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醫學倫理的搜尋結果,共150

  • 醫學生組「醫起玩工作室」設計防疫桌遊 攜手影集聯名上架

    醫學生組「醫起玩工作室」設計防疫桌遊 攜手影集聯名上架

    7名醫學系、人文社會學系大學生,在疫情籠罩下的2021年組成「醫起玩工作室」,著眼於台灣經歷SARS與新冠肺炎疫情帶給社會與醫界衝擊,耗時2年多籌畫推出桌遊《封願。封怨》,將公衛政策、醫療抉擇等議題融入遊戲,期能促進大眾對醫療決策的認知,同理醫療抉擇的兩難。桌遊日前更與《和平歸來》影集聯名上架,10月還將前進德國埃森桌遊展。

  • 嘉藥授袍276位藥學生 勉準藥師莫忘初衷服務社會

    嘉藥授袍276位藥學生 勉準藥師莫忘初衷服務社會

    素有「藥師搖籃」之稱的嘉南藥理大學, 16日為暑假即將前往醫療機構與社區藥局進行實習的276名藥學生,舉辦一場隆重且溫馨的授袍典禮,由嘉藥師長一一為藥學生穿上白袍,象徵藥學典範的傳承及任重道遠的期許,師長們殷切叮嚀藥學生謹記教誨,在實習過程中務必勤奮不懈、虛心學習,恪遵藥事法規,善盡藥師社會責任。

  • 國民黨團撤簽 再生醫療法暫緩三讀

    國民黨團撤簽 再生醫療法暫緩三讀

     攸關病患重大權益的《再生醫療法》草案原本可能在今日於立法院完成三讀,但經本報披露,包括近千名學者專家連署、提出8大質疑後,引發強烈迴響,國民黨團昨日決定撤簽,呼籲民進黨團廣納各界意見。民進黨立院黨團總召柯建銘15日表示,該案將擇期處理,再協商沒問題,盼各界理性討論,勿將民生法案當成政治法案做攻擊。

  • 因材施教 黃月蘭用心孕育醫師後輩

    因材施教 黃月蘭用心孕育醫師後輩

     耕莘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月蘭,從擔任醫師以來常把醫院當家,與同事相處時間比家人還長,為的是本於救人一命的初心,原本期望朝心臟科發展的她,因一次意外不慎傷到脊椎,導致無法穿上鉛衣,因此選擇胸腔內科,直到現在10多年如一日,身兼教學醫師的她,更孕育出無數醫師後輩。

  • 漠視600專家 連署質疑 再生醫療法今三讀

    漠視600專家 連署質疑 再生醫療法今三讀

     爭議多時的《再生醫療法》日前完成黨團協商,今將送入院會,完成三讀。由於諸多爭議條文並未獲得修改,中研院院士陳培哲直指,從實證科學的角度來看,缺乏成效之下進行開放是不妥的,不明白為何執政黨要急著推出更寬鬆的作法,如今的立法院是「執政黨的立法院」,衛福部也不具公信力,要接納民間訴求已是很難。消基會也呼籲立法委員秉諸良知,勿犧牲病人的健康安全,把病人當白老鼠。

  • 「再生二法」排審在即 林為洲籲政府介入協調歧見

    「再生二法」排審在即 林為洲籲政府介入協調歧見

    立法院近期將就《再生醫療法草案》及《再生醫療製劑條例草案》進行審議,但醫師、藥師意見不同,國民黨立委林為洲、立委陳椒華今偕同藥師公會召開記者會,呼籲政府應調和相關專業團體間的歧見,以讓所有相關專業領域人士都能有所貢獻,才能完整保障民眾的健康。

  • 放鳥女友1小時 男護理師失約為救車禍女學生 全身染血善行曝光

    放鳥女友1小時 男護理師失約為救車禍女學生 全身染血善行曝光

    嘉義民雄麥當勞15日傳出死亡車禍,13歲女國中生聚餐後,騎腳踏車穿越台1線時與機車發生碰撞重傷出血,正好在現場的23歲護理師魏靖倫看到後,不顧與女友約定,奮力搶救,衣褲都染上血水,直到傷者送上救護車,雖然女學生最終不治,但魏靖倫義舉也因此曝光。

  • 法院認證小三!百大名醫偷吃女教授 她上訴「反賠更多」

    法院認證小三!百大名醫偷吃女教授 她上訴「反賠更多」

    1名曾被選為百大名醫的副院長,3年前遭爆出偷吃許姓女教授,甚至逼吳姓妻子離婚,導致吳女家庭、婚姻破裂,還罹患輕鬱症、焦慮症,吳女控告許女侵害配偶權,一審法官判許女敗訴,判賠70萬元,許女提起上訴,二審法官再次判許女敗訴,並增加20萬元的賠償金額,判賠90萬元,許女也成為「法院認證小三」。

  • 人選確定! 台大醫師陳彥元接掌北市衛生局長

    人選確定! 台大醫師陳彥元接掌北市衛生局長

    台北市長蔣萬安去年就職後,北市衛生局長懸缺至今。台北市政府20日公布,衛生局長將由醫師陳彥元接任。北市府表示,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及後續,台北市政府不敢輕忽懈怠,這也將是新任局長的工作重點。

  • 黃國書質疑TPMI計畫有商轉瑕疵 團隊提6點聲明澄清

    黃國書質疑TPMI計畫有商轉瑕疵 團隊提6點聲明澄清

    立委黃國書質疑中研院生醫所執行的「台灣精準醫療計畫(TPMI)」商業技轉有瑕疵,當中涵蓋60萬民基因資料,如洩漏,恐釀國安疑慮。計畫團隊今(10)日澄清,強調從事的單純只是學術研究,並無任何商業合作,更無資料外洩國外之情事,都符合法令規定。

