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酮酸中毒的搜尋結果,共35

  • 5歲童突暴瘦呼吸喘 一查竟糖尿病酮酸中毒

    5歲童突暴瘦呼吸喘 一查竟糖尿病酮酸中毒

    台中5歲鍾姓女童去年底突然在兩周內食慾增加,體重卻驟降3公斤,瘦到眼窩也凹進去,且出現尿多、呼吸急促、喘情況,緊急掛急診檢查,女童血糖飆至500mg/dl,發生酮酸中毒,罹患第一型糖尿病。醫院在女童身上裝設連續血糖監測,出院後一切都恢復正常生活。

  • 50歲女突心梗 醫曝「1病」害的:一堆人不知染此病

    50歲女突心梗 醫曝「1病」害的:一堆人不知染此病

    一名50多歲女子突然在家昏倒,緊急送醫後發現,女子嚴重低血壓、低脈搏,竟是心肌梗塞發作,緊急治療後救回一命。醫師表示,經檢查發現,女子的冠狀動脈嚴重阻塞,且女子不知自己罹患糖尿病,在飲食不忌口下,加重心血管的惡化。醫師表示,民眾要注意自身血糖數值,以免引爆可致命的急性併發症。

  • 醫點名「7鹹食」藏高糖 吃多害人酮酸中毒 甚至喪命

    醫點名「7鹹食」藏高糖 吃多害人酮酸中毒 甚至喪命

    糖類對人體心血管、器官的影響頗大,醫師提醒,除了吃起來甜的食物,許多食物都隱藏高糖風險,例如燕麥棒、滷味、加工食品,民眾若常吃這類食物,會使得胰島素調控失常、血糖飆高,進而酮酸中毒、心律不整、休克,嚴重可致命。

  • 她遭統聯擦撞「8天後陳屍家中」 醫1句話讓家屬求償失敗

    她遭統聯擦撞「8天後陳屍家中」 醫1句話讓家屬求償失敗

    台中1名婦人日前在路上遭統聯客運擦撞,當下送醫無大礙,但當晚又回到醫院稱身體不適,事故後第2天、第4天都回醫院檢查,醫院發現她血糖異常飆高,但婦人卻不願住院,事故後第8天被發現陳屍家中,家屬主張是車禍造成婦人心臟病惡化而休克,但法官認定是糖尿病造成血液酮酸中毒,判司機員免賠。

  • 科學家新視野-釐清感染COVID-19與糖尿病的關聯性

     COVID-19全球大流行至今年5月,臨床上觀察到有糖尿病史或高血糖問題的病患,感染COVID-19後病況較差,重症和死亡風險也較高。

  • 男童染疫後指甲慘白 指揮中心:應不是重症前兆

    男童染疫後指甲慘白 指揮中心:應不是重症前兆

    台中一名6歲男童今年6月初確診新冠肺炎,雖然發燒2天就退燒,但手腳指甲突然變白,毫無血色,家長急忙求診,醫師也表示「第一次遇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指出,可能是染疫造成微血管變化,應不是重症或MIS-C前兆。

  • 糖尿病確診男沒準時服藥酮酸中毒險死 南投醫院救命

    糖尿病確診男沒準時服藥酮酸中毒險死 南投醫院救命

    南投40歲男子罹患高血壓、糖尿病,沒有按時服藥控制血糖及血壓,結果出現喘、呼吸急促且昏迷,被送至草屯的醫院治療,該院診斷為酮酸中毒,經過採檢後發現新冠肺炎陽性確診,轉至南投醫院的專責加護病房救治後已康復出院。

  • 長照機構致死率1% 陳時中:守得還不錯

    長照機構致死率1% 陳時中:守得還不錯

     指揮中心昨公布,新增本土6萬1697例、148例中重症個案以及29名死亡個案,死亡者中包括1名打過3劑疫苗百歲人瑞;對於長照機構群聚,指揮官陳時中表示,目前長照機構的致死率維持在1%,「算是守得還不錯,」沒有重蹈之前香港疫情大爆發的覆轍。

  • 中重症增148例 20多歲男7天歿、40多歲男發病1天亡

    中重症增148例 20多歲男7天歿、40多歲男發病1天亡

    指揮中心宣布今天新增148例中重症,為中症126例、重症22例,還有8例中症轉重症,以及新增29人死亡,其中16人未打疫苗,年紀最小的為20多歲男,有慢性神經肌肉系統疾病,長期用呼吸器,未接種疫苗,7日發病,因新冠併發呼吸衰竭,未實施CPR,13日死亡。以及40多歲男,未接種疫苗,有糖尿病,11日發病當天就新冠肺炎併發敗血性休克、酮酸中毒,隔天死亡。

