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鄭明修的搜尋結果,共04筆
蘭嶼漁民謝明輝14日開船出海,意外釣起一株扇面完整的紅珊瑚;有人粗估價值逾百萬元。謝隨即把這株紅珊瑚丟回海裡,「寧願回家吃泡麵,也不賺這種錢」。中研院學者指出,謝無意間釣到的應為「紅扇軟珊瑚」,在蘭嶼、墾丁海域常見,事實上還有更貴的,如果是真正的「寶石珊瑚」,上看500萬元。
又有龍王鯛遭獵殺!中研院研究員鄭明修表示,全台龍王鯛數量不超過30隻,為瀕臨滅絕的保育類野生動物,對海洋生態系是重要品種指標,在國外也是海洋觀光的金雞母,但因習慣潛水客餵食,許多成魚都很親民不怕人,對人類失去警覺心,反成為容易遭獵殺的致命傷。
環保署今召開環評大會,審查觀塘港環現差案,7月3日專案小組雖將本案退回,但今天主張退回的環評委員成了少數,若進入表決可能翻盤。因此環委鄭明修率先表態要退席,王介佢、王文誠、李克聰、劉希平也發言力挺,與官方代表意見相左。經過一個多小時討論無共識,鄭明修等5人憤而退席,因開會人數不足(11人出席好過半)只好流會。擔任主席的詹順貴表示,下次環評大會是在9月26日。
看到媒體報導「愛河螃蟹出沒、養工處補蟹洞」,對環境生態的復原情況感到欣喜,但對於處理時展現出生命認知的偏差感到憂心,如今亡羊補牢希望不會太晚。雖然圓軸蟹是陸蟹,但仍然無法完全脫離水域環境,生命周期中的幼生期需要回到海洋,過去愛河的高度汙染,讓其幼生無法生存,所以不可能在愛河沿岸見到牠們的蹤跡。經過高雄市政府多年來努力改善愛河水質,讓河海間洄游的物種能回來,這是肯定生態環境變好了,過去的物種出現,回到牠們原本棲息的家,我們應該如何來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