高鐵站前黃金土地  這大廠得標蓋企業總部

    農水署桃園高鐵站前黃金土地 這大廠得標蓋企業總部

    農田水利署桃園管理處透過活化土地資產充實農田水利事業基金,釋出桃園高鐵站前第1排 2385坪土地,以設定 70 年期地上權方式,由PCB龍頭廠臻鼎集團得標將建設企業總部大樓,今日舉辦簽約儀式。

  • CPTPP無進展 專家籲先簽台日FTA

    CPTPP無進展 專家籲先簽台日FTA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簽署後,行政院認為有助我進入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的機會。專家表示,CPTPP申請至今仍無明顯進展,但台灣與日本近年雙邊關係十分友好,若先行洽簽台日自由貿易協定,對我外銷農產品分散市場將是一大助力。

  • 大陸「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 展開3天逾1000萬畝

    大陸「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 展開3天逾1000萬畝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3日報導,大陸農業農村部小麥機收調度顯示,截至6月2日15時,大陸全國已收冬小麥面積7500多萬畝,麥收進度過兩成。其中四川、湖北麥收進入尾聲,河南進度過三成,安徽進度過兩成,江蘇進度過一成。大陸全國日機收面積已連續3天超過1000萬畝,夏收、夏種和夏季田管機械化作業「三夏」大規模小麥機收全面展開。

  • 美國易腐農產品 將安排快速通關

    美國易腐農產品 將安排快速通關

     「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首批協定簽署,與關務行政及貿易便捷化章條計30條,包含加速通關措施、貿易商權益保障和加深台美政府間合作,財政部將針對易腐農產品安排快速通關,只要業者備齊文件、許可證,可優先安排查驗,多數農產品都可受惠。

  • 世銀提高柬埔寨經濟預測 今年成長率達5.5%

    世銀提高柬埔寨經濟預測 今年成長率達5.5%

     世界銀行(World Bank)日前提高柬埔寨中短期經濟展望預測,2023年柬埔寨經濟成長率將達5.5%。世銀發布柬埔寨經濟更新報告,認為在製造業出口和服務,及農業領域增長的帶動下,柬埔寨經濟正穩步復甦至新冠疫情前的水平。

  • 雲林 農損勘災有時差 縣府籲開放APP申報

    雲林 農損勘災有時差 縣府籲開放APP申報

     農民申報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時常遭遇勘查時差,農委會去年委託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開發的農損現地照相APP已經上線,但卻僅能作為災損「佐證」而非判定「依據」,雲林縣長張麗善30日呼籲農委會修訂辦法,開放使用APP申報災損,縮短勘查時間,使農民提早復耕。

  • 農損勘災有時差 雲縣府籲採用現地照相App申報

    農損勘災有時差 雲縣府籲採用現地照相App申報

    農民申報天然災害現金救助時常遭遇勘查時差,農委會去年委託農業工程研究中心開發農損現地照相App已經上線,卻僅能作為災損「佐證」而非判定「依據」,雲林縣長張麗善今(30日)呼籲農委會修訂辦法,開放使用App申報災損,縮短勘查時間,使農民提早復耕。

  • 解決缺工只想要廉價移工  勞團批:請鬼拿藥單

    解決缺工只想要廉價移工 勞團批:請鬼拿藥單

    為了解決多個行業缺工,勞動部近日預告修改多個移工法規,包括放寬製造業引進、承接國內移工配額、營造業自僱移工、農業移工人數上限及機構移工核配比,但有勞團今天赴勞動部抗議指出,政府持續以「當代奴工制度」、「廉價勞動條件」以因應產業缺工,根本是請鬼拿藥單。

  • 弦震企業響應淨零碳排 從打造屋頂太陽能電廠出發

    弦震企業響應淨零碳排 從打造屋頂太陽能電廠出發

    位於臺中市神岡區的弦震企業股份有限公司,為響應政府推動淨零碳排政策並落實企業社會責任,於去(111)年已經主動於工廠屋頂設置2案場,建置光電合計容量達684.6瓩,除了可降低廠房溫度,減少空調使用及營運成本外;另一方面,將太陽光電產生的電力賣給台灣電力公司,在做環保之餘,還可以增加企業收入。臺中市政府經濟發展局指出,特定工廠積極設置屋頂太陽光電,不僅能開發綠能商機,更能維護環境,以永續經營為目標。

