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搜尋結果,共144筆
中國大陸國家航天局本週五(3)祝賀北京星際榮耀空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於本週四(2)下午2點整,成功發射了自主研發的液氧甲烷可重複使用的驗證火箭雙曲線2號(代號SQX-2Y),雙曲線2號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大約1分鐘後,火箭成功平穩著陸在目標點,火箭狀態安全恢復,飛行試驗任務成功,相關數據將為未來可回收大型載運火箭SQX-3鋪路。
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10月31日8時1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太空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太空人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也標示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首位出艙的景海鵬對鏡頭笑道:「這次到空間站出差感覺很爽。」
大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10月26日11時14分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取得圓滿成功。飛船入軌後,按預定程序與太空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直到當日晚間已確認順利進駐太空站,正式啟動新一輪「天宮」任務。
大陸人民網北京10月31日報導,據中國載人航太工程辦公室消息,北京時間2023年10月31日8時11分,神舟十六號載人太空船返回艙在東風著陸場成功著陸,現場醫監醫保人員確認太空人景海鵬、朱楊柱、桂海潮身體健康狀況良好,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也標示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首次載人飛行任務,圓滿成功。
大陸「「神舟十七號」」載人太空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在26日11時14分於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太空人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太空船入軌後,按預定程序與太空站組合體進行自主快速交會對接,直到26日晚間已確認順利進駐太空站。
大陸「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的長征二號F遙十七運載火箭,26日11時14分,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發射,約10分鐘後,神舟十七號載人飛船與火箭成功分離,進入預定軌道,太空人乘組狀態良好,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眾號消息,9月27日4時15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起飛,隨後將遙感三十三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新華社21日報導, 中國大陸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9月21日12時59分使用民營商業運載火箭「谷神星一號」發射「吉林一號」高分04B星,火箭飛行異常,發射任務失利。具體原因正在進一步分析排查。
據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消息,8月21日1時45分,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隨後將高分十二號04星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隨著人工智慧技術快速發展,在最近一顆剛升空的中國遙感衛星成為首顆以AI載荷為核心的人工智慧衛星順利進入預定軌道,它將以每秒執行80萬億次浮點運算的能力大大地增強遙感衛星運行效率,以進行更為複雜的任務。
中國大陸近年來發展太空事業,屢有突破,今天再傳來好消息,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公司自主研發的「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於北京時間12日上午9時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進入預定軌道飛行,發射任務獲得圓滿成功,成為全球首枚入軌飛行的液氧甲烷火箭。
7月12日,由藍箭航天空間科技公司自主研製的朱雀二號遙二液氧甲烷運載火箭(代號「ZQ-2 Y2」),在甘肅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成功,火箭進入預定軌道飛行,成為全球首款成功入軌飛行的液氧甲烷火箭。
大陸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7日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以「一箭26星」模式發射升空,刷新大陸一箭多星最高紀錄。前空軍副司令表示,大陸在一箭26星發射很成熟,東風系列導彈則可以「一彈10星」,一顆飛彈掛10個彈頭,打10個目標、摧毀10個城市。
中國科學院7日宣佈,北京時間當天12時10分,由中科院力學研究所主導、中科宇航公司參與研製的「力箭一號」遙二運載火箭以「一箭26星」方式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將26顆衛星順利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也刷新了中國一箭多星的最高紀錄。
根據新華社報導,大陸神舟十六號載人太空船成功30日對接太空站組合體,3名太空人將從神舟十六號載人飛船進入天和核心艙,而神舟十五號太空人乘組也已做好迎接神舟十六號太空人乘組進駐的各項準備工作。
據中國大陸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介紹,經中國大陸太空站應用與發展階段飛行任務總指揮部研究決定,神十六瞄準明日9時31分發射。
中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的可重複使用試驗航天器在飛行276天後返回,不過由於發布的消息始終沒有圖像,被網民譏諷為「過於先進,無法展示」。美國專家表示,這個被美國軍方設定代號為「J物體」的中國可重復使用航天器,具有良好的太空機動性能,具備與其他航天器互動、監視或是破壞與攻擊對手天基資產的能力。
日本民眾在鹿兒島縣沖永良部島海邊發現巨大金屬片,專家從外型等研判,很可能是中國長征火箭殘骸。
馬斯克的SpaceX進行「星艦」(Starship)發射測試,雖然成功升空,但在第一節推進器分離前就發生爆炸,恐怕燒掉了約30億美元(約917億元新台幣)。
大陸首顆降水測量專用衛星「風雲3號G星」,昨日上午9時36分搭乘長征4號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其飛行軌道通過台灣北部外海上空。國防部昨強調,國軍運用聯合情監偵措施,均能掌握火箭發射狀況,雖然部分火箭殘骸墜落台灣北部外海警示區,但對國土安全未造成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