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逆差額的搜尋結果,共127筆
根據韓國關稅廳22日發布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受到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萎靡,韓國5月前20天出口額較上年同期遽減逾16%,創下2020年來首度連續七個月呈現衰退紀錄。
根據韓國關稅廳22日發布的初步統計數據顯示,受到全球半導體產業持續萎靡,韓國5月前20天出口額較上年同期遽減逾16%,創下2020年來首度連續七個月呈現衰退紀錄。
台灣人均GDP去年達到32811美元,贏過南韓的32237美元,經過18年追趕終於超前。前立委郭正亮4日在《亮劍台灣》節目強調,因為連續3年我們在大陸的市佔率超過韓國,近10年台灣每年經濟成長3.2%,韓國則僅2.6%,台灣製造業佔GDP的比重是32.4%,韓國跌到25.6%。台灣經濟活動有42點多趴是出口到中國大陸跟香港,若無此順差則將逆差將近700億美元!所以貿易壁壘調查影響非常之大,兩岸關係怎麼會不重要?
中韓兩國在2015年簽訂FTA,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在這8年時間,南韓發生三大變化,與大陸貿易從順差變逆差,去年台灣人均GDP小贏南韓,三星獲利急降被台積電打趴;昔日台灣人非常祟拜南韓,如今韓媒反而羡慕台灣。
除日本元月核心機械訂單單月成長大增外,受到全球景氣欠佳,進口成長腳步放慢,但出口仍有韌性下,2月貿易逆差繼元月創紀錄地寫下鉅額赤字後,也大幅度在縮小。
美國制裁效果顯現,根據大陸海關總署近日公布數據,中國大陸去年半導體設備進口額較2021年衰退15.3%。從來源國看,大陸前五大半導體設備進口來源日、美、新加坡、韓國、台灣都呈下降趨勢,日本雖仍居第一,但較2021年衰退近17%。
全球經濟疲弱加上中國需求不佳,造成日本上個月出口巨幅萎縮,也締造日本有紀錄以來最大貿易逆差金額。
德國是中國在歐洲最大的貿易夥伴,德國對華貿易逆差愈來愈大,經濟上對中國依賴程度創下歷史新高。這種趨勢引起不少經濟專家的憂慮,德國經濟研究所專家認為,現有的數據應該警惕,德國對華貿易正在「全速朝向錯誤方向發展,「一旦台海出現軍事衝突,德國經濟就容易受到敲詐」。
日本政府8日表示,繼2022年11月經常帳盈餘創紀錄地狂增至1.8兆日圓之後,12月卻大幅下滑至334億日圓,約2.55億美元。主要原因之一是受到日圓偏弱,進口成本大增,過去1年半都出現貿易逆差所致。
美國商務部表示,歸因於高油價與美國民眾對汽車、手機與其他消費品需求強勁,美國去年全年貿易逆差激增12.2%至9,481億美元,為連續第三年創下紀錄新高。此外美國去年12月貿易逆差也增長逾1成至674億美元,其中進口額增加1.3%、出口額減少0.9%。
俄烏戰事造成能源價格高漲,對缺乏能源的亞洲國家造成衝擊,繼韓國日前公布歷史性的逆差之後,日本昨日公布去年逆差逾1500億美元,也創下歷史紀錄。日本經濟新聞指出,主要是由於日元貶值和能源價格走高,讓進口額大幅增加。
時隔14年,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南韓首次出現貿易逆差。據韓聯社1日報導,南韓產業通商資源部發布的《2022年12月及全年進出口動向》報告,2022年南韓貿易逆差為472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主要原因是國際能源價格高漲,及去年對中國出口下降了4.4%。
韓國對中國出口持續萎縮,2022年全年出口額睽違14年低於進口額,差距粗估達472億美元(約新台幣1兆4454億元),創下史上最大貿易逆差。
隨著日圓大幅貶值、能源進口額增加,日本連續16個月出現巨額貿易逆差。根據日本財務省15日公布數據,日本11月出現2兆274億日圓(約新台幣4574億元)逆差,較上月略為縮減,但已是連續4個月在2兆日圓之上。逆差額創有可比數據的1979年以來的11月新高,此外,日本9月便以累計14.3兆日圓刷新2014年所創的全年最大貿易逆差12.8兆日圓,如今11個月加總已逾18.5兆日圓,也創下紀錄。
日本政府財務省今天公布11月貿易統計呈現2兆274億日圓(約新台幣4574億元)逆差,不僅是連續16個月貿易逆差,也是統計上可供比較的1979年以來11月新高紀錄。
上個月,全球大宗物資價格已有緩增現象,日本最新貿易數據還是出現逆差,但好消息是金額已未再擴大。
全球景氣下滑導致需求不佳,也衝擊到韓國極為依賴的出口,再加上進口能源成本始終在高檔徘徊,韓國今年貿易逆差十之八九應會飆新高。
央行今公布3Q國際收支出現罕見逆差,第三季國際收支逆差金額41.2億美元,為歷年第6大。
日本財務省17日公布10月貿易統計初值,受到日圓貶值、加上能源價格上漲,導致進口額遽增逾5成大幅抵銷出口增加,使得10月貿易逆差達2.16兆日圓,不但為連續15個月呈現逆差,並創下歷來同期最高紀錄。
根據台灣與韓國中央銀行的金融統計,南韓截至10月底擁有4,140億美元的外匯存底,台灣公布至9月底的外匯存底為5,411億美元,兩國外匯存底都是全球的前段班,僅次於中國、日本、瑞士、以及遭到制裁之前的俄羅斯,如果將香港併入中國計算,台灣的外匯存底排名全球第六,之後是沙烏地阿拉伯,韓國排名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