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進入日本的搜尋結果,共276筆
日本防衛省透露,今(4)日上午7時許開始,俄羅斯海軍和中共海軍各有1艘護衛艦相繼駛入釣魚台附近,並進入日本所宣稱的「毗連區」。日本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船越健裕致電中國駐日大使館表示抗議,要求防止類似情況再次發生。
6月起,日本政府已鬆綁邊境抗疫規定,不過當地觀光業者還是覺得放寬腳步太慢。因為目前日圓走貶,正好可以吸引外國遊客來旅行且大肆採購一番。
日本前謎片女優鈴木涼美,在大學時期因亮麗的外表被星探挖掘成為女優,但她卻只拍了少少的70部片就宣布引退,令不少粉絲們感到相當可惜。如今多年過去,近日她又再度出現在新聞版面上,但驚人的現況卻令網友們大吃一驚。
美國總統拜登即將在近期公布國安戰略,雖然最後版本尚未定案,但從拜登、國務卿布林肯、白宮國安顧問蘇利文等人的談話與演說,以及美國為首西方盟國在亞洲與歐洲的實際作為,拜登政府兩洋的國安戰略內容實已呼之欲出。
戴季陶在明治末期留學日本,在戴筆下的《日本論》沒有後來經過中日八年抗戰的憤怒觀點,也沒有台灣50年統治期的愛恨交錯,相反,日本更是當時東洋唯一打敗西方帝國主義的列強,也曾經是中國復興的希望。
在解放軍第一艘航母「遼寧」艦帶頭下,至少8艘軍艦周一經宮古海峽進入西太平洋。分析家周二說,這可能是「遼寧」艦航母編隊2022年首度進行遠海例行演習。
大陸觀察者網報導,日本防衛省發布中國海軍艦艇動向稱,1艘中國海軍測量船於26日夜間至27日凌晨期間,在日本領海內航行。
俄烏戰爭發生至今已經49天,戰爭的熱度與效應逐漸在遞減,取而代之的反而是台海安全情勢的問題。雖然兩岸政府都宣稱「台灣不是烏克蘭」,但是戰爭的殘酷性,還是不免讓人對台海問題提高警覺。
一架疑似俄羅斯直升機2日上午10時許,自北方四島方向進入日本北海道根室半島的領空,滯留領空約數十秒,日方已透過外交管道向俄羅斯政府提出抗議。日本媒體分析,就在俄羅斯持續軍事入侵烏克蘭之際,俄羅斯也有可能在亞洲地區採取挑釁行為,日本防衛省正詳細分析這架直升機的飛行狀況。
工研院旗下的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簡稱創新公司)與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旗下三菱日聯投資公司,2日宣布攜手合作臺日三號基金,這是繼2011年臺日一號基金、2015年臺日二號基金成立後的第三度合作,目前已成功募集4,950萬美元、並已順利營運,基金規模期望能達成5,000萬美元,以投資臺灣、日本企業,以及兩地相關的潛力公司。
工業技術研究院旗下之創新工業技術移轉公司(簡稱創新公司)與日本三菱日聯金融集團旗下三菱日聯投資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三菱日聯投資),突破疫情國際經貿僵局,於2日宣布攜手合作臺日三號基金,這是繼2011年臺日一號基金、2015年臺日二號基金成立後的第三度合作,目前已成功募集4950萬美元並已順利營運,基金規模期望能達成5000萬美元,以投資臺灣企業、日本企業,及臺灣或日本相關的潛力公司。
為了抵抗Omicron大舉入侵,日本持續嚴控邊境,基本上在2月下旬之前,幾乎所有外國人都不得入境。當地媒體報導,日相岸田文雄可能在11日就會宣布這項消息。
日本與澳洲簽署「相互准入協定」,未來,日本的軍隊可以自由進入澳洲進行演習,澳洲軍隊也可自由進入日本領域演習,無需每次都磋商。外界解讀,日澳此舉,意在嚇阻中國的軍事威脅。
日經新聞27日報導,近3分之2的日本民眾支持岸田首相一連串抗疫措施,包括暫時封境避免新冠病毒大肆入侵。
因受到排山倒海的民怨壓力,2日,日本政府表示,已取消日前發布的入境日本航機預訂座位禁令,並要求航空業者要儘量滿足,符合資格欲返日的民眾需求。
《日本經濟新聞》5日報導,日本政府宣布,由於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緩和,8日起將放寬入境政策,允許留學生入境;且已完成疫苗接種的短期商務旅客,在配合管理下隔離期可縮短為3天。
日前中俄海軍一個10艘軍艦的聯合編隊通過日本津輕海峽,引起了日本社會震動及輿論高度關注,同時更激發了大陸民眾的抗美情緒。這次並非中共軍艦首次穿越日本的周邊海峽,但大陸媒體輿論卻格外興奮,原因在於這項行動向與中國高度對立的美國展示中俄間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同時也是對美艦近幾年來持續航經台海的反制行動。
日本防衛省13日通報,一支由驅逐艦、護衛艦、補給艦以及潛艦支援艦組成的中國海軍特遣隊,11日穿越對馬海峽進入日本海。而據中國央視報導,中俄「海上聯合─2021」聯合軍事演習14日在俄羅斯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展開。日方觀測到的,應是參加演習的船艦。
日本新首相岸田文雄走馬上任第二天,5日上午與美國總統拜登舉行電話會談,就強化美日同盟、為實現「自由開放印太」而合作達成共識。拜登也重申,尖閣諸島(釣魚台列嶼)是規定美國對日防衛義務的《美日安保條約》第五條適用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