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道瓊歐洲的搜尋結果,共181筆
端午節過了,也代表一年過了一半,在台股休市兩個交易日的期間,全球股市都出現漲多回檔的格局,台灣加權指數在連假前三個交易日中下跌八六.五一,跌幅是○.五%,櫃買指數下跌○.四八%,但全球股市跌幅都比台股大,例如香港恆生指數下跌一一五○.四,跌幅五.七四%,如果拿收盤價來台,台灣加權指數與香港恆生指數的差距只有一六八七.五七,這是台股與港股最近的距離。
美東時間周日隔夜美股主要指數期貨幾近持平,投資人觀望即將出爐的關鍵通膨數據和上季財報。在亞洲市場方面,中國與台灣之間的緊張局勢急劇升級可能造成一些影響。由於歐洲大部分地區周一仍因復活節假期休市、交易量可能減少,亞股波動恐將加劇。
近期金融產業騷亂後,市場情緒改善,投資人無視歐洲銀行業利空消息,美股今天翻紅收高。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推高聯準會升息預期,市場避險情緒加重,全球股市波動仍高、資金流向分歧。回顧過去一周全球股票基金資金流向,包括美國、拉丁美洲及歐非中東等地股市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其餘如已開發歐洲、亞洲不含日本及全球新興市場等股市則迎來資金淨流入。
主要央行近期升息政策讓市場解讀貨幣緊縮周期可能逐漸接近尾聲,市場情緒持續轉佳,風險資產獲資金青睞。回顧過去一周全球股市資金,除歐非中東地區股市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外,其餘地區股市皆迎來資金淨流入,其中美股以單周約67.41億美元的淨流入,動能居全球股市之冠。
歐洲央行近期升息50個基點,符合市場預期,歐洲央行同時下調經濟成長預估,預計歐元區經濟將在今年第四季與2023第一季開始萎縮。即使在此情況之下,有法人留意到歐股投資價值。
在歐洲經濟表現優於預期下,高盛將道瓊歐洲600指數未來3、6、12個月目標價分別上修至390、410、450點,而英國股市未來3、6、12個月目標價也上修至6700、7000、7700點。
明年全球經濟的高風險區在歐洲?歐洲央行(ECB)於10月再次升息3碼後,高盛預計12月、2023年1月均將升息2碼,並於2023年3月升息1碼,使終點利率達到2.75%,與此同時,儘管美國、挪威的天然氣供應正逐步補上俄羅斯停供天然氣的缺口,但天然氣供應疑慮仍將提高歐元區經濟放緩的擔憂,高盛預計今年3Q、4Q歐元區GDP將分別為+0.2%、-0.2%,並預計英國GDP在3Q陷入衰退且下修英國2023年GDP至-1%。而在經濟放緩下,高盛將道瓊歐洲600指數未來3、6、12個月目標價下調至360、380、410點,英國股市未來3、6、12個月目標價則下調至6600、6800、7500點。
市場對於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恐激進升息的憂心揮之不去,加上歐洲地區能源危機惡化,抵銷了美國超乎預期的服務業經濟數據,美股今天收黑。
隨著美國通膨數據觸頂,全球市場以鴿派來解讀聯準會升息步調,股債齊揚。其中MSCI世界指數和美股主要指數於第三季以來的漲幅均超過一成;主要反映歐洲的道瓊歐洲600指數漲幅也有8%以上;全球主要債市也都翻正。
俄烏戰爭仍持續對歐洲今年GDP產生重大影響,預計家庭支出將因財政支持、疫情期間積累的儲蓄減少,企業投資也可能因市場高度不確定性,和趨緊的金融環境轉弱,市場下調第二季GDP,並預計全年歐元區GDP為2.6%,歐股在經濟增長相對疲弱下,可能較難有突出的表現,但可可留意政策作多行情。
網飛(Netflix)第一季訂閱數流失20萬人,預期第二季將繼續流失,股價聞訊重挫35%,拖累科技股表現,本周將進入龍頭科技股財報周,其財測及展望預期將牽動台廠股價表現。
俄烏戰事已開始衝擊歐洲經濟,歐洲央行(ECB)下修歐元區今明兩年GDP,並同步大幅上修通膨預估,顯示出現停滯性通膨的疑慮,相對於高通膨,ECB更關注經濟表現,因此續維持鴿派立場,中長期來看,歐股仍較可能缺乏成長動能,維持震盪格局,但若俄烏談判取得重大進展,可望穩住市場信心,歐股短線仍存在反彈機會,留意政策作多行情。
根據Refinitiv統計資料,目前已有267家道瓊歐洲600企業公布第四季獲利,60.7%優於預期,平均成長59.2%,以能源股成長393.9%最高,預估整體企業營收成長21.4%,所有產業預期皆有正營收成長,以能源、公用事業成長68.3%、54.4%領先,但俄烏戰事嚴重干擾歐洲經濟,後市留意政策作多行情。
