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道達爾的搜尋結果,共70筆
全世界開始遠離美元霸權,本報先前報導過全球5項去美元計畫,以及本週超過10個家開始挑戰美元貿易結算地位。今天(五)一名俄羅斯高官在印度出席論壇時重磅談到,金磚國家(BRICs)包含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大陸和南非正致力於建立一個全新的數位貨幣(區塊鏈技術),將會以黃金和稀土等做為發行貨幣的對價物。
人民幣國際化再邁進一步,巴西政府當地時間29日宣布與中國達成協議,雙邊貿易可用本幣結算。之前一天,中國海油與法國道達爾能源,也完成首單液化天然氣跨境人民幣結算交易。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30日表示,中巴今年初簽署在巴西建立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合作備忘錄,巴西人民幣清算安排的建立,有利於中國與巴西兩國企業和金融機構跨境使用人民幣交易,促進雙邊貿易投資便利化。
過去48小時內,世界上多國同時發生重大貨幣與貿易政策轉變,首先開啟第一槍的是中國大陸與法國石油公司完成首筆以人民幣進行貿易結算的液化天然氣(LNG),緊接著沙烏地國王批准了該國加入上合組織(SCO)也包含其中的貿易聯盟,再來則是中國大陸和巴西敲定了以2國貨幣進行貿易結算的協議,最後則是東協10國(ASEAN)財長和央行開始展開放棄美元、歐元和日元的會議,並且呼籲淡化VISA, Mastercard等外國支付系統。
新聞提要■石油和天然氣價格飛漲促使非洲政府投入新石化燃料開發案,但卻面臨外界強力阻撓。
道達爾(TotalEnergies)員工因不滿法國政府將退休年齡提高到64歲,連日罷工不斷。該公司在法國各地煉油廠及倉庫的營運人員已有37%在18日罷工,至19日上午為止仍有34%持續罷工。位於法國東南部的費贊(Feyzin)煉油廠因罷工導致產能下降,南部的拉梅德(La Mede)煉油廠也暫停出貨,恐怕讓法國在未來1周面臨能源供應受阻。
日本捷熱能源(JERA)傳出要拋售海鼎風場(Formosa 3)44%股權,法國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科理歐永續能源(Corio Generation)16日證實,雙方已簽署合作夥伴協議,共同開發海鼎離岸風電計畫,其中海鼎2號已經在去年底獲得第三階段區塊開發權,預計2026年併網發電。
2022年世界盃足球賽開幕戰於11月20日周日開踢,由地主隊卡達迎戰厄瓜多,最終厄瓜多以2比0擊敗卡達,打破了主辦國開幕戰不敗的神話。這場每4年一度的全球足球盛事將持續到12月18日,預計將吸引50億觀眾收看,可望成為史上收視率最高的體育賽事,專家表示近期可留意相關受惠股。
法國煉油廠大罷工造成加油站無油可加,鑑於能源短缺問題惡化,法國總統馬克宏17日與高階政府官員召開危機會議,矢言盡速解決罷工問題。
法國政府為了讓艾克森美孚煉油廠恢復運作,罕見地啟動徵用令強制工人復工,解決延續數周的罷工所引發汽油短缺問題。
抗通膨成了世界各國的共通課題,面對通膨率居高不下,法國零售商與能源巨頭找到應對辦法,就是索性讓旗下商品凍漲幾個月,幫消費者減輕荷包負擔。
法國「世界報」今天報導,法國能源業巨擘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持有部分股權的一個俄羅斯天然氣田,被利用來為攻擊烏克蘭境內目標的俄軍轟炸機提供燃料。
在馬克宏政府施壓下,法國能源巨擘道達爾(TotalEnergies)日前宣布,今年暑假只要在全法高速公路的道達爾服務站加油,就能享有折扣,幫消費者減輕因俄烏戰爭高漲的能源成本。
俄羅斯幾天前對義大利減少天然氣供應後,義大利能源大廠埃尼集團今天加入卡達能源公司在全球最大天然氣田擴張產量的計畫。
全球企業在國際制裁壓力下,相繼出脫持有的俄羅斯資產,能源巨頭殼牌(Shell)透露要減記公司的俄國資產,幅度超出預期,不過託商品價格大漲之福,得以緩和資產減損的衝擊。
法國能源巨擘道達爾(TotalEnergies)22日宣布,鑒於烏克蘭局勢惡化,該公司決定盡快停止購買俄羅斯石油與石油產品,不再與俄國簽訂新的供應合約,最遲會在2022年底達成此目標。但這並不包括天然氣在內,原因在於顧及歐洲天然氣供應穩定。
緬甸軍政府持續侵犯人權、罔顧法紀,令道達爾與雪佛龍兩大企業看衰該國長期發展而決定撤出。
正當西方能源公司重新思考對伊拉克的投資策略之際,法國能源巨擘道達爾(TotalEnergies)則已與該國政府簽署一項長達25年的合約,計劃斥資270億美元對當地的石油、天然氣與再生能源項目進行投資。
正當西方能源公司重新思考對伊拉克的投資策略之際,法國能源巨擘道達爾(TotalEnergies)則已與該國政府簽署一項長達25年的合約,計畫斥資270億美元對當地的石油、天然氣與再生能源項目進行投資。
法國石油巨擘道達爾能源(TotalEnergies)今天簽署270億美元(約新台幣7537億元)合約,將投資伊拉克生產石油與天然氣及發展太陽能;伊拉克正面臨嚴重能源危機。
全球各大油氣巨擘試圖以返還更多現金方式挽回投資人的心,但眼光長遠的市場參與者依然對這些公司抱持高度懷疑態度,堅信油氣探勘產業終將成為過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