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透析的搜尋結果,共163筆
臺大醫院雲林分院護理部參加「2023年護理的力量Power in Nursing」國際護理創意獎影片比賽,以「康健創意倡議行動影響力」、「醫療衛教健康傳播」、「解決問題促進健康」、「未來科技創新想像」等主題為發想,共有5支影片參賽。
德國透析治療集團費森尤斯醫藥公司今天表示,美國一家子公司的資料倉儲遭入侵,包括目前及之前的病患在內,有50萬份病例等資料遭竊。
最近是橘子產季,酸酸甜甜的橘子讓很多人著迷,大陸浙江一名男子每天都會吃4到5顆橘子,沒想到連吃了半個月以後,突然感覺自己手腳發麻、肌肉痠痛,去檢查發現竟罹患尿毒症,必須立刻接受治療。對此,醫師解釋,男子本身有慢性腎病,而橘子富含鉀離子,對腎臟病患者來說,短時間大量食用會對腎臟造成很大的負擔,因此應該少吃。
國立中山大學環境工程研究所教授陳威翔團隊獨創倒極式電透析技術(electrodialysis reversal,EDR),協助日月光半導體公司成功將30%的工業廢水轉化為符合再利用標準的水質,不僅減少對環境的衝擊,更有助於節約珍貴淡水資源,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
食品藥物管理署今天公布2款藥品回收資訊,其中一款「補利壽B0血液過濾及血液透析液」遭通報有異物混入,經調查發現竟是藥品從義大利海運來台時,貨櫃不慎落水,海水滲入藥品導致發霉,廠商緊急啟動回收4503袋。
宜蘭縣羅東聖母醫院在南澳鄉規畫成立「血液透析中心」,30日動工裝修預計年底啟用,提供偏鄉民眾完善的醫療照護網絡,讓健康照護零死角。縣長林姿妙表示,感謝聖母醫院成為偏鄉醫療強而有力的後盾,讓民眾不再受天候影響擔誤洗腎。
宜蘭縣唯一「偏鄉血液透析中心」30日動工,預計年底完工啟用;衛生局期盼該中心的設立能建立完善的醫療照護網絡,以打造「健康照護零死角」。縣長林姿妙說,感謝聖母醫院成為偏鄉醫療強而有力的後盾,對縣民生命的把關,一起拚出宜蘭的好健康。
台塑四寶針對第四季展望釋出最新看法,台塑(1301)、南亞(1303)預期在旺季效應帶動下,第四季營收會相較第三季成長,台化(1326)則認為在油價墊高下,第四季會遜於第三季。油價部分,台塑化(6505)認為,美元指數上漲至11個月新高,使近期油價跌幅較大,但因美國庫欣原油庫存數量偏低下,有利於支撐油價。
聯亞藥(6562)2日宣布,已與台康生(6589)簽訂生物相似性藥UB-851委託生產協議,搶攻短效型紅血球生成素每年全球41億美元的市場。UB-851已完成三期臨床試驗,目前正進行查驗登記前模組批次審查中。
56歲藝人馬妞透露遭多種疾病纏身,每天必須吃14種藥,沒想到日前又因為吸入性肺炎住院治療,健康狀況亮起紅燈,而她日前上節目時,透露多年前眼睛一度看不見,還罹患多種免疫系統疾病,檢查後才發現源頭竟是「類風濕性關節炎」。
對於明年央行預估的3.08%經濟成長率,央行認為民間消費和民間投資仍將扮演推動經濟成長的主要角色,換言之,央行雖然認為明年出口年增會優於今年,但由於全球通膨壓力未解,出口的成長,一則來自於今年的低基期,二則是倚賴新興科技如AI等特定的項目,並非整體終端需求拉升。
透析央行第三季理監事,央行總裁楊金龍和第三季的理監事會黃皮書,都點出了4Q及明年的台股投資密碼。央行認為,高通膨仍會抑制終端的消費需求,以及拉長存貨的調整;不過,台灣的新興科技、政府公共建設和軍品採購,以及餐飲、旅遊復甦,都將有利於消費擴張和出口回溫。
生技業集團股上半年獲利表現,以生達、佳醫兩集團最搶眼,同步攜手旗下小金雞,躋身前30名內,且今年每家公司都有大賺半個股本以上的實力。
台灣洗腎人數超過8萬人,自醫師宣布洗腎的那天,是否人生就此從彩色變黑白?56歲的張麗寬女士不這麼認為,她主動出擊拿起畫筆,繪出絢麗多彩的人生下半場,當起腎友支持團體之中的陽光,激勵大家拿回「腎」利的自主權。
一名年僅13歲少女,竟在4個月內2度因急性胰臟炎休克送醫。此次醫師在進行血漿置換及血液透析治療時,發現抽出來的血均呈乳白色狀,足足有2公升之多,經詢問家長才知道,原來患者平時習慣暴飲暴食,且嗜吃土豆粉、辣條及冰淇淋等零食,甚至將其當作正餐,成為致病主因。
「2023亞洲生技大展」27日登場,成功大學副校長莊偉哲率領成大醫療聯盟及大南方科研產業化平台會員參展,秀出成大於生醫領域的研究技術量能,成大生技醫藥研發中心研發的蛋白質修飾平台,以結構為基礎的蛋白質藥物設計及開發,透過雙硫鍵引入、蛋白質化及聚乙二醇化等蛋白質修飾工程改善其藥物動力學,開發具長半衰期及低免疫原性之二代改良藥物。
80歲的涂奶奶有高血壓病史,日前因身體不適送醫急診,在檢查過程中突然失去意識,急診醫師馬上施予心臟電擊及插管急救,並安排心導管治療,術後進入加護病房照護,因處於嚴重心因性休克併發急性腎衰竭,醫師安排連續性血液透析治療,讓她的情況逐漸穩定,在住院22天後順利出院,且腎功能也完全恢復。
北市一名林姓婦人2021年10間陪丈夫到診所接受血液透析服務,因丈夫感到不適,林婦竟當場推擠已懷孕38週的護理師,指著她的孕肚咆哮「為妳的小孩積點陰德」,致護理師事後有宮縮頻繁、腹痛等傷害;法官依犯傷害罪,判處林婦有期徒刑3月,得易科罰金。
桃園市42歲蔡姓男子為傳統血液透析的洗腎病患,每周需來往醫院至少3次,每次花費4至5小時,不僅要忍受扎針的痛楚及洗腎後的疲累與不適,生活事務更處處受侷限,連出門逛逛都困難重重,不過他接受「居家腹膜透析照護模組」的治療照護後,可趁睡覺時完成透析,白天可維持正常工作與社交活動,每月也只需回診1次,不再被洗腎綁住,重拾自主人生。
國內洗腎人口密度世界第一,傳統血液透析的洗腎方式,每周少說得花上3個半天,讓需要工作的民眾相當困擾,彰化醫院今年引進「床邊植管」,只需門診就能植管,未來只要在家一覺醒來,就能完成腹膜透析,為洗腎患者創造「腎」利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