  • 農友推淨零種苗 三階段低碳轉型

    農友推淨零種苗 三階段低碳轉型

     面對全球暖化,各國領袖紛紛提出2030年淨零碳排目標,這個目標驅使各行各業響應。台灣最大種苗公司,有農業界台積電稱號的農友種苗率國內農企業之先委託台灣碳資產公司分短、中、長期三階段落實低碳轉型,以實現淨零種苗的永續目標,雙方於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

  • 國內首家農企啟動綠能轉型 農友種苗樹立淨零典範

    國內首家農企啟動綠能轉型 農友種苗樹立淨零典範

    「低碳永續」已成為全球人類努力的目標,近年紛紛綠能轉型的企業也不在少數,農友種苗公司就是種苗播種樹立淨零的典範,在台灣碳資產公司的幫助下,協助農業綠能轉型,同心為低碳永續而努力。

  • 疫後擴大就業 6月中旬啟動

    疫後擴大就業 6月中旬啟動

     炸甜甜圈祭5萬薪資找嘸人!舀蚵仔麵線7萬乏人問津!缺工潮吹向餐飲業。為此,勞動部和各部會合作,擬提前在6月中旬啟動「疫後改善缺工擴大就業方案」,缺工產業需符合一定薪資門檻才能申請,勞動部將給予投入就業的勞工每人每月6千元補貼,預計補助12個月,紓解人力荒。

  • 茶改場歡慶120周年 7月將轉型「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茶改場歡慶120周年 7月將轉型「茶及飲料作物改良場」

    行政院農委會茶業改良場歡度120周年場慶暨機關開放日,該場創立於1903年,迄今已有雙甲子歷史,扮演台灣茶業研發先驅與產業推動重要角色,是全台唯一茶產業研究的專責機構。今年度場慶活動主軸為「台茶薪傳越雙甲、智動科研布新局」,茶改場積累兩甲子的研發量能,兼顧產業鏈結與推動,成功推出多項茶業科技新技術,藉由場慶活動演繹新研發智慧茶葉製程與創新科技等具體成果,讓與會佳賓耳目一新。

  • 設備媲美中硏院! 陳建仁花蓮視察全國首座有機農業硏究中心

    設備媲美中硏院! 陳建仁花蓮視察全國首座有機農業硏究中心

    花蓮發展有機農業多年,有機友善面積是全國之冠,由農委會籌備多年,在花蓮縣壽豐鄉興建的全國首座有機農業研究中心已完工,行政院長陳建仁今到花蓮視察後,對於相關模擬極端氣候等高端設備表示肯定,「可媲美中研院」,他也支持,農委會將協助後續相關研發經費、人力配置等,讓有機農業中心成為各國學習、參觀、交流的指標

  • 傅子煜 邁向淨零碳排 提前2040達標

    傅子煜 邁向淨零碳排 提前2040達標

     溫室氣體效應導致全球氣候異常,極端天氣發生的頻率變高,影響到人類生活。眾所周知,農業是靠天吃飯的產業,比其他產業更容易受到衝擊,對肩負的糧食安全任務影響至鉅。為了因應氣候變遷,農委會在近幾年推出配套措施,包括:保護農地、灌溉水源、建構強固型溫網室,也透過農業保險,降低生產風險,有助於農民防範未然;另外透過科技監測與調整的力量,讓極端氣候發生有所預警,減輕、避免天然災害,提升農業整體韌性,最後是普及建立長期生態監測體系,保存物種跟基因多樣性。

  • 審計部追回農損救助 農民氣炸

    審計部追回農損救助 農民氣炸

     審計部去年7月要求農委會向各縣市追回歷年天然災害救助農田中夾帶農路、水塘、空地、農舍等面積的補助,雲林縣被列管1萬1399件是全台最多,嘉義縣也有8483件,台南則有938件。由於不少農民接到通知氣炸了,雲林縣長張麗善表示,將尋求修法保障相對弱勢的農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