  • 今增8死3人發病就昏迷 羅一鈞:這族群病情變化最快

    今增8死3人發病就昏迷 羅一鈞:這族群病情變化最快

    台灣今天新增69例中症症個案,其中有8人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8例死亡個案中有3人發病就昏迷,送醫採檢才確診。提醒大家老人病情可能變化快速,要注意家中老人症狀的變化。

  • 正在斷食卻聞到水果味 醫警告:恐已酮酸中毒 後果很嚴重

    正在斷食卻聞到水果味 醫警告:恐已酮酸中毒 後果很嚴重

    控制體重是維持健康的要件,但許多人採取的手法過於激進偏頗,反而對身體造成重大甚至難以彌補的危害。榮新診所副院長康宏銘表示,近日就有患者因噁心、嘔吐、意識模糊而被緊急送醫,診療之後發現患者是「酮酸中毒」的受害者。

  • 多數糖尿病患都有這壞習慣 出現腹痛恐已酮酸中毒

    多數糖尿病患都有這壞習慣 出現腹痛恐已酮酸中毒

    「醫生!我因為害怕疫情,延後了一些時日來就診拿藥。」類似的對話,近日在醫療院所診間內不絕於耳。延後拿藥、不規則用藥已成為疫情爆發後常見的醫療窘境。本來控糖模範生的糖尿病友王先生,也因害怕疫情,沒有續用糖尿病用藥,再次來醫院已是血糖高到高血糖高滲透壓狀態送來急診。

  • 嘴飄這種臭味問題大了 她一檢查醫曝:癌症末期

    嘴飄這種臭味問題大了 她一檢查醫曝:癌症末期

    口臭一般人都以為是火氣大、口腔或腸胃問題,很多人不以為意,醫師表示,小心暗藏致命危機!臨床上曾遇過病患因為嘴巴飄出腐敗酸臭味就醫,一檢查才發現竟然已經癌症末期;而且不同的臭味,可能代表不同疾病,提醒若有「萬年口臭」恐是器官出問題,千萬不可輕忽。

  • 嚴重時致死率達九成!不知道怎形容的腹痛 當心腸中風

    嚴重時致死率達九成!不知道怎形容的腹痛 當心腸中風

    腹痛是日常相當常見的症狀之一,不少大大小小的問題都會出現腹痛的情況,不過若是出現「難以形容」的腹痛應提高警覺,因為這很有可能是「腸中風」,若未及時妥善治療出現敗血性休克,死亡率高達9成。

  • 醫療緊繃 但2狀況也有生命危險 4招就醫自保防疫

    醫療緊繃 但2狀況也有生命危險 4招就醫自保防疫

    新冠肺炎未見平息,人心惶惶之際民眾更加害怕去醫院,甚至考慮是否不要去醫院比較好。對此義大醫院家庭暨社區醫學部預防醫學科主任洪暐傑醫師表示,疫情期間雖應盡量避免出入醫院,但如遇急症、不尋常症狀還是得盡快就醫,原本就有慢性病族群更要按時回診,以避免衍伸出更嚴重的問題。

  • 減重失敗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 是「它」在扯後腿

    減重失敗是澱粉的錯? 誤會大了 是「它」在扯後腿

    澱粉除提供身體的醣類熱量來源外,其中還有很多的礦物質及維生素B群以及膳食纖維,可幫助腸胃道消化,若長期缺乏,加上水分或蔬菜若也攝取不足,便祕就會上身。

  • 資深演員林照雄竟酮酸中毒 女兒林姿佑曝過程

    資深演員林照雄竟酮酸中毒 女兒林姿佑曝過程

    林姿佑日前上《聚焦2.0》透露爸爸資深演員林照雄,因糖尿病緊急送醫的驚險過程。70幾歲的林照雄一向身強體壯,有段時間突然爆瘦,食慾不振,當時家人沒有病識感,以為只是上了年紀沒胃口,還帶他出門大吃甜點,沒想到隔天病懨懨躺在床上,完全無法起身站立,才趕緊送醫院急診,被醫生診斷為酮酸中毒。原來,林照雄早已是糖尿病患者,卻因無知疏忽照顧,必須住進加護病房治療。

  • 9歲女童發燒嘔吐...以為是腸胃炎 結果竟患這種糖尿病

    9歲女童發燒嘔吐...以為是腸胃炎 結果竟患這種糖尿病

    9歲女童因為發燒嘔吐到診所就醫,醫師檢查診斷為急性腸胃炎,服藥後症狀緩解,過了兩天家屬卻察覺她的活動力下降,腹痛而且呼吸急促,到台北慈濟醫院掛急診。

  • 吃太多肉、擔心酮酸中毒 生酮飲食常犯的7大錯誤

    吃太多肉、擔心酮酸中毒 生酮飲食常犯的7大錯誤

    怎麼吃才適合我?低醣生酮飲食最常犯的7大錯誤: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