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遠程武器的搜尋結果,共39筆
共軍近期對台演習中使用了2款長程火箭炮與4型彈道導彈,對台灣與國際社會都造成不小的震撼。而世界另一端的烏克蘭同時上演的真槍實彈也正在發生變化,美國提供烏克蘭的M142海馬斯高機動性多管火箭系統(HIMARS)數量逐漸增加,正在改變戰場的態勢。海馬斯在俄烏戰爭中贏得許多軍事觀察家的讚許,台灣雖傳出將向美方採購,但也必須關注中共早已自製性能毫不遜色的同類型SR5多管火箭系統。
中國首艘智能型無人系統科考船珠海雲號日前在廣州舉行下水儀式,它除了是海洋科學考察利器之外,最突出且受外界矚目的特色卻是其明顯的軍事用途。外媒報導指出,該艦具有先進人工智慧操作系統,可以在軍事行動中做為無人機艦與監視系統的指揮平台。
新一代劍俠情緣手游《新劍俠世界3》,在於今(19)日全平台正式上線。這是西山居劍俠情緣25年致敬經典武俠之作,遊戲以宋金大戰為背景,繼承了「劍俠情緣」端游和手游的玩法。遊戲基於最新3D引擎,設計捏臉和時裝定義自我。創新御雕大輕功,24小時晴雨雪風和晝夜,打造經典武俠品類代表之作。25年劍俠情懷依舊,俠客們重回經典劍俠,快意恩仇。
北韓15日才慶祝太陽節,南韓軍方今(17)日表示,平壤於16日晚間6時左右在東部海岸發射2枚不明飛行物,同時北韓官媒今日也報導,金正恩視察一種新型戰術制導武器試射,該武器旨在提升該國的核能力。
俄羅斯軍隊轟炸烏克蘭醫院、躲藏平民的避難設施,讓俄羅斯總統普丁被批評是屠夫、故意傷害平民,不過美國情報專家提出俄軍較少進行遠程打擊、遠程打擊主要鎖定軍事目標、基輔等市中心未受大規模攻擊等3點認為,俄軍的攻擊相當「克制」,目前的傷亡人數及破壞,比俄軍所能發揮的還要少。
美國智庫專家指出,美國陸軍近年來聚焦於開發極音速飛彈等多項尖端設備,但光靠硬體上的進步,並不足以完成整體組織的轉型,呼籲美國陸軍進一步發展針對未來戰爭的新作戰概念與準則,以有效對抗中國大陸和俄羅斯。
美國專家指出,為因應中國大陸、俄羅斯等強大對手帶來的威脅,美軍近年來開展多項遠程武器計畫,但僅強調火力將犯下「嚴重錯誤」,呼籲五角大廈應專注於建立更有效的目標探測、辨識與追蹤能力,否則將面臨手握充足武器卻無從發揮的窘境。
《國防新聞》(Defense News)4日報導,美國海軍大型水面作戰艦更換計畫在經歷十多年的掙扎後,終於得以成立下一代飛彈驅逐艦DDG(X)計畫辦公室,負責監管相關作業執行;並提到該級艦的設計重點將是整合式動力系統(integrated power system, IPS),以確保其能源供給足以負擔新型雷達,甚至雷射武器等吃電怪獸。
《空軍雜誌》(Air Force Magazine)2日報導,美國空軍2022財年將大幅減少聯合直攻彈藥(JDAM)等短程打擊武器的採購量,改將經費投入AGM-183A「空射快速反應武器」(ARRW)、AGM-158B「增程型聯合空地距外飛彈」(JASSM-ER)等計畫。智庫學者贊同此決定,並稱現有遠程彈藥庫存根本不夠用於與中國大陸作戰。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司令提摩西.雷(Timothy Ray)上將,先前公開宣稱美國陸軍在太平洋以遠程武器對抗大陸的主意「很蠢」。退役美國陸軍上將布朗(Robert Brown)6日反嗆,說很難想像一位如此資深的軍官,竟然完全和美軍建軍方向及主要對手戰力發展狀況「脫節」。
美國陸軍這幾年一直投入資源在遠程火砲,以及高超音速攻擊飛彈的研發,但是看到美國空軍的眼中,卻相當不以為然,美國空軍參謀長查爾斯·布朗將軍(Charles Q. Brown)相當不客氣的批評「這很愚蠢」。
美國空軍全球打擊司令部(AFGSC)司令提摩西.雷(Timothy Ray)上將,在美國智庫的廣播節目中,直言美國陸軍持續發展遠程打擊武器、以在太平洋對抗中國大陸的主意「很蠢」,認為應該把經費花在已擁有成熟技術和組織的空軍上,而不是承受額外風險「另起爐灶」。
美國智庫「傳統基金會」(The Heritage Foundation)國防部門主管、退役陸軍中將斯波爾(Thomas Spoehr)指出,雖然美國陸軍正積極研發遠程地對地武器,但大多無法自第二島鏈直擊中國大陸本土,而第一島鏈中的日本、菲律賓等盟友,目前也不願意冒險同意於本土部署新武器,恐讓美陸軍「多領域特遣隊」概念陷入尷尬局面。
大陸廣東一座湖泊因為近期的氣候乾旱少雨且高溫不斷,導致湖水幾乎快要乾涸,露出了湖畔的大片黃土和淺灘,沒想到竟讓被湖水長年淹沒的歷史文物重見天日,除了有大量新石器時代的石箭鏃和石錛,還有一些保存完整的陶罐,讓文史專家們全都大吃一驚。
國軍「漢光36號」演習將於13日起一連展開5天,國防部長嚴德發9日前往甲南海灘操演場地視導實彈預演,由於大雨攪局,眼鏡蛇、阿帕契攻擊直升機及拖式飛彈等武器未如期登場射擊,不過現場炮聲隆隆,震撼力十足,蔡英文總統16日將親自校閱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演習。
國軍「漢光36號」演習將於13日起展開為期5天4的實兵操演,國防部長嚴德發9日前往台中甲南海灘操演場地,視導第五作戰區「三軍聯合反登陸作戰」實彈預演。不過,過程中因雨勢等氣候因素,致眼鏡蛇AH-1W、阿帕契AH-64攻擊直升機及奇奧瓦OH-58D 戰搜直升機及拖式飛彈、標槍飛彈未如期登場,蔡英文總統16日將親臨視導,現場也會視天候狀況適當調整。
美空軍正在開發一款代號為AIM-260的新型空對空導彈,射程達到200公里,比配備於現役美軍F-35與售台F-16V上的AIM-120中程導彈高出一倍。這款更先進的遠程空對空導彈由洛馬公司負責研發,專門用以對抗中國大陸製的霹靂-15型導彈。
過去曾在美前總統雷根的「星戰計劃」中短暫出現的太空雷射武器,最近隨著大國競爭態勢重回主流,又受到五角大廈青睞。得益於各種感知、追蹤與能源科技的進步,太空雷射武器可說已水到渠成,這種小型的無人雷射裝置將能以更快的速度偵測、追蹤、瞄準並擊落來襲的敵方洲際彈道導彈,同時也能摧毀對手的反衛星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