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逢回加碼的搜尋結果,共59筆
國際經濟情勢: 近日美國PCE物價指數3.8%,低於上一期的4.3%,顯示通膨降溫,重新提振市場情緒,加上特斯拉的降價策略成功,第2季交車量以46.6萬輛創歷史新高,第3季甚至有望超過50萬輛,激勵美股四大指數強彈,標普500更是一度突破前波高點。
市場分析:5月美國FOMC會議聲明和會後記者會中,暗示政策利率已接近峰值,但對通膨放緩看法仍偏保守,故再次強調今年不會降息。聯準會認為信貸緊縮將對美國經濟帶來不利影響,但就業市場仍偏強勁,未來有面臨溫和經濟衰退可能性。
美國將開始逐步放緩升息腳步,有利全球股市在評價面上修,加上大陸也逐步放寬封控措施,除有利大陸景氣回升外,也有利全球供應鏈的穩定,並進一步緩解通膨壓力,台股可望跟著受惠。
近期台股持續震盪,投信法人表示,觀察台股目前本益比約10~11倍,相較長期平均偏低,隨著下半年新機備貨需求拉抬下,製造業訂單小幅回升,預估中長線仍有上漲行情,可關注本益比擴張狀況,逢回加碼績效表現佳的台股基金。
台股近期雖震盪,但台股企業營運及獲利持續成長,將有機會反彈。法人指出,目前市場信心需要時間建立整理,操作策略上以體質績優且型態較佳之族群,靜待利空散去,選股上更要選擇獲利成長的公司,靜待庫存去化及淡季過去。建議投資人可趁勢採定時定額或分批方式布局台股基金。
疫情控管後,大陸迎來經濟動能回溫,且政策面加持,帶動市場投資氣氛,提振股市表現,近三個月主要股市面對通膨壓力與聯準會升息波動劇烈,但陸股逆勢走揚,上證指數上漲6.24%,中小企業100指數更衝高10.1%,連帶陸股原型ETF間績效表現不俗,後市可續多關注。
富蘭克林投顧分析,第三季投資策略首重穩固核心資產,提高整體抗震力,建議納入或增持美國平衡型基金,透過經理人靈活調整股債標的及配置比重,保有整體投組基本的穩定度,再進而布局可抵禦通膨及升息壓力的基礎建設型基金等族群,另針對修正已深但前景值得期待的科技生技等產業型基金,則持續定期定額或逢回分批加碼的方式,把握低點加速蓄積投資部位的時機。
俄烏情勢仍不明朗,然而市場不安情緒已有所緩和,VIX恐慌指數自3月7日高點36.45回落至3月底20.56,帶動美股觸底反彈,2022年以來受到利率彈升影響,跌幅較重的科技股,吸引投資人逢回進場,史坦普500科技指數自3月14日低點以來,至3月底彈升約13%。
今年來美國股市反映升息預期、地緣政治風險走勢震盪,去年表現亮眼的科技類股回檔,但目前正處於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開端,潛藏龐大的投資商機,預期後續待市場消化升息預期,俄烏緊張局勢若能緩和,科技股可望重回漲勢。
越南2022年在疫苗接種普及,經濟增長引擎重燃下,外資看法普遍樂觀,國際主要機構預估,今年經濟成長約6~7%,呈V形復甦,且券商預估企業盈利增長可達24%,為牛市更健康及持續性的完善動力,激勵越南股市多頭續航,有利布局越南基金參與成長契機。
展望虎年投資,投信法人表示,預估縮減購債、通膨、經濟成長、企業獲利及股債表現投資回報五大議題發展,將牽動接下來的行情表現;整體而言,股優於債的趨勢持續,惟波動性增加,建議做好資產配置搭配停利動作,以有效因應。
聯準會提前至3月升息機率大增,標普指數下跌1.9%,為2016年以來最差的新年首周表現。法人觀察,外資上周持續回流台股、泰國,前者已連三周淨流入,後者連四周。南韓、台股為上周淨流入最多國家,南韓吸金8.9億美元,台股為7.9億美元。
市場擔憂新變種病毒Omicron傳染力更高及現有疫苗效力降低,輔以聯準會主席鮑爾及官員接連釋出支持加快縮減購債的步伐,牽動美股走勢震盪。Omicron傳播性是否比Delta病毒更強、感染的嚴重程度、現有疫苗對此變種病毒的功效仍待釐清,主要疫苗公司預計近周應可初步得知現有疫苗所能提供的保護能力,短線股市仍將較為波動。
美股2021年以來偏震盪,但穩健基本面仍吸引資金大幅流入,尤其聚焦科技加生技雙趨勢,逢回加碼正是好時機。
美國通膨疑慮減緩,資金近期重回科技股懷抱,亞股連帶受惠。投信法人表示,無論全球疫情如何發展,亞洲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都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尤其近期股價大幅回調後,已吸引投資人的關注。
美國通膨疑慮減緩,資金近期重回科技股懷抱,亞股連帶受惠。MSCI亞洲資訊科技指數自5月中來強勢反彈4.6%。法人表示,無論全球疫情如何發展,亞洲科技產業在全球供應鏈中,都扮演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尤其近期股價大幅回調後,已吸引投資人的關注。
全球疫苗開打後,生活回歸正常,加速醫材需求回溫,使得2021年以來,醫療保健指數持續強壓生技指數,法人預估,4月中下旬重要醫材類股財報陸續公布,可望挹注股價動能,生醫基金後市看好,建議逢回加碼或定期定額進場。
螞蟻雄兵搭航運衝浪攻,台股指數站上17550點再創新高!資金行情波濤洶湧,散戶螞蟻雄兵也展現大無畏的氣勢,鎖定盤面最強勢的航運類股及原物料股沖沖樂,在散戶強勢搬象下,航運類股的長榮(2603)、裕民(2606)、陽明(2609)、志信(2611)、萬海(2615)、中航(2612)、台航(2617)、台驊投控(2636)、建新國際(8367)同步漲停作收,慧洋-KY(2637)、新興(2605)也強勢收高。
美股財報陸續出爐,研究機構FactSet統計,已發布財報的SP 500大企業中,超過八成優於預期,又以資訊科技、健康醫療兩大產業最出色。投信法人表示,在獲利基本面強力支撐下,對美股後市不看淡,尤其是與創新科技、醫療相關的族群,逢回都是加碼布局機會。
11月全球股市多頭反撲,資金大舉流向股票型資產,帶動國內投信基金規模衝高,達4兆5,369億元,創史上單月新高。投信法人指出,在歐美各國財政與貨幣政策雙管齊下、疫苗開始施打後,明年經濟可望重回正軌,將為股市提供支撐動能,短線建議採取定期定額分批布局策略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