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逾放金額的搜尋結果,共123

  • 小心!銀行不動產逾放增加

    小心!銀行不動產逾放增加

     不動產市場出現警訊!立法院預算中心報告指出,國內不動產放款龍頭─土地銀行7月底不動產逾期放款金額,較2022年底增加了1.35億元,上升0.009個百分點,逾放增加表示貸款人還款不穩定,提醒明年不動產市場經營環境混沌不明,相關放款須審慎小心。

  • 房貸逾放比創16年新低  專家:代表房市體質健全

    房貸逾放比創16年新低 專家:代表房市體質健全

    根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第4季末購置住宅貸款逾放金額為64.5億元,金額僅約為16年前的1成,且逾放比僅約0.07%,續創2007年統計以來新低,反映房市體質健全,貸款人即使遇到債務問題,也能即時處理避免房產流入法拍市場,也受惠法拍物件量稀少,法拍對於房市並未造成衝擊。

  • 《傳產》房貸逾放金額16年少9成 逾放比新低、法拍少

    據不動產資訊平台資料顯示,去年第四季末購置住宅貸款逾放金額為64.5億元,金額僅僅約為16年前的1成,且逾放比僅約0.07%,續創2007年統計以來新低,反映房市體質健全,貸款人即使遇到債務問題,也能即時處理避免房產流入法拍市場,也受惠法拍物件量稀少,法拍對於房市並未造成衝擊。

  • 《金融股》華南銀Q1敗在新世紀光電逾放 估損失1.28億元

    華南金(2880)今舉行法說會,旗下華南銀首季逾放比略增到0.15%,其中大企業逾放比更達0.22%。華南銀表示,逾放增加主因實則,客戶新世紀光電發生1.7億元新台幣的逾放金額,估約損失1.28億元。

  • 王道銀去年EPS 1.8元 年增186%

     王道銀行9日舉行法說會,法人聚焦股利。王道銀行表示,一向採取穩健平衡的股利政策,將依法提列各項盈餘公積,並視各業務未來發展狀況、及財務與資金需求,考慮公司整體發展及股東利益,交由董事會決定通過才會對外公布;至於去年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出現虧損,並不影響股利發放。

  • 王道銀:去年獲利寫近五年新高 股利發放維持穩健

    王道銀行(2897)今(9)日舉行去年第四季線上法說會,法人聚焦股利政策,王道銀行表示,一向採取穩健平衡的股利政策,除依法提列各項盈餘公積,還會視各業務未來發展狀況及財務跟資金需求,考慮公司整體發展需求及股東利益,交由董事會決定通過才會對外公布;至於去年OCI(其他綜合損益)項下出現虧損,並不影響股利發放。

  • 國銀不動產放款年增率 探底

     房市資金源頭縮緊。金管會22日公布,在央行持續升息、未來經濟情勢不確定及政府健全房市政策下,國銀房貸及建築融資8月僅增加346億元,是2020年1月之後的單月增貸新低,放款年增率降到9.09%,亦是2020年8月之後的24個月新低成長率。

  • 《金融》前5月新增近1.6兆 國銀放款餘額續創高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存放款概況,在企業周轉金需求及不動產放款需求強勁下,2022年前5月國銀累計新增放款達1兆5915億元,改寫同期新高,推升放款總餘額達35兆2267億元,續創歷年新高紀錄。

  • 風險升溫 公股銀緊盯營造業

     公股銀行積極評估產業動態,考量原物料上漲及缺工問題致風險升溫,公股銀表示,積極關注原物料及人工成本上漲對營造業營運及獲利的影響,並留意施工進度、工程款入帳等情形,預作必要因應及管控。

  • 工料雙漲,建商撐不住? 5月建融逾放29億 今年新高

     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6月30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5月底止,本國銀行建築融資爆出29億元的逾放,創今年來新高,他指出,逾放增加是因為有一建融聯貸案違約、因此轉列逾放,但是否是因工料雙漲讓建商撐不住,仍需觀察。

  • 建商撐不住?5月國銀建築融資爆逾放29億元 今年新高

    工料價格上漲,建商撐不住了?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30日公布最新統計,截至2022年5月底止,本國銀行建築融資爆出29億元的逾放,創今年來新高,他指出,逾放增加是因為有一建融聯貸案違約、因此轉列逾放,但是否是因工料雙漲讓建商撐不住,仍需觀察。

