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避開外資的搜尋結果,共60筆
台股上周面臨萬三保衛戰,最低來到12,809點,全周下跌574點,收在13,128點,華冠投顧分析師劉烱德指出,大盤若要止穩,看國際股市臉色及外資賣壓減輕,短線宜先避開受到美對中晶片禁令波及的個股,反而是內資能掌握的類股將有出線機會,生技股贏面偏大;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宜特(3289)、台康生技(6589),再選入寶齡富錦(1760)、九暘(8040)與合一(4743)。
全球經濟恐陷衰退疑雲揮之不去,花旗環球證券高度關注傳產次族群防禦力,希望謀定而後動、擬出即便在全球衰退情況之下也能持久的投資策略,最看好內需消費族群後市,同時降評精華(1565)、美利達(9914)至「賣出」,降評巨大(9921)「中立」,建議優先避開。
旺虎年到來,7日台北匯市新春開盤,牛年封關新台幣對美元匯價收在27.828元,創近一個半月新低,當日美元指數來到97.23的20個月新高。間隔九天的休市,國際匯市發生美元指數顯著下跌到95.37,強勢美元暫時走緩,歐元趁勢反攻,主要亞幣同步走揚,指引台北匯市虎年開紅盤的利多氛圍。
台股短短三個交易日暴漲逾700點,周三(25日)狂噴227點至17045點,收復萬七大關。法人指出,大盤雖然上漲套牢反壓沈重,中秋前仍可望攻克季線17400點,但因聯準會可能在9月下旬宣布縮減 QE,台股難逃中秋變盤魔咒,投資人應趁節前空窗期,介入殺出重圍的「第三勢力」股票,換言之,最厲害的股票不是法人大買,而是壓不下來,由神秘大戶拉抬的股票,別管隔日沖外資和凱基台北、凱基松山等據點券商買什麼。
內資另闢戰場,資金轉向中小型電子股,投信已連13日買超櫃買市場,激勵指數創14年以來新高,即將挑戰前波高點238.35點。德信證券自營部副總吳文彬表示,櫃買指數頻創高代表上檔壓力輕,指數再創高可期。
外資降評壓力加重,衝擊電子權值股表現,大盤22日雖在美股反彈激勵下,一度開高上漲超過200點,惟台積電、聯發科等重量級個股走勢疲弱,指數「虎頭蛇尾」,終場僅上漲12點,收在17.075點。而外資累計6月以來已減碼逾865億元,占台股比重也降低至43.2%,持股水位創今年來新低。
台股近期在外資大賣、投信小買「土洋對作」下,台股僅以「小碎步」往前高挺進。聯電(2303)、友達(2409)、中鋼(2002)為本季來投信買超前三大,惟均慘遭外資倒貨逾10萬張。其中友達6月來外資大賣38.87萬張,投信則逢低介入,21日強拉尾盤上漲1.73%,榮登土洋法人對作熱門股,12檔「土洋對作股」展韌性。
台股歷經史上單周第二大跌點後,上周跌深反彈474點,21日在三大類股齊揚下以16,302點作收,摩爾投顧分析師李健明指出,人氣匯聚的航運與鋼鐵股,都出現相應風險,選股上應以基本面為依歸,挑選首季財報及4月營收佳,且前景展望不錯的個股;本周投資組合前兩大為先進光(3362)、耀登(3138),再選入旺玖(6233)、宅配通(2642)與嘉澤(3533)。
台股17日遭疫情確診人數大增衝擊,盤中雖一度開低走高,但終場難敵濃厚不確定性氛圍。里昂證券台灣區研究部主管陳鈞寧認為,台股科技類股基本面強,無須過度恐慌,但不能輕忽接下來的波動度,首重防禦性;高盛證券直指,內需消費概念股短期成最大受害者。
美股在高檔震盪、台股也跟著上下波動,短期市場資金正在移轉,從漲高的IC設計族移出、資金轉進低價大量族。
