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避稅港的搜尋結果,共12

  • 香港離岸被動收入修法 2023年即將生效

     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日前舉辦「2022稅務年會」,特地邀請到KPMG香港稅務合夥人楊澤志連線分享香港修法的最新現況。過去離岸被動收入在香港無須繳納利得稅,2021年10月香港被歐盟列入租稅灰名單後,為了消除香港作為避稅港的疑慮,預計將於2023年1月1日實施新法,香港公司如在當地取得利息、股息、股權處置收益以及專利知識產權收入等四種被動離岸收入,除非符合經濟實質要求才能獲得稅務豁免,否則將可能被認定應在香港繳稅。

  • 台商恐成首波受衝擊對象 香港列歐盟稅務灰名單

     歐盟於當地時間5日宣布,將香港列入租稅合作事宜觀察名單(灰名單)。KPMG安侯建業稅務投資部China Practice執業會計師劉中惠對此表示,香港已承諾修正《稅務條例》,若台商企業利用被動收入(如股利等)在港進行跨境避稅行為,未來將成為首波受衝擊的對象。

  • 全球最低企業稅率 香港首當其衝

     日前召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中,最受市場關注的,就是會議公報提出設置全球最低企業稅率等措施。有專家分析,中國企業海外收入相對較低,推出全球最低企業稅率制度對中國整體負面影響較為有限,但可能對香港現行稅制和營商環境產生一定負面影響。

  • 海南省長宣示 不讓自貿港成避稅天堂

    海南省長宣示 不讓自貿港成避稅天堂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1日舉行記者會,海南省長馮飛在會上表示,海南省從去年公布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之後,也陸續公告部分優惠政策,導致進入海南的企業出現爆發式成長,但同時也堅決防範稅收風險,堅決不讓海南自貿港成為「避稅天堂」,鑽漏洞的空殼公司一個都不要,也在近日發布《關於規範產業扶持財稅政策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明確規範不得簽訂或推出與企業繳納稅收直接掛勾的扶持政策事項,並從6月25日起施行。

  • 海南:堅決不讓海南自貿港成為避稅天堂

    海南:堅決不讓海南自貿港成為避稅天堂

    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6月21日舉行新聞發佈會,海南省長馮飛在發佈會上表示,從去年自貿港建設總體方案公佈,部分優惠政策相繼發布,進入海南的企業井噴式增長,但同步要堅決防範稅收風險,堅決不讓海南自貿港成為「避稅天堂」,明白表示鑽漏洞的空殼公司一個都不要,近日發布文件中,也明確一律不得簽訂或推出與企業繳納稅收直接掛鈎的扶持政策等事項。

  • 台商避稅 資金匯往新加坡或香港

    台商避稅 資金匯往新加坡或香港

     大陸及全球進行反避稅,台商指出,「目前的確查得很嚴」,從去年底開始,大陸政府和銀行就開始嚴格清查所得及銀行帳戶等相關資料,但台商也有因應之道,「能藏的就藏」,加上人民幣貶值預期,不少資金是流向海外,有些透過地下匯兌,有些則透過合法管道,資金流向以新加坡居多,也有不少資金流向香港。

  • 歐洲大銀行 1/4利潤登記在避稅港

    致力於國際發展及救援的非政府組織「樂施會」一份報告顯示,歐元區20家最大銀行,將超過1/4的2015年利潤,登記在避稅港,其中最受偏好的避稅港是盧森堡與愛爾蘭。

  • 成立境外公司藏富避稅 香港扮演要角

    巴拿馬律師事務所莫薩克馮賽卡文件外洩事件顯示,香港已成為設計成立境外公司的重鎮,監督團體和律師說,由於境外金融運作良好且隱密,恐被尋求藏匿非法資產或逃稅的人濫用。

  • 抓避稅肥咖 台灣有招嗎

     本月初,國際調查報導記者聯盟與德國的《南德日報》,共同揭露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利用避稅天堂為客戶規畫設立紙上公司,避稅、藏匿資產、洗錢、規避法律制裁等等1150萬份文件。其客戶對象包括各國權貴、貪官汙吏、毒梟、黑道、軍火商等。其中至少有12位現任或前任國家領袖,超過60位國家領袖或政治人物的親友也牽連其中。

  • 殷乃平》抓「避稅肥咖」 台灣有招嗎

    本月初,國際調查報導記者聯盟與德國的《南德日報》,共同揭露巴拿馬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利用避稅天堂為客戶規畫設立紙上公司,避稅、藏匿資產、洗錢、規避法律制裁等等1150萬份文件。其客戶對象包括各國權貴、貪官汙吏、毒梟、黑道、軍火商等。其中至少有12位現任或前任國家領袖,超過60位國家領袖或政治人物的親友也牽連其中。

  • 陳家強:港被列不合作稅區 並不公道

    香港信報報導,香港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在最新的網誌表示,香港被歐洲委員會列入全球30個「不合作稅務管轄區」之一,但公布的內容中卻未反映香港稅務的最新進展,認為對香港不公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