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運能的搜尋結果,共210筆
華航(2610)上周四盤中見到波段低點24元,在逢低見到買盤承接下,多頭信心大振,上周五以一根紅棒作收,上漲1.01%、收25.1元,但因上半周跌幅較大,周線仍以黑棒作收,周跌幅0.79%。就技術面,下半周反彈,順利帶動日KD於低檔形成黃金交叉,短多仍有機會翻多。
儘管運能減少,美國聯合航空(United Airlines Holdings Inc)周一仍上修本季營收預測,突顯出正蓬勃復甦的旅行需求。
華新(1605)董事長焦佑倫表示,因不銹鋼、線纜、房地產及原材料產業都朝向「美而精」定位發展,今年是不錯的一年。至於新能源布局,主要環繞創能、儲能、運能及用能四領域,瞄準離岸風電第三階段區塊開發商機,在高雄港興建海纜廠,投資逾50億元。
華航集團4月合併營收122.40億元,年增12.56%。其中,貨運營收107.44億元,年增11.81%、月增0.32%,主因為出口艙位需求穩健強勁,艙位維持高裝載率,雖受油價上升影響,然運價仍保持高檔,提升整體貨運收入。
長榮航第一季財報公布,合併營收300.9億元,年增52.9%,稅後純益33.5億元,每股純益(EPS)0.64元,扭轉去年同期每股淨損0.45元的表現,並連續四季獲利。惟仍低於2021年第四季貨運高峰期,EPS達1.42元的水準。
長榮(2603)今年以來營運維持高檔,在SCFI運價指數持續疲弱之際,3月與第一季營收同創歷史新高,具有正面重大意義,單月營收連續六個月達500億元以上規模,法人看好,長榮營收趨勢持續向上,給予「買進」投資評等。
台股25日與亞股同時大回檔,電子類股一片慘跌,非科技股相對有撐之際,航空指標股長榮航(2618)喜獲金控旗下投顧研究機構加持,看好2022年貨機運能大增推升營運,2023年有客運接棒利多,初次納入研究範圍,給予「買進」投資評等,目標價是高水準的47元。
星宇航空今年度起機隊大幅擴張,並將持續增加航班及開闢新航線,為配合不斷成長的運能需求,今日宣布展開客艙組員招募。無論是否具備客艙組員經驗都可報名。
台鐵企業工會不滿交通部提出的台鐵公司化草案未經充分溝通就送到立法院,且不願撤回草案與工會協商,發起五一勞動節不加班,已有9成以上司機員加入,將癱瘓當天台鐵運能。台鐵稍早宣布,購買4月30日至5月2日車票的旅客,退票將免收手續費。
台鐵企業工會不滿交通部與台鐵局未與基層充分溝通,將公司化條例送交立法院,日前發起五一勞動節「依法休假不上班」,目前有1萬2000名員工響應,預估當天可癱瘓9成運能。交通部長王國材昨日與工會代表會談,工會堅持撤回公司化草案再談,王不同意,雙方協商破局。
台鐵企業工會抗議公司化條例內容草率,發起五一勞動節休假不加班,預估可癱瘓9成運能,交通部長王國材則表示,已準備好應變計畫,將協調客運業疏運。有客運業者開酸,新冠肺炎疫情以來運量暴跌,交通部只在高鐵斷電與台鐵罷工時才想到客運業,業者當然樂於協助疏運,但希望「部長可以常常想到我們」。
華航集團客、貨運業務雙飛,帶動3月合併營收達123.03億元,月增15.2%、年增18%,寫三年來同期高點,其中貨運營收再破百億大關,年增16.58%;累計第一季合併營收為372.38億元,年增33.99%,貨運營收達327.78億元,主要來自歐美高價包機與急貨的貢獻。
momo富邦媒(8454)11日公告3月合併營收約75.3億元,再寫同期最佳表現,年增也達23.3%。累積1~3月合併營收突破200億元達229.4億元,創下單季歷史次高,年增24.9%,營運持續勁揚。
華航(2610)3月營收為123.03億元,月增15.2%,年增18%。其中,客運收入為6.88億元,年增17.21%,主因為各國邊境管制鬆綁,運能逐步恢復;貨運收入為107.09億元,月增15.24%,年增16.58%,主因為出口艙位需求穩健強勁,艙位維持高裝載率,運價亦保持高檔。
華航集團3月份合併營業收入為123.03億元,較去年同期增加18%,其中客運收入為6.88億元,年增17.21%,主因為各國邊境管制鬆綁,運能逐步恢復,致使整體客運收入較去年同期增加;貨運收入為107.09億元,年增幅16.58%,主因為出口艙位需求穩健強勁,艙位維持高裝載率,運價亦保持高檔,致使3月份整體營收月增率及年增率雙雙成長。
長榮航(2618)昨天召開法說會,法人今天出具報告認為,邊境開放有望解封,客運將迎來強勁復甦,貨運則因為航運塞港最快在下半年才有望逐漸舒緩,且完整享有8架777F貨機的運能,加上供給仍低,今年營運看法樂觀,普遍給予買進「評等」。長榮航今天股價開低走高,盤中最大漲幅來到2%。
新加坡政府自2022年4月1日起簡化旅客入境流程,已完整接種疫苗的旅客搭乘新加坡航空或酷航,抵達後不需採檢及檢疫隔離即可入境。新加坡航空表示,預估今年4月客運運能達到疫情前的57%,航點將恢復到疫情前的7成以上。
貨櫃航運三雄去年營運績效傲視全球同業,據海運諮詢機構Alphaliner統計,陽明營業利益率(Operating Margin)達61.3%,居全球第一,其次長榮的59.3%、HMM56.5%、萬海56.1%。業界人士解讀,貨櫃三雄專注本業,是營益率衝高的關鍵。
低價傳產股奮起,中信投顧將長榮航(2618)推測合理股價升到40元,研究機構對長榮航股價挑戰「4」字頭共識凝聚,金控旗下投顧則將目光擺在低基期、營運具轉機的華夏(1305),升評「買進」,加上當紅炸子雞中鋼(2002)站回40元大關,傳產強勢股大聯盟正式成形,狂吸市場眼球。
台鐵企業工會不滿交通部送出的公司化草案未與基層充分溝通,今日動員千人上街陳情,並召開代表大會決定下一步動向。工會理事長陳世杰表示,若政府不正視訴求,將再動員會員5月1日勞動節提出不加班聲明書,癱瘓運能,而後續不排除再有其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