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避重就輕的搜尋結果,共129筆
高雄一名50歲洪姓男子平日擁槍自重,警方根據線報,在他友人租屋處埋伏,趁他外出時將人壓制,發現洪男隨身帶18包毒品,另外也從他住處臥室內,搜出具殺傷力的手槍等槍械,移送高雄地檢署偵辦。
台北市勞動局長陳信瑜遭爆公然向工會代表拉票,為自家長官、副市長黃珊珊參選下屆台北市長抬轎,北市政風處調查報告今出爐,多名議員批評內容不夠全面,還聲稱陳信瑜屬政務官、非事務官,不符行政中立法適用範圍,且黃珊珊也未正式參選,怒轟市府應將報告退回重做,陳信瑜也該負起政治責任,直接下台。
台中市大甲區31歲陳姓女子,2021年1月25日疑似帶女兒往苗栗縣通霄鎮白沙屯海邊輕生,結果只有女兒溺水死亡。苗栗地院8日指出,陳女無理剝奪女童寶貴生命,嚴重違背兒童權利公約保障兒少生存權,判處有期徒刑 13 年。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前男友林秉樞施暴案,高嘉瑜委由律師提告偽造文書、妨害祕密、私行拘禁、強制、妨害名譽、妨害電腦使用、傷害、恐嚇等八大罪嫌,新北地檢署今均起訴;國民黨團提告林秉樞涉洗錢等部分,僅有偽造文書一條罪嫌起訴,遭質疑縱放洗錢及網軍案。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質疑,檢方此次起訴的內容都是事證明確的刑事案件,反倒是林秉樞牽涉洗錢、網軍等案件沒有太多著墨,希望檢調單位辦案不要受政治干擾,應該要持續過大查明。
民進黨立委高嘉瑜指控遭男友林秉樞施暴與拍攝不雅照等罪,新北地檢署今偵結起訴,依傷害、妨害秘密、強制等8大罪嫌起訴林,新北地檢署襄閱主任檢察官聶眾表示,檢察官審酌林與高交往期間,無視於對女性的人格與身體尊重,涉嫌對高施暴等犯行,導致高身心受創甚深,林為逼使高不得提告,使其犯行曝光,仍不斷對高施壓,並為後續恐嚇等犯行,使高承受巨大心理壓力,林犯後對犯行避重就輕,並無自知反省,檢察官因此請求法院從重量刑。
大陸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今天(12月31日)主持例行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立陶宛總理希莫尼特近日表示,中國對立陶宛施加了不適當的壓力,設立「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不值得中國做出這樣的反應。中方對此有何評論?
嘉義市多位議員15日輪番質詢嘉義市某國小教室安裝監親器,演變成代理老師輕生及校長請辭事件,痛批市府教育處調查報告草率,要求建立SOP機制,重新調查,市府教育處長林立生表示,若有新事證會重新調查。
電子業財報陸續公布,不少指標股獲利與展望優於預期,缺料問題仍是各界關注焦點,知名半導體分析師陸行之表示觀察到一個奇怪的情形,明明營收成長低於同業平均的18-20%,卻告訴媒體表現有多好,需求有多強,短料缺料嚴重導致無法滿足客戶需求到2022、2023年,他指出,目前除了車用晶片及少數產品嚴重缺料外,缺料已逐步紓解,但有公司似乎避重就輕,應該說清楚是產品塞港還是缺了什麼料等等。
花旗董座莫兆鴻領銜的花旗資方雖然從昨日傍晚到夜間大動作的出面對媒體說明,並發出書面記錄文稿,但全金聯工會與花旗工會認為在昨日的發言中,資方仍避重就輕未說實話,因此今日再度提出公開聲明駁斥資方,以六大主張反駁資方,全文如下:
台鐵太魯閣號出軌事故奪走49條人命,案發迄今已逾半年,雖然交通部已提出檢討報告,但罹難者家屬卻認為報告內容避重就輕,痛斥台鐵要負最大責任,並期盼司法還原真相,重判所有失職者。
台中市大甲區25日發生酒友命案,領有身障手冊的邱姓男子陳屍在三合院民宅前,由於現場無打鬥痕跡,警方初步研判排除他殺。不過,因屋主李姓男子身上採集到死者血跡,且供詞疑點重重,涉嫌重大,由檢察官指揮偵辦,昨晚聲押獲准。
3+11報告被外界認為是避重就輕,台北市長柯文哲18日表示,引用前總統李登輝名言「說清楚、講明白」,這事情把會議紀錄及出席的學者、專家是誰弄清楚,公開透明揭露這樣就好了,也不是說一定要追究什麼。
高雄鄧姓女童與鄺姓生父到加油站自助洗車,卻遭空氣噴槍灌肺離奇死亡,二審高雄高分院認為鄺男故意對兒童傷害致死,11日改判10年重刑,女童母親鄧女淚訴,心中大石終於可以稍稍放下,但嫌犯開庭時說詞仍是避重就輕,想將所有過錯推給已經過世的女兒,將會與律師商討是否再提上訴。
今年4月屏東發生擄殺甜美人妻命案,55歲黃男追求29歲曾姓人妻不成,竟設計假車禍,把人撞暈後綑綁至廢棄空屋,還藉機親吻被害人後任其死亡,屏東地檢署偵結,依殺人、強制猥褻等罪起訴黃,並建請法官從重量刑,全案5日移審屏東地方法院,法官裁定羈押待審。
今年4月屏東發生一起駭人的「假車禍、真擄殺甜美人妻」命案,55歲黃姓被告追求曾姓29歲人妻不成,不僅將她綑綁空屋內斷其求助機會,還藉此親吻她後任其死亡,案經逾3個月偵查,檢方終於上月偵結,並於5日移審,依殺人、強制猥褻等罪嫌起訴黃,並認黃犯後態度惡劣,建請法官從重量刑。
台北市好心肝診所爆發偷打疫苗事件,民進黨團今記者會痛批台北市政府昨天說明避重就輕;並希望台北市政府儘早對外說清楚,不用等檢調查。
9日母親節當天,成都第49中學一名高二學生傍晚在校墜樓死亡,死者母親晚間9點才獲通知噩耗,校方卻拒絕家長進入學校、不提供監控視訊、也不讓家長詢問相關師生,家長只好在網路上訴說委屈,當地教育局也以「排除刑案,未發現體罰辱罵學生行為」、「該事件表明,學校在學生心理關愛方面存在薄弱環節。」輕輕放過。引來群情激憤與社會高度關注。連大陸官媒新華社11日都提出嚴厲批評,指校方作法引人質疑,避重就輕,亟待回應。
去年4月高雄發生駭人聽聞的裸女桶屍命案,死者林女因卡拉OK店盤讓糾紛,遭吳俊忠與女友熊俐琪狂毆斷氣,還將屍體埋放桶內,棄置高捷橋頭糖廠站附近空地逾5年才被發現。橋頭地院9日宣判,依殺人、私行拘禁、遺棄屍體等罪重判吳19年4月、熊17年8月徒刑,可上訴。
各國陸續訂出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環保署日前提《氣候變遷因應法》草案,新增「碳費」徵收機制,透過提高排碳的成本,形同減碳,不過,綠色和平質疑,草案未包含碳稅徵收時間、費率、課徵對象及課徵原則,且每噸僅收100元炭費,根本無法達成台灣2050減碳5成,更遑論是淨零碳排,學者及跨黨派立委呼籲,明定徵收碳稅與炭費,才能達到減少炭排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