俄烏戰火遲遲無法落幕,全球股市同步經歷震撼教育,也加速國際資金調整股票布局的決心。根據最新統計,向來和俄羅斯有高度貿易依存關係的歐股基金,繼前周失血66.79億美元,上周再創史上最大賣壓,淨流出金額翻倍至135.45億美元,在國際資金連續四周加速出走影響下,歐股基金全年資金動能也於上周正式由正翻負,轉失血95.45億美元。
俄烏戰火遲遲無法落幕,全球股市同步經歷震撼教育,也加速國際資金調整股票布局的決心。根據最新統計,向來和俄羅斯有高度貿易依存關係的歐股基金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繼前周失血66.79億美元後,上周再創史上最大賣壓,淨流出金額翻倍至135.45億美元,在國際資金連續4周加速出走影響下,歐股基金全年資金動能也於上周正式由正翻負,轉失血95.45億美元。然而其他市場資金動能卻明顯不同調,買氣甚至逆勢翻揚,其中美股基金逆勢獲資金大舉回補88.25億美元,不僅創下近4周單周吸金之最,也順勢登上上周全球股票吸金王寶座。此外,整體新興市場基金已連續12周吸引資金進駐,當中的新興亞洲基金買氣更蟬聯第13周,上周淨流入金額再翻4倍至45.13億美元,拉丁美洲基金單周吸金更翻5倍至5.22億美元,並已連續5周吸金。摩根資產管理環球市場策略師林雅慧指出,歐洲和俄羅斯向來存在高度的貿易依存關係,包括能源和天然氣等皆仰賴自俄羅斯進口,短線皆不易轉換,加上俄烏談判多次破局,歐美各國又逐步擴大對俄羅斯的金融和貿易制裁,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七傷拳同樣自損歐洲今年經濟成長,使得國際資金一反先前大舉揮進的態度,並加速撤離歐股基金,造成歐股基金上周失血百億美元,改寫史上單周最大淨流出紀錄。不過,林雅慧分析,歐洲央行上周決議維持基準利率不變,緊急疫情資產購買計畫(PEPP)也將於3月結束,資產購買計畫(APP)也將於今年第二季開始每月減少購買100億歐元,同時聲明保留第三季購債規模的彈性,顯示歐洲央行現階段相對關注通膨所帶來的衝擊,但仍審慎面對市場不確定性及流動性風險。若觀察歐洲銀行對民間放貸緊縮程度調查,近期雖略有趨緊,但相對於過去2020年疫情期間、2011年歐債危機、2008年金融海嘯仍相對寬鬆,現階段資金流動性仍相對充沛無虞。相對於歐洲近期投資氣氛備受考驗,摩根美國科技型產品經理張致寧表示,美國經濟成長步伐則相對未受近期地緣政治風險擾亂,加上美國總體經濟數據續傳佳音,企業獲利動能漸入佳境,雖然疫情和升息預期不時干擾投資氣氛,但美國經濟明顯好轉有目共睹,因而吸引資金上周逆勢大舉搶進。張致寧認為,目前股市評價已有修正,美國經濟及企業獲利穩健成長,投資人可分批或定時定額佈局以掌握長線趨勢商機。安聯四季成長組合基金經理人莊凱倫表示,根據過去經驗,在聯準會第一次升息前,股債市等資產多會相對承壓,而若在正式開始升息、不確定性的干擾消失後,市場表現大多有望回歸反應基本面。回到基本面,莊凱倫表示,從企業獲利來看,包括美國與歐洲的企業受惠於經濟持續自疫情影響中復甦,獲利成長多有不錯表現;舉例來說,包括美國標普500指數與道瓊歐洲600指數企業2021年第4季的獲利估值自去年底至今的估值持續數度上修,後市有望為股市帶來一定支撐。
俄羅斯與烏克蘭之間的地緣衝突持續影響著全球市場的走勢,不過相較於兩國間的紛爭,地緣衝突對國際能源與原物料價格的影響,反而更受到市場關注,受此影響,美股近一周跌多漲少,就連歐股也出現資金流出,但與景氣週期連動較高的新興市場資股票卻全面吸金,顯示儘管當前國際市場氛圍撲朔迷離,但資金依舊偏向在股票資產尋找收益。
高盛證券看好歐元區未來兩年經濟成長增速將快於美國,而世界銀行近週所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也預估,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可望達到4.2%,高於美國的3.7%,經濟成長動能前景可望提供歐元支撐,預估歐元月線1.13有撐,若能站穩1.14則在1.14~1.15區間震盪調整後不排除上看1.15。
英飛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再次入選道瓊永續發展全球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World Index)和道瓊永續發展歐洲指數(Dow Jones Sustainability Europe Index),這也是英飛凌連續第十二年躋身全球最具永續發展能力的企業行列。道瓊永續發展指數由專門研究永續發展的權威投資機構RobecoSAM發佈。
儘管歐洲疫情再起,重創美國道瓊與標準普爾500指數,但在資金流入科技股買盤避險,反而使那斯達克與費城半導體指數上周五(19日)續創新高。其中那指收盤更首度站上16,000點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