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配合學校的搜尋結果,共1,801筆
北市去年全面補助國中女學生生理用品,今年3月起擴大補助至國小五、六年級女學生,北市議員陳怡君9日指出,關懷月經貧窮北市不該做一半,應將高中女生納入補助,盼研議後續作法,對此,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表示,教育部8月會先推動高中職學生試辦,教育局也會配合推動。
屏東大學旁的殺蛇溪防汛道路上有棵樹齡逾60年的雨豆樹,因長得茂盛導致常有汽機車經過時與樹發生擦撞,不僅人車危險、樹也傷痕累累,不少居民因此建議砍樹,所幸屏東大學無償提供校地、將60米圍牆內縮拓寬道路,成功護樹。
在多次喊卡與外界批評下,「班班吃石斑」終在本學期達標。教育部、全國漁會、餐盒公會全國聯合會等昨日共辦「學校午餐採用國產水產品推廣活動」,漁業署表示,配合政府加碼學校午餐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獎勵金提高到每人每餐10元、偏鄉14元,並導入冷鏈設備維持低溫不斷鏈及建立「聯採聯供平台」等措施,將讓更多供應商能選購多種章Q水產品食材進入校園,穩定午餐水產品供應鏈,達到「班班吃海產」。
明道大學、環球科大及大同技術學院因財務惡化,被教育部退審會勒令自112學年(今年8月1日起)停招;原被列專輔名單的高苑科大因獲台灣鋼鐵集團2.8億元資金挹注,已解除專輔,董事會今天將宣布是否改名。教育團體呼籲,這次有426名教職員將失業,未來1年,教育部不要什麼事都不做,應協助他們進行職訓或找新工作,才不會產生更大的社會問題。
教育部5日下午召開「教育部第一屆私立高級中等以上學校退場審議會」第14次會議,大同技術學院、明道大學及環球科技大學等3校確定退場,令3校於112學年度停止全部招生,並於112學年度結束時停辦。
台灣境外生結構出現質變,越南已成為我國最大境外生來源國。大學主管認為,新移民、新二代深耕台灣,因此吸引不少越南親友或下一代來台求學、生活,不過越生的語文能力較不足,甫抵台時,絕大多數人不具備中英文能力,學校必須先開設相關課程,助其克服語言等問題。
據報導,受疫情及兩岸關係影響中斷3年後,大陸來台交換和研修生已於今年2月低調重啟,目前已有近300名陸生入境台灣。最新統計顯示,至少有22所大陸大學發出2023年春季(本學期)赴台交換通知,對接到台灣的33所大學。此情對改善不斷惡化的兩岸關係將有莫大助益,對「求生若渴」的台灣各大專院校不啻是一大好消息。
少子化愈來愈嚴重,苗栗縣大湖鄉武榮國小全校僅剩3名6年級學生,比教職員人數還要少,今年更無新生報到,下學年開始即將成為「空校」,面臨裁撤廢校命運,縣府教育處指出,小校裁併有法規依循,也會適當安置教職員工。
「興大康堤」在台中市南區中興大學體育場後方的堤岸,經中央地方合作改善綠川優質水域計畫後,成為當地新亮點,另有仿效劍橋大學康橋造型的「興大康橋」連貫大里及南區居民的休閒動線,兩岸採自然工法施設綠堤、草地,中間河道為輕艇練習水域之一,常吸引民眾駐足拍照、野餐,白天、夜晚展現不同風情。
教育部近日公布第二期高教深耕計畫112年各大學核定經費,繼臺大、成大、陽明交大、清華等四強,興大獲得4億5,019萬7,237元,持續穩居全國第五,整體經費並較111年增加逾1,200萬元。
縣府為改善國中、小老舊校舍廁所,積極向中央爭取經費,3月獲教育部核定北埔國中等5校老舊廁所工程改善經費約1200萬元,日前再獲教育部國教署核定112至113年老舊廁所共15校64間廁所整修經費,預計明年11月30日前完工。
輔英科大配合政府「產學攜手合作計畫2.0」,偕同高中職校成立專班,培育智慧環控、電機及管理專才,同時在疫情過後與新南向國家合作,為國內企業引進國際人力,培養優秀幹部供企業在台或海外廠所用,樹立產學合作新標竿。
苗栗縣政府與廣達基金會多年前開始合作推動校園藝術及美感教育,豐富縣內學子美學素養並覺察美感議題,目前共有同盟學校12所加入,19日上午在苗北藝文中心地下一樓藝廊推出今年「廣達《游於藝》-擁抱梵谷.探索生命的調色盤」學生作品成果展,苗栗縣副縣長鄧桂菊在開幕儀式上特別感謝廣達基金會對學子的美學培養,期望能持續延續這項使命。
112學年度四技二專甄選入學有123所大專校院參加,總計提供4萬3063名招生名額。技專校院招生委員會聯合會今(19)日表示,甄選入學今天起開始報名,考生至多可申請6個校系科(組)、學程,第一階段篩選結果將於今年6月2日上午10時公告。
學生在校園激烈運動後,偶爾會有人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考量校園操場就醫不便,桃園市教育局自2014年逐年編列預算,補助市立學校添購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目前校園設置率達100%,不過設置時間已久,有些出現部分瑕疵,甚至無法連線,教育局表示每年會補助檢修費,若真的需要汰換也可申請6萬元補助,近3年已有4所學校汰換成功。
國立中央大學今日收到一封恐嚇電子郵件,指稱將遙控炸彈安裝在女宿及其他場館,校方不敢大意基於安全隨即報警,並且派員加強巡查,該封電子郵件追查後發現網路又是境外IP位址,警方派員到校園搜索,未發現炸彈及其他危險物品,不排除又是一場惡作劇。
學生在校園激烈運動後,偶爾會有人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考量校園操場就醫不便,桃園市教育局自2014年逐年編列預算,補助市立學校添購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目前校園設置率達100%,不過設置時間已久,有些出現部分瑕疵,甚至無法連線。對此教育局回應,每年會補助檢修費,若真的需要汰換也可申請6萬元補助,近3年已有4所學校汰換成功。
教育部「人文社會與產業實務創新鏈結計畫」(簡稱iLink計畫)自112年開辦,首度鼓勵大學校院人社領域結合產業議題,進行為期4年計畫,第1期計畫申請至112年5月31日止,歡迎各大學校院人文社會領域院系及教師踴躍申請。
民眾在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台上提案讓台灣成為亞洲第一個「周休三日」的國家,東吳大學校長潘維大表示樂觀其成,如果教育部鬆綁法令,他們願意成為首所「周休三日大學」;全教總也表示支持,認為台灣學生上課時數太多,有必要減少,但這項政策需要企業界、勞動界配合,否則做不了。
新竹市關埔地區人口爆增,但校舍不足,造成家長為了就近入學或為孩子搶好學校,造成長久以來的學區與校舍問題,市長高虹安允諾重新檢討學區,未來學區如何劃分?市府13日舉行第1次學區劃分及調整審議委員會議,會中確立5重點,將找出最適切的學區劃分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