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進口國的產業的搜尋結果,共19筆
大陸貿易活動萎縮,加上房地產業深陷泥淖,連帶打擊散裝航運業者,散裝貨運運費本周跌破1萬美元,寫下6月以來首見。
中國大陸第二季GDP年增6.3%,這其實已出乎許多人意料之外,但仍有媒體以「不如預期」形容,表示中國經濟前景悲觀。只不過該媒體事先未預告預期多少,等中國宣布後才講,就未免有「後知之明」。中國3月就宣布今年經濟目標為增長5%,媒體自己要估高,然後說「不如預期」,恐怕是自己問題。
因為嚴格抗疫限制,旅遊業長久受到壓抑,中國大陸對海外原油需求尚未出現顯著復甦。根據陸媒報導,在10月黃金周期間,飛機的載客量年減42%,同時,利用陸運的中國大陸民眾也年減約30%。
總統蔡英文出席台中大肚山產業跨域創新高峰論壇開幕式,她希望透過策略合作,整合資通訊產業、精密機械產業,以及智慧製造技術驗證場域,一起組成國家隊,共同拓展新南向市場。
時序即將進入第四季,看好大陸股市,布局跟著政策走,選對產業和趨勢,報酬大有可為,投信強調,包括「十二五規劃」受惠產業漲幅達三至七倍以上,還有「十三五規劃」受惠產業漲幅也可達二~六倍以上,政策受惠股將扮演第四季領頭羊,建議優先布局。
這次突然爆發新疆棉花大戰,台灣人眼中所看到的是政治強權、藝人代言與人權自由之間的選邊拉扯,藍綠政治人物的跟風表態也不脫離這個認知窠臼。然而,若從表象抽離開來,棉花大戰絕不會只是「空前絕後」的單一事件,梳理其爆發的背景過程可以發現,不管在衝突爆發的產品領域,還是時間序列上,都和這些年不斷升級的中美對抗,以及不斷發酵的新疆話題高度關聯,是中美乃至中西方之間以新疆為核心,針鋒相對的一個面向。
中國商務部26日公布對澳洲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的最終裁定,認定澳洲葡萄酒存在傾銷和補貼,傾銷幅度為116.2%至218.4%;商務部決定自2021年3月28日起對澳洲葡萄酒徵收反傾銷稅,稅率為116.2%至218.4%。早前北京先對澳洲葡萄酒開徵反傾銷保證金和反補貼稅保證金後,澳洲業界即擔心此舉會對他們造成「毀滅性打擊」。
外貿協會12日於伊斯坦堡舉辦「土耳其臺灣週」,以台灣優勢產業為主題,舉辦智慧機械、智慧醫療、綠能、清真產業等一對一貿易洽談會及產業論壇,透過台灣科技發展及完整供應鏈優勢,提供土耳其業者各項產業智慧解決方案。
已經雄踞多年全球最大稀土生產國的中國大陸近年來進行戰略大轉移,在嚴打大陸非法稀土生產廠及以行政手段約束稀土出口後,從稀土最大出口快速變身為最大進口國。此一現象是30年來的首次,顯示中國大陸對這種戰略物資的總量控制已獲得驚人成效。
中國大連北良港12日證實,載著7萬多噸、價值1.5億元人民幣大豆,在中國沿海「漂流」一個多月的飛馬峰號(Peak Pegasus)已靠岸並開始卸貨。這艘來不及在中國對美大豆加徵關稅前抵達中國的美國大豆船,須繳納600萬美元的關稅,由中國央企中儲糧買單。
外電報導台灣已同意英國豬肉進口,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防檢局)今天(11日)證實,我國已於今年8月6日開放英國豬肉進口,這是依據WTO的國際貿易規範與食品衛生及動物檢疫相關規定,嚴格審查後才通過英國向我國申請豬肉開放進口案。
繼3月1日宣布對外國進口鋼、鋁產品課徵國安關稅之後,美國總統川普3月2日繼續在推文上揚言:「貿易戰爭是好事,因爲美國很容易贏」,歐盟、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日本與南韓紛紛表示,他們已準備提出反制措施。「世界貿易組織」(WTO) 與「國際貨幣基金」(IMF) 同聲譴責美國此舉是「損人不利己」,只會「自食惡果」。一時之間,全球貿易戰爭似乎一觸即發。這次,川普對鋼、鋁進口國課徵重稅與其他保護美國產業的措施,會帶來全球貿易戰爭嗎?為何川普有把握美國能夠贏得貿易戰爭?
經濟部統計處今(15)日公布2017年化粧業(含保養、化粧品及清潔用化粧品)出口金額為7.3億美元,創歷年新高,年增率13.2%。化粧業連續4年出口金額超過6億元,近6成大陸及香港是最大出口市場,其次是美國。值得一提的是,政府近年力推的東協市場,2017年出口金額雖略有成長,但占出口比重連續3年下滑,僅8.9%。
蔡英文總統今晚出席「台北市美國商會2017謝年飯」,強調美國新政府上任後,台美關係已進入另一個新的階段,希望台美之間可以建立「升級版」的策略夥伴關係,包括更具策略性的區域安全夥伴關係、更廣泛的合作關係,以及更深的互信關係,「我有信心可以達成這些目標」。
農業成為中美貿易戰的新領域?根據路透21日報導,一家美國行業組織抱怨,近來中國批準進口的轉基因生物新品種作物減少,不利新農作物的全球推廣,更影響貿易。美國農業科技巨頭孟山都中國總裁高勇直批,大陸這幾年的進口產品審批已「走向了錯誤的方向」目前為止,大陸官方未對此事作出回應。
川普當選美國總統,將重挫美國主導的全球化格局,並助長西方保護主義趨勢,但全球化是人類不可逆大趨勢,現在將是中國版全球化起而代之的契機。今年9月G20杭州峰會,大陸提出的全球化布局,宣示了中國大陸有條件、有計畫、有決心挑戰美國既有地位,成為新一波全球化主導者。
中鋼等台灣鋼鐵業者日前向財政部提出兩項反傾銷案。財政部關務署表示,經濟部20日認定兩案已對國內產業造成實質損害,財政部預於7月初達成初判,9月4日完成終判。
經濟部國貿局昨(3)日表示,美國AK Steel公司日前向美國政府提出申請,對台灣、大陸及韓國輸美的「非方向性電磁鋼片」(NOES)進行反傾銷、反補貼調查,這是20年來美國業者首次對我所採取的雙反調查。
根據世界貿易組織(WTO)反傾銷協定的定義,當商品的出口價格低於其國內的內銷價格時,即構成對進口國「傾銷」(dumping)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