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遠地就醫的搜尋結果,共78筆
林據衛福部統計,去年全台約有93萬人領有重大傷病證明,其中需要長期接受癌症治療的超過43萬,各縣市醫療分配不均,具精密診斷及醫學中心多集中於六都,遠地往返就醫成了許多病友家庭的常態,甚至因為舟車勞頓、沉重的經濟負擔而被迫放棄治療。
花蓮縣境狹長,醫療資源分配不均,偏遠地區原住民就醫不便,衛生局今年向中央爭取到134萬元經費挹注,將提供原民鄉親為交通補助費用,消弭健康不平等的窘境。
新北市醫療量能不足,疫情影響更是雪上加霜,三峽恩主公醫院向新北市府申請變更院區旁兒童遊戲場用地為醫療用地,規畫設置急重症大樓。新北市城鄉局表示,重症大樓預計興建地上10層、地下4層大樓,可新增187急性一般病床、12加護病床與42急診觀察病床,共241床,提升三鶯地區醫療量能。
高雄市衛生局向中央衛生福利部申請「公益彩券回饋金排除就醫障礙計畫」,利用公益彩券盈餘,排除弱勢個案的就醫障礙;此項計畫2021年就開始執行,而2023年也將持續,將於2月1日至10月31日申請受理,共計提供624萬3000元的補助經費來排除弱勢就醫障礙。
高雄市衛生局自2021年起,開始向中央衛生福利部申請「公益彩券回饋金排除就醫障礙計畫」,利用公益彩券的盈餘排除弱勢個案的就醫障礙,截至2022年已累計23225人次申請,共補助了5960人;此項計畫2023年也將持續,將於2月1日至10月31日申請受理,共計提供624萬3000元的補助經費。
大陸防疫鬆綁後,越來越多感染者選擇居家治療,視訊問診量爆增,為此北京發布新政策,鼓勵和引導醫療機構透過網路平台提供遠距醫療服務,大陸迎來遠距醫療爆發期的來臨。
大陸防疫鬆綁後,越來越多感染者選擇居家治療,視訊問診量爆增,為此北京發布新政策,鼓勵和引導醫療機構透過網路平台提供遠距醫療服務,大陸迎來遠距醫療爆發期的來臨。
國防部今天(10日)召開記者會說明國軍外離島醫療服務,日前傳出馬祖因為藥師短缺,由不具執照的行政人員代病患拿藥、包藥的情況。國防部軍醫局上校處長陳元皓表示,馬祖地區若有需要,可協請三軍衛材供應處派遣具有執照的藥師支援。
桃園八德長榮醫院今天舉行動土典禮,市長鄭文燦出席典禮時表示,八德長榮醫院將設置在綠線捷運G02站附近,共規畫13項科別、238床病床,規模為中型醫院,預計2026年7月可完工啟用,由於多數大型醫院集中在北桃園地區,盼八德長榮醫院未來建置完畢後能就近照顧八德、大溪及復興的市民朋友。
新竹縣衛生局向中央爭取偏鄉遠距醫療及健康照護服務建置計畫,提升原住民居民醫療照護的可近性,該計畫可讓衛生所醫師透過影像傳輸,連線醫院耳鼻喉及眼科醫師空中會診,讓偏鄉居民即時得到協助,免去鄉車勞頓之苦。目前責任區畫分由中醫大新竹附醫負責五峰鄉、新竹台大分院生醫負責尖石鄉。
財政部台北國稅局表示,民眾於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期間下載或查調之個人所得資料,或接獲國稅局核發之綜合所得稅稅額試算通知書,如果發現遭到虛報薪資所得時,可向戶籍所在地國稅局檢舉。
國內20日新增8萬5761例確定病例,其中8萬5720例本土、41例境外移入,另增237例中重症、49死,中重症個案創下今年新高。眼見疫情狂飆,在野黨立委昨拜會指揮中心,盼快篩陽視同確診對象擴大至偏鄉,指揮官陳時中鬆口,待行政流程順暢後,接下來還會繼續開放。也讓快篩取代PCR,看似露出一絲曙光,但連日疾呼快篩視同確診的雙北直言,應不限對象、馬上推動,尤其是高風險區。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藍營立委主張將偏鄉、原鄉、離島等偏遠地區納「快篩陽性視同確診」適用對象,今也拜會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陳時中當面允諾,將加發偏鄉快篩試劑,2天內也將把偏遠地區居民納適用對象。
長年為遠地就醫兒童家庭提供免費住宿與關懷服務的台灣「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宣布籌建「高雄麥當勞叔叔之家」,這也是全臺灣第二座「麥當勞叔叔之家」,預計於2023年落成啟用。
長年為遠地就醫兒童家庭提供免費住宿與關懷服務的台灣「麥當勞叔叔之家慈善基金會」,繼台北、台中兩大服務據點後,拓點高雄,宣布籌建「高雄麥當勞叔叔之家」,預計於2023年落成啟用.這個「出門在外的家」設有20間套房,服務量能每年可提供7,300個房間數,透過醫院社工轉介,開放讓前來高雄遠地就醫的兒童家庭申請入住.
花蓮縣境狹長,醫療資源分佈不均,造成居住偏遠地區的原住民就醫不便,花蓮縣衛生局去年向衛福部爭取經費,補助近1200人次偏遠原民的就醫交通費用,廣獲好評,今年再次獲100萬元經費挹注,將持續作為交通補助,讓原民鄉親能有完善的健康照護。
疫情後,你是否更關注自己與家人的健康?你的就醫行為改變了嗎?國內一則調查發現,偏好線上看診的人,增加近三分之一、成長幅度近7倍,疫情期間,國人的科技使用習慣改變,同時也對健康更有危機意識。
為提升偏鄉地區民眾就醫便利性,新國民醫院今年加入「桃園市新屋區沿海地區醫療網路服務計畫」,前進當地提供行動門診、遠距會診、居家醫療訪視等服務,希望解決在地長者就醫時交通不便問題,縮短沿海地區與都會區經濟及健康上的差距。
偏鄉醫療不平權是老問題,但除了想方設法派駐醫生外,還需要配合科技手段與改革制度,才能留得住人才。並透過導入企業ESG和大學USR模式,集結眾人之力,讓醫療照護永續長青。
住在新竹尖石的謝照基退休後移居泰崗部落,但某天確診為腮腺癌第二期,而後轉診至台中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癌症中心接受治療,但往返就要花費4至5小時,因此入住伊甸基金會位於台中的愛心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