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選民結構的搜尋結果,共447筆
2024立委選舉開跑,民進黨黨內初選開放登記第2天,台中市現任立委張廖萬堅、莊競程21日完成登記,針對第四、第五選區傳統選民結構藍大於綠,兩人說,選民會檢視政治人物的專業與努力。彰化縣第二選區現任立委黃秀芳昨也完成登記,面對黨內前彰化市長邱建富的挑戰,她說全力以赴。
2024立委選舉開跑,民進黨黨內初選開放登記第2天,台中市現任立委張廖萬堅、莊競程上午一起完成登記,針對第四、第五選區傳統選民結構屬於藍大於綠,兩人說,因為有專業、重視形象與認真,才能獲得選民支持,現在的選舉已非藍綠之爭,選民會檢視政治人物的專業與努力。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日前表態,將投入台北市信義、南松山立委,挑戰該選區同黨籍資深立委費鴻泰,而費鴻泰也表示願直球對決,兩人點起國民黨世代議題的火花。《中天電視》Youtube頻道13日發起網路投票,一窺網友的想法。
新竹縣現任兩名立委均為國民黨籍,分別為第1選區林為洲、第2選區林思銘,但傳出下屆立委選戰,兩個選區均出現黨內競爭對手,要在初選就先一拚高下,其中第2選區已有前議員杜文中公開宣布投入初選,第1選區則傳聞由前立委徐欣瑩回鍋參戰。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徐巧芯等人近日喊出世代交替,並宣布投入黨內立委初選,挑戰同黨立委,資深北市議員秦慧珠對此表示,年輕人否定老一代,並不是好的文化,資深媒體人王尚智則認為,近幾年年輕人已經沒有政黨屬性,因此政黨評估該推舉誰打選戰時,政治人物的屬性和認同度非常重要。
對於臺北市立委補選,王鴻薇擊敗吳怡農,身心科醫師潘建志認為,王鴻薇是靠北松山贏的,原因很簡單,就是選民結構。潘建志並直言,2022年民進黨九合一大敗,其實只是把2014年柯P的大勝所帶起的外溢效果又還回去而已。他還說,「這是林智堅台大碩士論文的分析結果,不管是不是他寫的!」
新北市長侯友宜在元旦升旗典禮致詞時指出,國際面臨俄烏戰爭、中美競爭、全球關稅壁壘等議題,台灣不可能置身度外,必須做好充分準備,對內團結,凝聚所有力量,更要在全球化扮演關鍵性的角色,「我們絕對不是強國的棋子」,引發關注。資深媒體人唐湘龍認為,侯友宜這番話會讓美國提高警覺,且美方會花很多時間做侯友宜功課,因為侯的功課很難做。
國民黨爭取重返執政,2024年總統大選與立委選舉成最後決戰點。藍營已有不少人紛紛表態,要爭取國民黨提名參選區域立委。黨務人士表示,依過往經驗判斷,選區立委提名作業最快應自3月中下旬起分梯啟動,約6月底完成所有提名。
原本擔任立委的南投縣長許淑華、屏東縣長周春米、新竹市長高虹安昨日就任,遺缺將進行補選及遞補,周春米與高虹安分別是民進黨與民眾黨不分區立委,將按照2020年不分區名單排名,分別由前立委陳靜敏及民眾黨立院黨團主任陳琬惠遞補;許淑華原南投第二選區立委席次中選會訂在明年3月4日進行補選投票,藍、綠均是多人有意參選,仍待黨中央協調或徵召。
嘉義市長選舉,國民黨所推出的黃敏惠以59000多票,大勝民進黨李俊俋的32000多票,差距之大,不僅打破了嘉義市有史以來的記錄,恐怕更足以破除社會上對綠營選民結構的迷思。
此次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寫下創黨以來最差紀錄,尤其選前被看好的台北市長選情,陳時中最後僅拿下約32%的得票率,比綠營基本盤還要低,態度沒「這麼死忠」的綠營議員王世堅、綠委高嘉瑜等人因此被當成戰犯。不過,綠委何志偉在選後就開始狂噴民進黨內出了問題,高嘉瑜今(6)日也透露,雖然她在陳時中團隊中有掛職位,但選舉過程根本沒進過競選總部,唯一的功用就是有行程時,會有人通知她到場而已。
