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醫療人才的搜尋結果,共110筆
由高雄醫院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立達國際興業股份有限公司及財團法人商業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台灣醫療健康產業卓越聯盟基金會(MET)指導共同執行「越台醫療生技暨醫美交流考察團」,此行特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永續規劃與設計研究中心一起參與,以期共創跨國合作契機與商機。昨(19)日舉辦之「越台醫療生技暨醫美交流論壇」圓滿成功,並且受到越南主流媒體越南國家電視台(VTV)與胡志明新聞電視台(HTV)的關注與報導,足見當地產業對來自台灣的交流考察團的重視。今(20)日造訪越南胡志明市VINMEC中央公園國際醫院及Hoan My Thu Duc國際綜合醫院兩醫院尋求未來合作契機。
為讓新進護理人員擁有安心的就業環境,中醫大新竹附醫除了提升簽約獎金,也提供極為實惠的膳宿,雙主餐的便當只要銅板價,宿舍水電網路全包每月只要500元,定期舉辦紓壓活動,若資深護理人員指導的新進人員成功留任,也會發給津貼。
台中海線醫療量能長期不足,李綜合醫療體系攜手台中榮總,31日在大甲院區舉行策略聯盟簽約儀式,由中榮神經外科主任李旭東擔任李綜合總院長,目前已有20多位中榮醫師駐診,年底將達到30餘位主治醫師,以照顧更多海線病患。今天包括衛福部次長王必勝、台中市衛生局長曾梓展、苗栗縣長鍾東錦、苗栗議長李文斌、台中榮總院長陳適安、李綜合醫療體系董事長李順安均出席見證,現場來賓冠蓋雲集。
行政院副院長鄭文燦27日表示,生技是政府核心戰略產業,今年國科會科技預算1,300多億元,生技即是重點。希望在研發與製造的優勢下鏈結國際,讓台灣生技價值轉換成市場價格,如同DNA的雙股螺旋結構一般同步進展。
民眾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日前喊出「重啟服貿」,前立委黃國昌受訪時則呼籲柯文哲,談判前提與內容為何,要跟台灣公民說清楚,對此,太陽花學運發言人吳崢昨日表示,不要跟任何呼籲重啟服貿的政治人物站在一起,愧對我們當年的理念。
輔信科技(2405)21日舉行股東會,通過去年下半年度配發現金股利0.2元之配息案,亦通過旗下子公司暄達醫學申請股上市櫃交易前之釋股計畫案,以推動暄達IPO、進入資本市場,期能吸引更多科技醫療人才加入。
國立台東女中今年共有4名學生考取醫學系與牙醫系,學生陳温愷筠受到〈海岸山脈的瑞士人〉一書啟發,了解家鄉醫療資源不足,立定從醫志向,順利考上中國醫藥大學牙醫系,盼為偏鄉醫療盡一份心力。
輔信科技(2405)去年下半年本業營運轉虧,惟全年仍守住正數,每股稅後純益0.16元,董事會12日並決議擬將分派下半年度現金股利每股0.2元,為睽違五年後、再度重啟配息。此外,持續朝科技醫療轉型的輔信,看好旗下子公司暄達醫學的業務成長動能,也將正式啟動推動其IPO進程。
童綜合醫院長年致力於培育優秀醫療人才,讓就讀高中的青年學子能認識學習不斷更迭的創新醫療科技,於2月11日舉辦「2023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這次營隊有來自台中12所高中徵選出來的48名學生參加。
國立中興大學自去年成立學士後醫學系,招收公費生前進偏鄉服務,台中榮總作為其中相當重要的教學醫院,積極提供空間、協助籌措經費興建大體解剖室,16日上午舉辦大體解剖學實驗室揭牌儀式,盼未來為中興大學後醫學系學生提供優良學習環境。