  • 國銀建融增貸金額 38個月新低

    國銀建融增貸金額 38個月新低

     金管會26日公布,4月國銀建築融資餘額為3兆2,546億元,單月增貸115億元,為2019年3月以來,即38個月來單月增貸金額新低。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分析四大原因,一是各部會祭出健全房市措施的效果,二是3月央行升息,三是4月疫情升溫,看房人潮減少,四是原物料價格上漲,建商缺工缺料,貸款速度即放緩。

  • 上海商銀香港聯貸踩雷 2月國銀逾放 激增62億

     國銀香港聯貸案踩雷,2022年2月整體國銀逾放金額較元月激增62億元!金管會銀行局副局長林志吉31日指出,截至2022年2月底止,國銀放款總餘額達新台幣34兆3,411億元、逾期放款金額為626億元,較上月底增加62億元,逾期放款比率較上月底增加0.02個百分點來到0.18%,主要是有一家國銀的香港分行、OBU分行聯貸案發生客戶積欠本息50億元達三個月未繳,導致整體逾放金額從564億增加至626億元。據金管會所公布數字,該銀行為上海商銀。

  • 嚴防踩雷 元大金中港曝險為16家金控最低

    元大金在上週出爐的最新投資人簡報中,首度公布海外曝險最新概況,其中在中港的總曝險部位,元大金目前為國內16家金控最低,在中國及香港的曝險,僅佔淨值比重分別約8%、3%,在中國及香港近幾年來因為中美貿易戰、不動產風暴、共同富裕等衝擊一片風聲鶴唳之下,元大金的超低曝險可說讓許多投資人吃下「定心丸」。

  • 《金融》3因素使存款減少 國銀1月存放比回升至7成

    金管會公布國銀2022年1月稅前淨利302.5億元,月增達127.7億元或73%、但年減16.5億元或5.2%,主因匯率波動造成匯損及投資淨收益減少。不過,受3大因素影響,1月國銀存款餘額睽違近28個月首見減少,使存放比終止連6月下滑、回升至70.36%。

  • 農漁會逾放率0.32% 20年新低

     農業金融局10日表示,2021年農漁會信用部經營,雖面臨嚴重疫情的衝擊,但全體農漁會信用部的營運規模、資產品質、風險承擔能力及獲利能力仍明顯提升,其中逾放比率降至0.32%,為近20年來最低,也是2004年1月改隸農委會後的最佳表現。

  • 2021年底全體農漁會信用部逾放比率0.32% 創近20年來新低

    農業金融局10日表示,2021年農漁會信用部經營,雖面臨嚴重疫情的衝擊,但全體農漁會信用部的營運規模、資產品質、風險承擔能力及獲利能力仍明顯提升,其中逾放比率降至0.32%,為近20年來最低,也是2004年1月改隸農委會後的最佳表現。

  • 《金融》國銀去年前11月存放比 連5月下滑探底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獲利狀況,2021年前11月稅前淨利年增8.1%至3194.9億元,已超越2020年全年、續創同期次高。不過,因廠商年底貨款收入增加及壽險資金停泊,放款增幅仍追不上存款增幅,造成國銀存放比連5月下滑、續降至69.62%新低。

  • 《金融》國銀前10月賺近3千億 存放比首破7成關卡

    金管會公布國銀最新獲利狀況,2021年前10月稅前淨利年增8.5%至2957.9億元,續創僅次於2019年的同期次高,逾放比亦維持0.19%新低。不過,由於台積電發債募集建廠資金匯入銀行存款,放款增幅追不上存款,造成國銀存放比跌破7成、再創69.93%新低。

  • 國銀10月房貸建融逾放 雙增

    國銀10月房貸建融逾放 雙增

     據金管會23日公布,10月國銀房貸逾放金額單月增加4億元,先前每月逾放金額都逐月下降,10月的表現是八個月以來房貸逾放金額首次增加;建築融資逾放金額在10月亦增加3億元,亦是六個月來首次增加,兩者合計增加7億元逾放金額,則是2020年10月之後,單月增加逾放金額最高。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