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都市計畫的搜尋結果,共3,130筆
原先由三立集團得標做為國際媒體園區規畫的土地,因三立終止契約後,營建署將收回土地所有權,並配合中央社宅政策,將做為社會住宅興建,引發地方反彈,國民黨新北市議員蔡淑君今在議會遞交1萬3000份連署書,捍衛林口人的權益。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針對「台中市大平霧地區都市計畫」太平地區進行初次通盤檢討,3日在太平區公所舉辦說明會,向太平民眾說明太平地區計畫內容,同時蒐集民眾意見,目前計畫涵蓋面積達1378公頃,以改善交通、規畫產業園區以及增加公共建設為主軸,吸引約300位民眾到場關注。
新竹縣竹東鎮外五里有工研院和園區遷住人口,加速人口增長快破10萬,現為全國第一大鎮,當地只有二重國中,2個學生就有1人來自科技家庭,就學需求增加,縣府租用土地投入3.9億增建校舍,地方民代建議改制為完全中學。教育局指目前用地不足,比鄰的園區3期規畫有7公頃文教用地,未來將可配合改制為綜合高中。
去年標售熱絡的桃園航空城優先產專區,未標脫的I區土地3日將以原底價117億元重啟標售,桃園市政府經濟發展局並於10月13日舉辦標售說明會。
台中市都市發展局3日在太平區公所舉辦變更大平霧地區都市計畫說明會,向太平民眾說明太平地區的計畫內容,同時蒐集在地民眾意見,目前計畫涵蓋面積達1378公頃,以改善交通、規畫產業園區以及增加公共建設為主軸,吸引約300位民眾到場關注。
台北市政府都發局3日上午舉行都更5+2箭政策記者會,針對都市更新政策額外提出2支箭,針對「防災型都更」與「整宅都更」增加容積獎勵並提升審議速度,於經濟弱勢的住戶,也提出利息補貼、媒合貸款等方式,提高民眾參與都市更新的意願。蔣萬安表示,台北市屋齡30年以上的老房子約有64萬戶,其中也包含海砂屋、耐震力不足的建築,也希望原本都更政策加碼為「5+2箭」,翻轉城市危老現況,打造安全移居的台北。
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首批4處安置街廓28日點交給搬遷戶,民眾卻發現寬度15米道路剩6米,令人無法接受,氣得拒絕點交。航空城工程處回應,道路皆依都市計畫寬度與人本友善理念設計,民眾點交後可申請建照蓋屋。
台積電使用再生水,再添一樁!台積電進駐高雄楠梓產業園區所需用水,經濟部已協同內政部營建署及高雄市政府規劃全量由橋頭及楠梓再生水廠,做為長期用水水源。經濟部水利署28日表示,橋頭再生水廠今年5月已動工,預計2026年可供水每日3萬噸,不會排擠民生及農業灌溉用水。
桃園航空城計畫區段徵收工程安置街廓自今年第2季起陸續點交坵塊土地給需地機關桃園地政局及交通部民航局,今辦理首件航空城A1標安置街廓點交給民眾作業,民眾即可展開後續申請建照及住宅興建。針對搬遷戶疑慮道路寬度問題,航空城工程處表示,道路皆依據都市計畫寬度及人本友善理念設計。
桃園航空城機場園區安置街廓今首次辦理土地點交作業,搬遷戶、地方民代、民航局及地政局等單位皆到場關注。不過原本好不容易等到點交日,搬遷戶走進工區卻傻眼了,15米道路剩6米,令人無法接受,更有人當場拒絕點交。民航局回應,都市計畫設計15米道路,依法規應有側溝和人行道,與民眾期待有落差部分後續會再溝通,會全力協助民眾需求、妥善協調日後蓋屋事宜。
環境部今(27)日召開環境部掛牌以來的第一次環評大會,「高鐵屏東車站特定區都市計畫政策評估說明書」成討論焦點。近日屏東明揚工廠爆炸案引起社會沸騰,環評委員要求加強化學品的緊急應變規劃,也應建立年度碳吸存量的監測機制,避免漂綠的情況發生。
國土計畫法將於2025年正式上路,雲林縣為全台農業發展地區面積最多的縣市,農業部門的發展計畫不可或缺,縣政府因此於26日在台大雲林分部農業推廣教育中心辦理「雲林縣國土計畫農業部門空間計畫」座談會,邀學者專家就雲林縣農業及農地利用等面向,提出相關建議。
倡議人士今天提交一份近22萬5000人連署的請願書,以針對在日本東京市中心罕見綠地明治神宮外苑地區砍伐上千棵樹並拆除一座歷史悠久棒球場的計畫表達反對。
台北市中正、萬華立委選區呈三腳督局勢,由民進黨參選人吳沛憶、國民黨參選人鍾小平及無黨籍參選人于美人角逐立委席次。近日鍾批評于「藍皮綠骨」,會推倒國民黨,揚言操作棄保,于美人25日回嗆,只有賭徒才會在意輸贏,「選民要的是有骨氣的人」,而不是一天到晚盯著民調的人。
發展城市基礎建設、改善居住環境,台中市政府積極推動汙水下水道系統建置,但審計部台中市審計處指出,截至去年底全市汙水處理率為六都第3、公共汙水下水道普及率為六都倒數第2,接管率待提升;民進黨台中市議員周永鴻抨擊,市府下水道建置速度慢,且城鄉差距大,要求加速布建。
嘉義市警察局所屬竹園派出所原始建物建於53年前,因建物老舊、空間狹小、格局不良,經向內政部爭取前瞻經費補助,市府再透過都市計畫程序找到土地後,竹園派出所將易地重建,23日動土祈福,期待斥資1億2851萬元建造的派出所,明年11月能如期、如質完工。
台北市長蔣萬安23日視察社子島,雖然「開發派」民眾夾道歡迎,但社子島自救會成員留下許多抗議標語。蔣萬安表示,社子島的發展就剩最後一哩路,希望在兼顧發展與永續保留的前提下,讓社子島發展能夠繼續前進。
台中市「旱溪排水日新橋上游治理計畫」規畫日前出爐,居民不滿「日新橋至日新路段」用地由30公尺縮減為15公尺,且擔心溢堤風險,共同連署反對並拉起布條抗議。台中市議員李天生與逾百位民眾21日在說明會上要求規畫維持30公尺寬;水利署第三河川局表示,會將民意帶回研議。
新竹市寡婦樓都更案鬧得沸沸揚揚,昨市府開記者會澄清後,今又有名嘴質疑環評主持人兼委員解鴻年是昇益開發多年的獨立董事。對此,新竹市長高虹安今表示,解鴻年長年擔任竹市各項委員會委員,在林智堅時期也被聘用,怎到她任內就變跟建商勾結,也強調環評小組會議是都審前的準備工作,都審會甚至還沒開始,不該無限上綱。
廢棄牛舍搖身一變成了兒童圖書館,年久失修的石板屋經巧手修復,一舉站上國際舞台,屏東縣政府近幾年積極培訓社區規畫師,透過住民對家鄉的關心與了解,靠著這群社區「造境者」巧手點綴地方特色,藉此讓屏東持續被外界看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