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配電工程的搜尋結果,共66筆
台電台北北區營業處於今日舉行新、卸任處長交接典禮,由台電總管理處蔡志孟專業總管理師主持監交儀式,卸任處長黃美蓮陞任台電總管理處業務處處長,遺缺則由雲林區營業處處長許一女接任。
現年69歲的羅信元曾是外線工程人員,33年前不慎遭高壓電擊,雖然死裡逃生,但雙手手掌截肢,歷經2年復健出院,同時喜獲鳳兒,原以為一家9口將展開新生活,未料妻子拋家離去,他靠著賣菜拉拔7名子女長大,如今他積極參與長青課程,樂在學習,彌補兒時未能讀書識字的遺憾。
台東長濱鄉阿美族人羅信元,早年從事外線配電工程,因誤觸高壓電,失去雙手手掌,歷經2年復健出院,同時喜獲麟兒,重燃人生希望;未料,妻子拋家離去,他靠著賣菜拉拔7名子女長大,如今雖刻苦度日,但積極參與長青課程,樂在學習,彌補兒時未能讀書識字的遺憾。
北基(8927)通過去年財報及股利政策。去年營收67.54億元,淨利1.31億元,EPS0.48元:董事會通過配發現金0.7元、股票1元。北基旗下三地能源正加緊推進太陽能案場工程,台南七股漁電共生和屏東獅子鄉太陽光電預計上半年陸續併網上線,增添營運利基。 北基近年對再生能源投入相當積極,包括七股區193MW漁電共生、高樹鄉20MW營農型光電、獅子鄉99M地面型光電、將軍區61MW漁電共生、將軍區8MW屋頂型室內養殖、養殖管理&EPC工程;屏東大連、高雄灣興&北門各5MW配電級案場、高雄170MW輸電級案場、桃園200MW輸電級案場等計畫,強化多元收益能量。
為因應環保、碳中和的國際趨勢,並滿足國內開發新能源需求,IPP民營電廠與加油站業者啟動能源轉型計畫。不只領頭的台塑化、中油行動受矚目,麥寮汽電、台汽電、與北基也急起直追,直接部署太陽能、風電、水力發電及地熱等綠能投資項目,並同步開展儲能業務。
因應碳中和、綠能趨勢,北基(8927)近年積極開展綠能、電動車儲能布局,搭配集團資產開發策略,強化多元收益能量。其中,目前綠能耕耘已有包括七股區193MW漁電共生、高樹鄉 20MW營農型光電、獅子鄉99M地面型光電、將軍區61MW漁電共生、將軍區8MW屋頂型室內養殖、養殖管理&EPC工程;屏東大連、高雄灣興&北門各5MW配電級案場、高雄170MW輸電級案場、桃園200MW輸電級案場等計畫。
台電強韌電網計畫,機電大廠華城(1519)受益,今年新接電力變壓器訂單28台以上,預計明年出貨20台給台電,目前訂單比去年同期成長3~4成,今年營收可望與去年持平,獲利則可超越2020年的EPS 1.75元。華城總經理許逸德表示,樂觀看待明年及未來二~三年營運。
為改善屏鵝公路沿線架空線路供電易受天災影響,同時提升路容景觀,台電公司今年中旬針對高屏大橋至鵝鑾鼻「屏鵝公路」路段,展開纜線地下化工作,19日正式宣布,完成全路段地下線路改接工作。
沃旭能源與財團法人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金屬中心)周三共同宣布「離岸風電供應商輔導基金」執行成果,該計畫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創舉,透過資金補助及知識技術共享,提升在地供應商研發與技術能力,並培育訓練離岸風電專業人才,為健全台灣離岸風電產業供應鏈本土化發展注入關鍵能量。
由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籌辦理的「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永續發展館」日前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該館以「減碳增匯」、「綠能科技」、「循環再生」三大主題區呈現,共計發表107項氣候調適創新技術。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統籌5部會7機關共同辦理「2022台灣創新技術博覽會-永續發展館」今(13)日於台北世貿一館盛大展出,為期3天,該館以「減碳增匯」、「綠能科技」、「循環再生」三大主題區呈現,共計發表107項氣候調適創新技術,其中農委會展出共47項技術,從適應變遷氣候的新品種、自動化機械化生產技術,到農業副產物循環利用,各面相著手研發,確保我國糧食安全穩定供應,並期藉由研發機構的努力與豐碩的成果,達成「淨零永續·韌性共榮」的目標。
台積電去年底宣布將在高雄設廠,立法院國民黨團昨召開「停電、浮屍、高房價,陽光高雄不幸福」記者會,痛批高雄小市民還未享受到好處,就面臨房價高、停電頻傳的惡果,且高雄從3月以來已發現21具浮屍,代表陽光高雄的人民並不幸福,幸福城市淪為浮屍城市,籲高雄市政府改善。
台灣電力公司20日舉行淨灘活動,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受訪時說,興達發電廠目前正在建3座130萬千瓦的天然氣新機組,替換舊的燃煤機組,屆時會改善南部空氣品質,同時支持橋科、楠梓產業園區等,希望提早於2023年完成並啟動。
台灣電力公司21日在高雄市永安區舉行淨灘活動,經濟部次長兼台電代理董事長曾文生受訪時說,興達發電廠目前正在建3座130萬千瓦的天然氣新機組,替換舊的燃煤機組,屆時會改善南部空氣品質,同時支持橋科、楠梓產業園區等,希望提早於2023年完成並啟動。
工總今(1)日發表2022年白皮書,以「轉骨」為題,對當前經貿情勢提出政策建言。國發會表示,與政府現行施政方向一致,其中推動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協助供應鏈重組與發展新興產業、推動淨零排放、穩定能源供給、充實人力資源等均是當前政府施政重點,所提建言將納入決策重要參據。
交通部喊出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台北市已有257輛掛牌電動公車,明年起將年增400輛,不過,議員王欣儀發現,現有49輛電動公車雖然掛牌,但沒電可用無法上路,業者苦嘆還在繳利息、折舊照算,將影響未來導入電動公車的期程和意願。北市公運處長常華珍對此允諾,會積極向台電溝通,爭取專案電力。
今年303大停電之後,台電提出千億電網改善計畫,預計10年內完成強化電網韌性的建設工程。但有技術人士指出,台灣的電網事故絕大多數都是配電的事故,而現在發電端提供的慣性不足,因此比過去更容易造成連鎖事故,另在備轉容量不足的情況下,復電也得花更多的時間。
繼303大停電後,全台多地仍頻傳停電災情,引起不少民眾質疑台灣電力系統是否太過脆弱。經濟部日前在臉書粉專貼一張圖,表示台灣事故停電件數創2012年來新低,「還不夠好,繼續努力」;然而近日接連停電引發民怨,網友見這張圖後怒火重燃,「臉皮要多厚才生的出這張圖」,連台北市議員徐巧芯也在底下留言「是很不好,不是還不夠好,謝謝」。
303大停電之後,全台各地卻傳出有停電消息,質疑台灣進入大停電時代,經濟部14日表示,其實近年來停電次數已經減少,從2012年的2萬1千次,減少到去年的近9千次,並且持續減少當中。
國內新能源替代產業投資熱潮加速,法人建議,隨高油價時代到來,台灣缺電危機四起,太陽能、風力等綠電產業後勁強,綠電成長商機大增,有機會躍居下一波投資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