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過去新聞的搜尋結果,共350

  • 張文宏:目前是強化衛生體系非常好的時間點

    張文宏:目前是強化衛生體系非常好的時間點

     大陸全國政協委員、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華山醫院教授張文宏指出,目前中國疫情正處於「舒緩階段」,這個階段也是中國大陸繼續強化基層衛生體系的一個非常好的時點,他呼籲,打造一個「平急轉換、張弛有道、三網聯合,三級醫院跟基層衛生醫院既給它賦能又能夠發揮相互作用的分級、分層、分流的體系」,使整個社區基層的醫療衛生體系更有彈性、更有韌性。

  • 英日對台灣的帝國幻想

    英日對台灣的帝國幻想

     隨著《日本經濟新聞》和《經濟學人》刊文質疑台灣「抗中」意願,一些歐日媒體表現出把台灣當成他們附庸的想當然耳的心態,窮極無聊,因此有必要再講他們幾句。

  • Google斥3億打造「共榮基金」 力挺台灣新聞業數位轉型

    Google斥3億打造「共榮基金」 力挺台灣新聞業數位轉型

    根據市場調查機構 Accenture 的市場調查,科技改變了台灣讀者和觀眾的行為,從2003年到2020年,傳統出版品的分類廣告轉移到其他分類網站,廣告營收下滑70%,但同時有81%的新聞讀者會透過網路或社群媒體獲得新聞資訊,八大主要新聞網站的每月訪客流量高達4億之多。看準新聞產業在數位應用上仍然還有成長機會,Google 昨(8)宣布「智慧台灣計畫」邁入第6年,將推出為台灣新聞業者量身打造的「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

  • 《科技》Google智慧台灣計畫邁向第6年 推出3億元新聞數位共榮基金

    Google今日宣布「智慧台灣計畫」邁入第6年,將持續從服務創新、經濟發展、產業共榮三個面向強化台灣的數位體質,聚焦協助台灣產業提升數位韌性,並推出為台灣新聞業者量身打造的「台灣新聞數位共榮基金」,未來3年內將挹注新台幣3億元協助新聞產業,由數位經濟暨產業發展協會獨立管理,來支持新聞產業的轉型發展和永續經營,並將持續與台灣政府和產業夥伴溝通、合作、共創新局。

  • 國防部修法 動員戡亂復辟

    國防部修法 動員戡亂復辟

     國防部預告將提出《全民防衛動員法》修正草案,其中有針對媒體與新聞從業人員的管制規定,被認為是箝制新聞自由的做法。這次修法就是過去NCC所提的《數位中介法》再現;「準備期」一旦通過,等於平時就能控制媒體,就像回到「動員戡亂時期的準備階段」,可能成為民進黨打擊異己的做法,不禁懷疑是否是動員戡亂復辟?

  • 數位廣告市場被跨國平台壟斷 綠委促立法規範合理分潤

    數位廣告市場被跨國平台壟斷 綠委促立法規範合理分潤

    由民間學者草擬的「媒體議價法」將由民進黨立委范雲提案,媒體議價議題也首次進入國會。范雲辦公室也在今天舉辦公聽會,多位民間學者與媒體產業公會代表出席,盼能凝聚共識有利於後續協商。范雲也表示,法案有望於本會期完成一讀,同時促請數位部提出立法建議跟時程相關報告。

  • 民進黨再轟林明溱「代子出征」 批解決不了積弊

    民進黨再轟林明溱「代子出征」 批解決不了積弊

    南投縣立委補選藍綠激戰,民進黨今天再批國民黨候選人林明溱,擔任縣長任內無力移除草屯堆積的垃圾、更擺爛全南投縣的垃圾問題,就連最基本的學校設施整修也做不到,在他縣長8年任內無法解決的事情,要如何相信如果林明溱當選立委,未來8個月能夠把過去的積弊一次解決?

  • 張市府遭爆刪鄭文燦影音、貼文?桃市新聞處長出面回應了

    張市府遭爆刪鄭文燦影音、貼文?桃市新聞處長出面回應了

    台灣基進桃園黨部政策顧問藍士博爆料稱張善政上任後,市府高層想要刪除過去鄭文燦市長任內的市政新聞、影片、貼文,桃園市新聞處長羅楚東駁斥,痛批是捕風捉影的烏龍爆料,不需要也不會刪除前市長鄭文燦的相關官方紀錄,諷刺藍士博「選前丟沙琪瑪,選後潑髒水」,一路走來脫序不斷。

  • 2024由王世堅挑戰王鴻薇?落選議員這樣表態了

    2024由王世堅挑戰王鴻薇?落選議員這樣表態了

    台北市第三選區立委補選剛結束,但2024的總統、立委選舉很快就要「起跑」,各政黨如何布局下一場選戰,是各界關心焦點之一。去年九合一選舉意外落選的民進黨台北市前議員梁文傑分析,雖然吳怡農在補選之戰中落敗,但選得其實不錯,若對方2024願意再出戰,他絕對願意支持,但若吳不選,他會考慮承擔。

  • 陸疫情2月後趨緩 專家:有望取消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陸疫情2月後趨緩 專家:有望取消緊急公共衛生事件