受惠買盤信心回籠,外資有望重啟加碼力道,配合季底投信作帳,並具備股價站穩月線之上、去年EPS成長四項正面訊號的個股共有群創(3481)、國泰金(2882)等14檔,後市續航機率高。
美債殖利率再飆,科技股領跌,美東時間周四收盤,美股收黑。亞股大跌。今日台股不敵干擾,開跌101.38點,報16186.46點,電金傳乏力,盤中一度下殺265點,最低下探至16022.17點,尾盤逢台灣指數系列成分股調整,終場下跌217.6點或1.34%,收16070.24點,險守萬六,卻丟失所有均線,成交量3899.21億元。本周下跌184.94點或1.14%,周K翻黑。今日外資(不含外資自營商)賣超387.4113億元,投信買超3.2925億元,自營商賣超19.7594億元,三大法人賣超403.87億元。今日外資賣超規模登上歷史第9大。外資倒貨不手軟,今年來賣超突破3千億元,為歷史第四大,僅次於2020年賣超5394億元、2008年賣超4700億元及2018年賣超3548億元。
進入8月份的台股,基本上就在12506到12971區間震盪,高不過13031,低不破12500,就在不到500點區間震盪。這段期間,美股也由道瓊落後補漲創下新高,但同時費城半導體指數也是創下歷史新高,並未受到資金排擠效應,照理講,台股應該更上一層樓才是,但為何大盤先在高檔震盪呢?我認為應在等8/15中美貿易談判最終結果(編按:美中原定8月 15日舉行貿易協議視訊會談,但因陸方代表在參加北戴河會議,因此臨時喊卡。),就在中美會談前夕,人民幣匯價漲至6.93附近,這應該在呼應中美會談應不至於會惡化,甚至可能還有好消息,特別是7月美元指數跌逾4%,創近10年最大月度跌幅,這也有助於非美貨幣(包含亞幣新台幣)進一步升值,如此一來熱錢仍將湧入股票市場,多頭行情或許沒有那麼快就結束。
潛力無限的柬埔寨
八大公股行庫、投信、中實戶等內資齊力拉抬,櫃買指數6日盤中領先集中市場攻克年線、半年線,惟尾盤雙雙失守,櫃買指數6日呈現爆量留上影線。法人建議投資人逢高資金獲利入袋。
4月台股持續反彈,在4/17見到短線高點10710,隨後指數進行回檔,目前就均線來看,上有季線約10709位置的反壓,下有月線約10121的支撐,原則上4月下旬進入5月第一周,筆者對於大盤看法比較偏向走區間整理,原因是從摩台來觀察,4月份摩台未平倉量大約保持在14.4萬口左右,跟3月以前動輒20萬口以上未平倉,是有不小差異,這也顯示外資避險需求下降,觀察月底摩台結算後,新開倉5月摩台若仍維持15萬口以下未平倉的低水位的話,那麼後續行情應不至於會重挫,但若未平倉若有突然大增,那麼就要留意5月份大盤是否有方向性的改變,不過在此之前,因為目前5月選擇權賣權最大未平倉量在10000,萬點應有實質支撐,因此我認為台股未來一周應會在10700-10000區間整理。
在不確定因素頻繁,仍造成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相對加大下,不但考驗資產管理業者管理能力,更讓投資人無所適從,各資產管理公司紛推各種混合型基金供投資人因應,然在眾多家的多重資產基金中,富達全球多重資產收益基金放異彩,獲《2020理柏台灣基金獎》三年期「美元靈活混合型分類」獎。
國內本土投信扛著台股反彈的使命,已連續11日買超台股,布局買進的個股風格也完全迥異過往,此次火力集中在大型權值股為主,與政府護盤台股同一陣線。統計投信買超偏愛中信金(2891)、欣興(3037)、裕隆(2201)等個股。
全球股市搭雲霄飛車呈現大漲大跌,台股11日更在尾盤失望性賣壓湧現跌破萬一,2月營收強勁股、高殖利率股為資金避風港而顯得抗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