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鄭和下西洋的搜尋結果,共34

  • 青花瓷器易碎 鄭和船隊如何運送?專家揭古人智慧

    青花瓷器易碎 鄭和船隊如何運送?專家揭古人智慧

    明朝時航海業發達,宦官鄭和曾七度下西洋,歷時長達28年,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等地,總航程達到7萬多海里,同時鄭和的船隊也帶了大量的青花瓷器,贈予或販售給行經的國家。然而海上隨時可能出現強風巨浪,鄭和的船隊是如何完好保存並運送這些脆弱易碎的青花瓷器?大陸《央視》紀錄片指出,當時的副使洪保提出建議,在瓷器之間放入麥籽形成緩衝,避免瓷器因碰撞而碎裂。

  • 鄭怡下南洋開唱 12站換12男陪唱

    鄭怡下南洋開唱 12站換12男陪唱

     「民歌天后」鄭怡受邀參加「2023僑委會中秋文化訪問團」,10日暢談這趟宣慰之旅,在33天中跑了5個國家,共唱了12站,「完成挑戰我自己個人不可能的任務!」她笑稱「鄭怡下南洋」,走訪菲律賓、越南、馬來西亞、印尼及泰國,還真的去到800年前「鄭和下西洋」上陸的印尼三寶壟。

  • 明成祖為何派宦官鄭和下西洋?2關鍵原因非他不可

    明成祖為何派宦官鄭和下西洋?2關鍵原因非他不可

    明朝時航海業發達,宦官鄭和曾七度下西洋,歷時28年,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等地,總航程達到7萬多海里,然而下西洋這麼大的行動,為何明成祖會指派鄭和成為負責人呢?主要有兩點原因,第一是因為鄭和是外籍宦官,精通西洋語言與文化,第二則是因為他相貌堂堂且能力出眾。

  • 鄭和下西洋找一個人? 教授揭真相:滿足皇帝私慾

    鄭和下西洋找一個人? 教授揭真相:滿足皇帝私慾

    明朝時航海業發達,宦官鄭和曾七度下西洋,歷時長達28年,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等地,總航程達到7萬多海里,關於明成祖派鄭和下西洋的原因,在歷史文獻記載中,一是為了尋找建文帝的身影,二是為了炫耀國力、展示富強,不過大陸歷史學家指出,這些都不是真正的原因,其實派鄭和下西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包裝成祖奪權篡位的合理性,改變百姓對他的看法。

  • 明朝能臣眾多 皇帝為何派鄭和下西洋 全因3優勢

    明朝能臣眾多 皇帝為何派鄭和下西洋 全因3優勢

    明成祖為了尋找建文帝的下落,還有穩定朝貢體制等,因此從西元1405至1433年,派鄭和率領船隊前往西洋,不過明成祖底下能臣眾多,為何偏偏挑選宦官鄭和,主要是因為他對西亞非常了解,而且才思敏捷又通曉外語,從下西洋過程中就能看出他的統兵能力。

  • 仿效鄭和下西洋 高師大輸出華文教育有成

    仿效鄭和下西洋 高師大輸出華文教育有成

    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為了因應新南向政策,仿效了鄭和下西洋的精神,將台灣的高等教育積極拓展至馬來西亞等東南亞國家已達7年;8日校長吳連賞更率領教學團隊,親赴馬來西亞吉隆坡、沙勞越詩巫及沙巴州亞庇等地舉行畢業典禮。

  • 鄭和下西洋繪出最早航海圖 從南京到東非紀錄530個地名

    鄭和下西洋繪出最早航海圖 從南京到東非紀錄530個地名

    明朝航海家鄭和為穩定朝貢體制及貿易,在西元1405年率船隊下西洋,從南京出發,最遠抵達東非沿岸,是古代中國規模最大、航行時間最長的海上航行,鄭和還繪製航海圖集,標註30多個國家、530多個地名,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航海圖集。

  • 鄭和下西洋為何帶了一群老婦和產婆?背後藏大智慧

    鄭和下西洋為何帶了一群老婦和產婆?背後藏大智慧

    鄭和前後七次下西洋,歷時長達28年之久,是歷史上最大規模的海上長征,也是舉世聞名的航海壯舉,光是航程就能繞地球3圈,不僅宣揚明代國威,還帶回不少西洋寶物。不過外界不解,為何鄭和下西洋不帶年輕女子,清一色全是老婦和產婆?其實背後隱藏著大智慧。

  • 海納百川》中國是具備侵略性的民族?(黃征輝)

    海納百川》中國是具備侵略性的民族?(黃征輝)