    大陸新冠肺炎疫情延燒,不少國家都加強防疫措施,摩洛哥為此禁止大陸旅客入境,南韓、美國、日本等則要求出示檢驗報告,台灣則針對4點直航入境者實施落地採檢。專家表示,大陸因無群體免疫,目前處於「陣痛期」,預估疫情要等到2月以後才會下降,各界雖有界線,但不至於有大影響。待大陸疫情過去,世界衛生組組(WHO)說不定可以考慮取消緊急公共衛生事件(PHEIC)。

  • 圖輯》再會2022!《中國時報》與您見證歷史 回顧關鍵頭條新聞

    圖輯》再會2022!《中國時報》與您見證歷史 回顧關鍵頭條新聞

    2022的新聞即將變成歷史的一頁!在這送舊迎新的時刻,中國時報總編輯王銘義與讀者分享了過去一年來《中國時報》的18篇頭版頭條新聞,內容涵蓋戰爭、疫病、地震、台海軍事對峙、地緣政治局勢、兩岸政局、美中台關係、論文抄襲風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慘敗等關鍵議題,在告別充滿戰爭與疫病的2022,與朋友們共同回望過去的一年,並迎接充滿機遇與挑戰的2023。

  • 2022年度十大藝文新聞揭曉 「故宮打破國寶」奪冠

    2022年度十大藝文新聞揭曉 「故宮打破國寶」奪冠

     由北藝大藝術行政與管理研究所舉辦的「2022年度十大藝文新聞」,票選結果於27日揭曉,第一名為故宮打破國寶引發爭議,第二名為歷時10年台北表演藝術中心完工開幕,第三名則是黃土水甘露水入藏國美館。

  • 張善政向張麗善借將 羅楚東出任桃市府新聞處長

    張善政向張麗善借將 羅楚東出任桃市府新聞處長

    北北基桃人事逐漸定案,準桃園市長張善政預計明後天「壓軸登場」,且預計會一次公布,親張人士今證實,張善政已和雲林縣長張麗善借將,7年級生、原任雲林縣政府新聞處長的羅楚東,將出任桃園市政府新聞處長,肩負未來桃園市府政策發展的論述與即時新聞處理。

  • 記錄山城歲月 鄉親集資出版《獅潭消息》

    記錄山城歲月 鄉親集資出版《獅潭消息》

     約60年前擔任中廣苗栗縣獅潭鄉地方特約記者的黃槑森,將當年採訪的1320則獅潭在地新聞逐一寫成文字,傳給2個兒子留存整理出版,鄉親獲悉集資印行出版500頁的《獅潭消息》,成為地方重要文獻,16日舉行感恩會並公開新書,感謝黃槑森父子為獅潭歷史文化留下最珍貴的記錄。

  • YouTube與TikTok可能成新目標 澳媒體收費協議 對象擬擴大

     澳洲政府指出,去年實施的《新聞媒體議價法》(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到目前為止已展現成效,給予政府權力要求臉書母公司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媒體業者協商內容供應協議,並提及範圍可擴大至其他網路平台,使得YouTube與TikTok皆成目標。

  • 澳媒收費協議 鎖定YouTube與TikTok

    澳洲政府指出,去年實施的《新聞媒體商議法案》(News Media Bargaining Code)到目前為止已展現成效,給予政府權力要求臉書母公司Meta、谷歌母公司Alphabet與媒體業者協商內容供應協議,並提及範圍可擴大至其他網路平台,使得YouTube與TikTok皆成目標。

  • 爆料新聞滿天飛​、政見全隱形  學者:主管機關NCC不該正視?

    爆料新聞滿天飛​、政見全隱形 學者:主管機關NCC不該正視?

    「電視選舉新聞學者觀測聯盟」17號公佈11月5日至11月11日的監看統計,民進黨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又重回電視媒體寵兒,不過學者發現,「候選人電視曝光的高低,居然是跟隨爆料新聞的熱度起落!」,反映出台灣長年惡質的選舉歪風,電視新聞報導難辭其咎,主管機關NCC難道不應該正視嗎?

  • 藍轟政府放任黑道 2個月130人受害

    藍轟政府放任黑道 2個月130人受害

     近日發生詐欺集團虐囚、棄屍等治安事件,引起各界高度重視,唯獨蔡英文政府靜悄悄。國民黨立委洪孟楷痛批,2個月來受困被綁超過130人,讓黑道如此囂張橫行,就來自於政府的放任及不作為,民進黨政府別再睡、出來面對,治安是一個社會最後防線,蔡英文總統不要只想選舉沒有人民,否則對不起國人、更對不起當初投票給妳的817萬人。

  • 美國建商遭遇寒冬

    美國建商遭遇寒冬

     新聞提要■聯準會激進升息推高房貸利率,美國房市崩盤陰影再現,但建商表示從過去的噩夢學到教訓有所防範,次貸風暴的慘狀不致重演。

  • 目擊炸物店報警處理唐寶寶 他曝引爆點:當場沒人發現

    目擊炸物店報警處理唐寶寶 他曝引爆點:當場沒人發現

    新北市一名唐寶寶(唐氏症患者)4日晚間買炸物沒帶錢,被老闆怒吼並報警,唐寶寶母親憤而上網PO文指控並散發傳單,引發正反意見論戰。一名自稱是事件目擊者的網友發文表示,當天他也在現場買炸物,因為買炸物的年輕人外表與談吐都正常,因此事發當下,沒人察覺他是唐氏症患者,原PO甚至一度以為他是吃霸王餐的慣犯,只能說雙方都有自己的立場,每個人都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