  • 海納百川》追憶一生摯友——北醫前校長胡俊弘醫師(蔡志弘)

    海納百川》追憶一生摯友——北醫前校長胡俊弘醫師(蔡志弘)

    春節前夕,筆者一生摯友、北醫前校長胡俊弘醫師離世。回想他對人真誠溫暖,以及對台灣醫學教育的付出,至今仍深覺惋惜,但相信他遺留人間的溫情和貢獻,將持續為台灣社會帶來正面力量。

  • 海納百川》陳建仁應為學術門神的不當掛名道歉(汪志雄)

    海納百川》陳建仁應為學術門神的不當掛名道歉(汪志雄)

    最近因為陳建仁接任行政院長,一篇2007年陳所掛名的論文又沸沸揚揚地登上新聞版面。當時身為國科會主委的陳建仁,因掛名共同作者的研究論文,部分內容涉嫌抄襲,引發外界質疑他對學術倫理的處理態度不一。

  • 書摘精選》新冠病毒感染無法刺激永久的免疫力

    書摘精選》新冠病毒感染無法刺激永久的免疫力

    何謂永久免疫力?就是感染後,一輩子不會再被感染。天花,這個至今唯一被人類以接種疫苗的方式根除的疾病,就是靠著它所刺激的永久免疫力,成為根除病毒的最重要因素。且不管是接種天花疫苗或自然感染,所形成的群體免疫,都可以提供我們不再被天花病毒侵犯的永久保護。還有麻疹,一旦感染,人體免疫力可以維持數十年到一輩子之久。也就是說,只要感染過,就不太需要擔心會再被感染。然而,新冠病毒並非如此,Omicron 更是讓人類感到棘手無比。即使我們被感染過,也有可能再次被找上。

  • 高端EUA提前1年?柯文哲再酸護航:先違反醫學常識後違背倫理

    高端EUA提前1年?柯文哲再酸護航:先違反醫學常識後違背倫理

    資深媒體人黃光芹在臉書爆料,國產高端疫苗二期臨床試驗原預計今年中完成,但衛福部疑似下了「指引」,高端才會在沒做完二期試驗的狀況下,於去年6月時通過緊急使用授權(EUA),卻始終無法標示出保護力,顯見高端是被揠苗助長的產物,也是先射箭、後畫靶的結果。

  • 強化醫商間誠信 北榮今舉辦廉政論壇

    強化醫商間誠信 北榮今舉辦廉政論壇

    台北榮總今舉辦「醫商合作與企業誠信」廉政論壇,邀集產官學界、醫商企業代表、各榮總及所屬分院同仁與會,結合線上視訊擴大參與。北榮院長陳威明院長表示,誠信是做人基本原則,亦為醫商之間交流基礎,期藉由廉政論壇舉辦,建立公私部門深化交流管道,強化醫商誠信治理,凝聚協力合作共識,共同營造廉能優質的醫療環境。

  • 書摘精選》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書摘精選》安寧之路─我們能為臨終病患做些什麼?

    安寧之路給住院的重病者帶來很多的壓力,諸如:對陌生者的懼怕、自憐、統整性的壓力、被分離的焦慮、失去身體功能變成廢人、害怕愛被剝奪、悔恨與愧疚感,或追尋另一個希望。這是一連串的變化,很多病人在這段期間會學習不斷地適應,當然心理支持者,如社工或家人、朋友,人數愈多則適應愈快。

  • 朱亞君》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如何看待死亡​?

    朱亞君》馬偕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如何看待死亡​?

    【愛傳媒朱亞君專欄】在家晚餐,突然驚覺:人如果可以活到七十歲,那我已經剩下15年了……真是好大一個警醒,我的生命不是走在下半場,而是走在謝幕場了。我不禁開始思考:此生有無虛度?又該用甚麼姿態離場?​

  • AI藏種族歧視因子 清大跨國團隊揭醫學倫理隱憂

    AI藏種族歧視因子 清大跨國團隊揭醫學倫理隱憂

    清大資工系助理教授郭柏志與麻省理工學院等校研究發現,採AI深度學習演算法判讀X光片及電腦斷層掃描時,會分辨人種,進而影響醫療判斷準確率,被視為人工智慧的種族歧視。

  • 清大與跨國團隊揭露 AI恐有種族歧視疑慮

    清大與跨國團隊揭露 AI恐有種族歧視疑慮

    清大資工系助理教授郭柏志與跨國研究發現,人工智慧(AI)恐有種族歧視,使用AI深度學習演算法來判讀X光片及電腦斷層掃描,電腦竟可從醫學影像分辨出患者人種,引發醫療不平等現象,成果登上國際頂尖期刊《刺胳針數位健康》(Lancet Digital Health)。

  • 賴清德:滾動調整防疫策略 邁向正常生活最後一哩路

    賴清德:滾動調整防疫策略 邁向正常生活最後一哩路

    疫情不斷延燒,政府防疫措施備受質疑,賴清德副總統今天表示,這波疫情來的又急又快,疫情指揮中心每天都根據最新的疫情發展情勢,滾動調整防疫策略,希望將各方資源的整合運用,調整至最佳模式,並讓臺灣在邁向正常生活的最後一哩路能夠走得平順,將疫情對國人健康的危害降到最低。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