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進口棉籽的搜尋結果,共40筆
農委會為了解頂新進口的棉籽是否依規定做為肥料使用,日前與彰化縣政府共同前往頂新彰化廠調查。調查結果顯示,近三年進口的棉籽,部分轉售飼料工廠做成飼料,其他用來做成有機質肥料。查核頂新提供的肥料銷售明細表以及棉籽原料領用單,一一釐清數量及流向,農委會認為,頂新進口供作有機質肥料的棉籽應該沒有流用到其他用途。
頂新、大成長城、福壽、三福等業者進口棉籽,遭質疑是否用於食用油。農委會昨天公布查證結果,飼料廠部分,拿棉籽做為飼料流向已確認,另有1家肥料廠供稱壓碎作肥料,現場也無煉油設備,但農委會仍需化驗,結果2、3天內出爐。
農委會今查8業者近3年進口棉籽5209公噸,多數無虞;只要其中739公噸粉碎棉籽3天後驗出油脂量正常,即可知未流入食用油。
為釐清進口棉籽做為飼料或肥料原料的流向,農委會今天與衛福部、縣市政府及相關飼料專家,查了總共8家業者。農委會畜牧處處長黃國青表示,清查結果幾乎都是當成飼料或肥料,沒有流向煉製棉籽油之用。這幾家業者中,有1家公司的進口棉籽大部分粉碎壓出做為肥料用,數量較大,目前還沒有完全查完,持續清查掌握當中。
除頂新之外,彰化縣又有「郭茂盛」與「三木」兩家公司進口棉籽粒,縣府農業處緊急會同衛生局派員前往稽查,儘管廠商宣稱棉籽粒進口後,都轉賣給下游肥料與飼料廠,並沒有產製棉籽油,稽查人員還是針對油品與原物料採樣送檢。
農糧署人員今天前往頂新肥料廠、郭茂盛製油廠等稽查,了解棉籽流向。郭茂盛製油廠表示,棉籽已轉賣,並未進行加工。
農委會會同衛福部,前往彰化永靖鄉「頂新肥料廠」,追查從國外進口「棉籽粒」留下,共採取棉籽粒、純棉籽粕等樣品進行檢測;初步發現棉籽粕是混充在肥料中,尚未發現有不法榨取棉籽油,是否充當家畜飼料與肥料成份將近一步檢測。
嘉義縣三福產業股份有限公司進口大量棉籽,嘉義縣衛生局等單位今天查核,釐清進口棉籽僅作為農業用途,無食品用途。
衛生福利部會同行政院農業委員會及台南市衛生局,今天下午前往大成長城企業官田廠調查棉籽進口資料,初步未發現不法。
福壽副總經理林添峰今天說,參照國外作法,「泌乳牛羊飼料添加棉籽,可促腸胃健康、增加泌乳」,福壽把棉籽分裝賣給酪農。
農糧署人員今天會同彰化縣農業局人員前往頂新位於永靖鄉的肥料工廠,釐清頂新進口的棉籽流向,初步未發現拿來製油。
食用油品風暴延燒,農委會追查棉籽粕或棉籽進口資料,其中,國內最大的牛羊飼料供應商三福公司,三年來進口棉籽數量高達一千公噸。農委會今天會同衛福部人員到三福公司位於嘉義縣太保市的工廠進行稽查,確定工廠內並沒有製油和儲油相關設備。
農委會清查,頂新、大成長城、福壽、三福、郭茂盛企業公司5家業者進口「棉籽」,今年1月至10月共進口1358公噸,其中福壽、大成長城進出口資料來源、流向交代非常清楚,三福以及郭茂盛企業公司答應今天會提完整書面資料,只有「頂新」對棉籽來源及流向仍未說明清楚。
油品案越滾越大,農委會追查進口棉籽,今天到福壽實業公司位於台中市沙鹿廠稽查,追查棉籽流向及產品配方資料。
衛福部今天會同農委會,前往彰化永靖鄉「頂新肥料廠」,追查從國外進口一百多公噸「棉籽」的用途,共採取棉籽豆、棉籽粕與四大類有機肥料進行檢測;彰化檢方將針對頂新是否不法榨取棉籽油,以及是否混雜在其他油品中銷售展開追查。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畜牧處表示,報載5家廠商進口棉籽,經查4家稱直接以棉籽餵牛,今與衛福部查廠確認是否屬實或用於榨油。
立委踢爆油品大廠的棉籽流向不明,被點名的食品類股福壽、大成今天上午在證交所公開資訊觀測站輸入重大訊息,釐清棉籽流向。福壽指出,今年由澳洲進口140.19公噸棉籽,都沒有經過加工,添加在反芻動物的飼料當中,或者把提供反芻動物食用的飼料轉賣給客戶,「絕無其他的用途」。福壽指出,棉籽添加在反芻動物飼料是全球通用的作法,行之多年,請國人安心。
福壽進口棉籽,引發市場關注用途。福壽發言人張繡錦表示,進口棉籽全都用來添加在反芻類動物的飼料,已將相關進口及銷售資料交給農委會。
外界關注棉籽粕及棉籽進口流向,大成長城今天表示,有棉籽與棉籽粕進口,都用來做牛、羊飼料。
關務署基於資料保護原則無法公布棉籽國內進口商。立法院衛環委員會今天決議,要求農委會與衛福部必須追查流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