童綜合醫院為讓就讀高中的青年學子能認識學習不斷更迭創新的醫療科技,8日舉行「2023創新醫療科技體驗營」啟動典禮。童醫院研發創新中心院長歐宴泉說,藉由創新科技醫療體驗營活動,讓中市12所高中徵選出來48名學生到手術室進行達文西手術模擬、軟式輸尿管鏡操作與手術縫合,深刻體驗創新科技對醫療產業與民眾需求的重要性。
衛生福利部朴子醫院與敏惠醫護管理專科學校今簽訂產學合作備忘錄,將結合雙方資源與優勢,創造實習與就業上的互惠關係,朴子醫院表示,將提供敏惠醫專護理科學生生活獎學金、畢業後就業保證,長期照顧與健康促進管理科學生實習期間,還提供住宿、實習津貼,比照員工薪資,藉此留住人才,畢業後無縫接軌進入職場。
國內本土疫情案例仍持續增加,副總統賴清德今天表示,我們不能心存僥倖,必須要做好各項準備,面對未來可能再有的疫情。他列舉醫療人才培養、保障醫療人員、科技應用等三大精進方向,期盼在智慧化之後能邁向精準醫療,不僅提供國人更好的診斷治療,也能帶動臺灣產業的發展。
隨著疫情趨緩,各國邊境紛紛解封,台灣擁有傑出的醫療人才與先進的醫療技術,一直以來都是各國觀光客從事醫療觀光、健康養生的最佳目的地。高雄市立大同醫院超前部署與台灣觀光醫療發展協會特別於14日簽訂合作備忘錄,透過大同醫院專業的特色醫療量能、整合照護,鏈結台灣觀光醫療發展協會的相關計畫,期望讓更多的海內外人士前來感受台灣優質的醫療照護,並帶動南台灣的觀光醫療相關產業發展。
國立中興大學今年3月成立學士後醫學系,醫學院在8月1日獲准成立,對平衡南北醫療教育及提升偏鄉醫師人力具有指標意義。中興特與海線深耕百年的光田綜合醫院攜手合作,雙方針對醫學研究、人才培育、偏鄉醫療資源提升等,藉由雙方相互討論研究的合作案,讓中部地區居民得到更尖端的醫療照護。
衛福部經過兩年研議,針對《再生醫療發展法》、《再生醫療施行管理條例》、《再生醫療製劑管理條例》(統稱「再生醫療三法」),計劃在近期內送行政院、立法院審議。在我國人口快速老化之際,能夠順應國際潮流趨勢,可望對人民健康水準的提升、老年疾病的治療有重大的貢獻。
長庚醫院深耕醫療本業,推動永續發展亦表現傑出,於8月12日舉辦的「2022 APSAA亞太暨台灣永續行動獎」頒獎典禮中,長庚決策委員會程文俊主委獲頒2022年「亞太頂尖永續長獎」殊榮,由副總統賴清德親自頒獎。此獎項代表於我國與亞太地區之公民營企業擔任永續長角色,推動組織邁向永續發展表現傑出、貢獻卓著者。程文俊期許持續帶領長庚醫院致力推展ESG永續倡議行動,即環境保護、社會公益與醫院治理,同時偕同全球永續夥伴與世界接軌,發揮醫療本業與正向影響力,創造未來共好永續價值。
靜宜大學校長唐傳義將於7月31日卸任,校方於主顧聖母堂舉辦感恩彌撒,回顧及感謝他在12年任內對靜宜的付出與奉獻,場面溫馨感人!唐傳義指出,未來將以教師身分繼續培育偏鄉教育及醫療人才,並持續實踐創辦靜宜大學的主顧修女會推動「愛、慈悲與正義」的志業!
衛福部台東醫院醫檢師張昱維將在7日2日出發前往英國牛津大學,與來自全球的醫療人才共同參與為期兩周的「精準醫療」種子人才訓練;他說,懷著朝聖的心情,期待為偏鄉的公立醫院帶回新觀念。
因應未來產業發展前景,宏碁(2353)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呼籲,電子醫材與人工智慧是未來大趨勢,台灣應積極推動醫界與電子領域人才的跨域合作,合力迎接智慧醫療全球化的新契機,讓台灣為全世界做出更多貢獻。目前國內大學醫學系總招生名額涉及醫師總量管制,每年上限西醫學生約1300人,中醫系學生約365人,主要是為了維持醫師的醫療品質及巿場的穩定性。但面對未來,施振榮建議,教育部應逐步放寬招生名額的限制,讓台灣的醫療服務朝產業化及國際化發展,建立新的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