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總統蔡英文當晚辭去黨主席一職。臉書粉專「工程師看政治」表示,這次選舉民進黨其實「似敗非敗」,因為民進黨及蔡英文如此執政,卻還有4成得票率,蔡個人也還有5成支持度,可見其選民結構仍穩固,政壇仍滿是投機份子與騙子,國民黨也面臨人才荒,「未來10年,命運絕不容樂觀。」
九合一選舉出爐,南投縣第2選區立委許淑華當選南投縣長,缺額補選11月28日至12月2日受理登記,藍營南投縣議員游顥、縣長林明溱之子國民黨南投縣黨部主委林儒彬表態參選,但若林儒彬出線,議員當選人宋懷琳恐脫黨參選,藍營面臨分裂危機。綠營有集集鎮長陳紀衡表態,黨內認為唯蔡培慧才有機會勝選。
台灣26日舉行九合一選舉,是2020年蔡英文連任總統以來,首次舉行的全台大選。今年8月初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兩岸關係持續惡化,台海局勢緊張,國際媒體均對這次選舉表示關注。而選舉結果國民黨大獲全勝,尤其是贏得台北市長的控制權,外媒指這讓蔡總統遭遇挫折,也顯示她在地方選舉打「抗中保台」牌失靈。
嘉義縣18鄉鎮市長選舉,激戰區太保市、朴子市、民雄鄉和六腳鄉,民進黨只保住六腳鄉一席,不但大倉票民雄由國民黨籍林于玲翻轉拿下,連選前被綠營視為囊中物的義竹鄉、番路鄉也意外翻盤,無黨籍政治素人、光電博士黃政傑成功坐上嘉義縣長翁章梁故鄉義竹鄉長寶座,民進黨執政17年的番路鄉,確定由素人藥師蕭博勝入主鄉公所,總計下屆鄉鎮市長政黨席次,民進黨9席、國民黨1席、無黨8席。
花蓮縣選民結構藍大於綠,民進黨大軍壓境助攻Kolas Yotaka,正副總統先後站台造勢,仍無法改變選民投票意向;爭取連任的國民黨縣長徐榛蔚獲得9萬3361票,得票率64.57%,連任成功,民進黨Kolas獲得4萬6487票,得票率32.15%。徐榛蔚與立委丈夫傅崐萁「夫唱婦隨」,持續治理花蓮將達17年,創下地方自治史上紀錄,顯示2人深得花蓮民心。
台北市三腳督第三勢力牽動選情,民進黨主席、總統蔡英文用力幫台北市長候選人陳時中站台固基本盤,前立委蔡正元2日在《頭條開講》節目中表示,近年有8萬人離開台北市,由於這群人是比較容易改變立場的偏年輕族群,反而會使得台北市的選民結構更加穩定。而蔡英文的站台其實只是讓原本民進黨支持者願意在民調裡表態,蔡正元斷言陳時中的選票至少30幾%,把投給民進黨的中間選民扣掉也有30%。
台北市長選戰三腳督形勢逐漸明朗,原本民調第二名的無黨籍候選人黃珊珊落居第三,前立委蔡正元2日在《頭條開講》節目指出,2018台北市長柯文哲拿58萬票,有30萬票是民進黨支援的,但黃珊珊不是柯文哲,目前民調縮是藍綠回歸基本盤的結果。國民黨候選人蔣萬安今年環境條件比2014、2018好,至少能拿65萬票起跳,如果陳時中拿到45萬票、50萬票,剩下的黃珊珊就沒多少票了,這是選民結構所決定。
美東時間2022年10月29日晚(北京、台北時間10月30日晨)由環球兩岸關係研究會和全球華人政治學家論壇主辦,台灣中流文教基金會和上海東亞研究所協辦的《兩岸熱點》系列講座第二十三講暨閉門線上研討會在美國華盛頓舉行。會議由美國美利堅大學趙全勝教授主持,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民進黨研究中心主任陳先才與台灣國立政治大學外交系副教授吳崇涵主講,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講座教授、全國台灣研究會理事鄭劍點評。來自全球各地的近30位學者參與了會議,其中趙春山、戎撫天、劉佩怡、王高成、王海良、包承柯、林宏宇、頓世新、趙宏偉、祁冬濤等專家學者在問答環節分享了看法並提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