    1492年8月,哥倫布在西班牙君王的贊助下,以3艘帆船、90位船員的規模從歐洲啟航,艦隊向西航行1100餘浬橫越大西洋,先後抵達中南美洲古巴、海地、多明尼加等國。他發現當地原住民非常友善,使用削尖的木頭、骨頭做武器,沒有進步的戰術,幾乎還活在新石器時代,驚訝之餘,他情不自禁在日誌透露出殖民者心態,認為只需要50名船員就可以輕易征服這些島嶼,接著可任意掠奪島上豐富的資源,大量原住民則可隨他們的喜好處置與奴役。

  • 鄭和為何只敢沿海岸線航行 3原因未能發現新大陸

    鄭和為何只敢沿海岸線航行 3原因未能發現新大陸

    現代生活便利,若是到陌生的地方,拿出手機使用Google Maps,基本上都能找得到路,而古人只能靠太陽與星星辨識方位,雖然古代中國很早就發明羅盤(現稱為指南針),但到了明朝鄭和下西洋時,他們卻仍只敢沿著海岸線航行,反觀當時歐洲探險家卻能發現新大陸,形成不同結果,原因與航海的系統工程有關。

  • 鴻漸腦渡江──朱熹.金門.茶(下)

    鴻漸腦渡江──朱熹.金門.茶(下)

     宋朝的金門泉州航線

  • 新三自歷史動畫 三名人粉墨登場

    新三自歷史動畫 三名人粉墨登場

     選在教師節這天,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釋出3集自製歷史動畫,分別是國人熟悉的歷史人物鄭和、劉銘傳、曹操。發起人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希望拋磚引玉,讓各界共同關心歷史教育在台灣的發展。

  • 吳昆財自製歷史動畫 鄭和、劉銘傳、曹操打頭陣

    吳昆財自製歷史動畫 鄭和、劉銘傳、曹操打頭陣

    選在教師節這一天,歷史教育新三自運動協會釋出3部自製歷史動畫,發起人、嘉義大學應用歷史系教授吳昆財表示,目前已完成3集動畫的中文及英文版本,包括國人熟悉的3位歷史人物:鄭和、劉銘傳、曹操,希望抛磚引玉,讓各界共同關心歷史教育在台灣的發展。

  • 中職》兄弟球迷傻眼!猛象隊徽竟被大陸足球隊抄襲

    中職》兄弟球迷傻眼!猛象隊徽竟被大陸足球隊抄襲

    中信兄弟「猛象」隊徽從2015年使用至今,大象的兇猛眼神以及兩根尖牙是最大特色,不料昨日傳出隊徽被大陸足球隊抄襲,中國大陸足球乙級聯賽昆明鄭和船工昨日發表新隊徽,顏色、外型跟兄弟猛象相似度高達95%,讓中職球迷全傻眼。

  • 編‧輯‧室‧報‧告-從RCEP 遙想鄭和下西洋

     全球矚目的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15日簽署,在反全球化風潮及美國缺席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下,RCEP將讓中國利用此一空窗期,在「一帶一路」上挺進以突破美國封鎖,並取得制定國際經貿規則的主動權,挑戰西方強權於亞洲長年的主導地位。

  • 鄭和下西洋堅持帶老婦上船?原因出乎意料

    鄭和下西洋堅持帶老婦上船?原因出乎意料

    明朝時航海業發達,1405年至1433年間「鄭和下西洋」,更連續七次遠洋航海,主要為了宣揚國威、擴展朝貢貿易,曾航行至東海、南海、泰國灣等地,總航程達到7萬多海里。有趣的是,當時古人認為「有女同行,航行不利」,但鄭和卻帶了大批女性上船,到底有什麼用途?

  • 兩岸史話-鄭和下西洋讓朝貢體制世界化

    兩岸史話-鄭和下西洋讓朝貢體制世界化

     明朝與周邊的十五個國家首長之間,建立起穩定的朝貢貿易(勘合貿易)體制。明朝的皇帝賞賜給日本的足利義滿「日本國王」的巨大金印一枚,透過冊封(中國與周邊的國君締結君臣關係的外交手法)將日本納入臣屬國。足利義滿為了款待明朝的使節,甚至特意建造了金閣寺,因此順利地取得勘合貿易的許可。

  • 35個關鍵歷史大事──鄭和下西洋讓朝貢體制世界化(四)

    中國的明朝恢復了傳統的統治體制,續接的清朝則征服了青海、西藏地區、內蒙古和東土耳其斯坦(西域),成為中國史上最大的帝國。

  • 鄉林兩岸深耕再下一城 南京涵碧樓試營運

    鄉林集團繼日月潭及青島後,新據點「南京涵碧樓酒店」即將於12月1日開始試營運,董事長賴正鎰表示,距離長江僅100公尺的南京涵碧樓酒店,共規劃282個客房,開幕初期只會先用150個房間,明年會慢慢全部啟用,預計開業首年住房率目標能達到六成,第二年目標為八成。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