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醫療保健類股的搜尋結果,共546筆
周三美股主要指數全面收黑。提高債限法案即將在眾院進行全院表決,而意外強勁的就業數據加劇聯準會可能在6月再度升息的不安情緒。輝達漲多回吐,終場重挫5.68%,帶領晶片股普遍下跌,台積電ADR亦下挫逾3%。
周三美股主要指數全面收黑。提高債限法案即將在眾院進行全院表決,而意外強勁的就業數據加劇聯準會可能在6月再度升息的不安情緒。輝達漲多回吐,終場重挫5.68%,帶領晶片股普遍下跌,台積電ADR亦下挫逾3%。
股市評價在歷經2022年的衰退後,今年第一季美股類股表現輪動,由成長型股票領軍重拾擴張動能,繳出不俗的成績單,其中以通訊服務、科技、醫療保健表現尤最。然而聯博投信股票投資策略師李長風認為,反映股市基本面的企業盈餘成長預估恐遭逢挑戰,尤其在銀行危機過後,利率期貨持續動盪,反映出市場風險上升。此外,今年通膨放緩,將使企業調升商品價格的力道限縮。
期貨市場隱含基準利率最高為5.1%,即美國可能剩下1碼升息空間,夏季前可望停止升息,預期市場會提前反映停止升息而上揚。投信法人指出,第二季預期美國通膨將明顯降速、下半年美國結束升息循環、景氣好轉可期,美股後市行情持續看俏,建議利用美股短線的回檔震盪分批布局或定期定額長線投資。
近一年ETF績效前十強,歐洲相關ETF不但名列其中,且占居排名第二名及第三名,後市雖仍面對俄烏戰尚未結束,但法人持續看好歐股展望,認為適合中長期投資。
市場氣氛轉佳,資金轉進股票基金,統計至本月12日為止,美股基金單周淨買超近50億美元居冠,產業來看,金融基金、生醫基金都呈現淨買超。
本周華爾街股市以紅盤作收,展望後市,投資人將密切關注非必需消費品公司公布的成績單,以了解在通膨高漲之際,以及在聯準會祭出自1980年代以來最激進的升息周期下,美國經濟到底表現如何。
去年歷經以聯準會(Fed)為首的各國央行暴力升息結果,今年第一季金融市場已逐漸感受製造業產出下滑、消費支出壓抑、金融機構違約倒閉等基本面與資金面緊俏。面對仍具挑戰性的第二季,凱基銀行建議投資人在股債配置上可採取「債六股四」的組合,減碼股票加碼債券資產,債券標的加碼信用風險較低的公債與投資級債;股票方面,建議可布局「兼顧防禦與成長」的類股,除了配置一般認知的公用事業、醫療保健、必需消費、黃金等防禦類股外,也可定期定額布局投資庫存消化較佳的科技、開發能力強且具市場性的生技製藥等成長類股。
瑞士信貸AT1債券減記及美國區域銀行發展,消息面將持續牽動市場波動。法人表示,預期市場持續波動,建議逢低布局科技趨勢商機,中長線可穩操勝算。
歐美銀行倒閉事件,恐慌指數VIX近期震盪走勢,美大型科技及通訊等成長股不但未下跌,反成撐盤要角表現亮眼。法人表示,主要因大型科技股具有營運優勢且現金流穩健,及市場預期聯準會利率政策將轉向,有利於大型科技成長股後市。
美股成長題材今年來表現相對抗跌,帶動SP500成長指數表現優於大盤,投信法人表示,由於大型成長股市值大、體質佳,向來是市場常勝軍,隨升息循環步入尾聲,將有利成長股重返榮耀,建議可透過市值成長型ETF,掌握後市契機。
受到矽谷銀SVB銀行倒閉事件影響市場風險情緒,及拜登醫療改革政策的影響,近期醫療保健類股表現承壓。法人表示,短期市場雜音干擾下,醫療保健股表現波動,但生技醫療基本面穩健,大型生醫公司營運狀況健康,疫後醫療院所診療與手術需求回溫,加上新藥研發、併購題材不絕,產業中長期表現可期,短線逢回不失為布局契機,有利透過生技醫療相關基金或ETF介入。
美國聯準會(Fed)今年初仍維持鷹派升息談話,讓美國經濟走緩疑慮升高。投信法人指出,歷史經驗來看,1980年以來六次衰退期間,醫療產業盈餘變動仍能維持正成長,抗震能力強,據統計,全球醫療股20年來平均每個季度都是正報酬,上漲機率都超過5成,在市場大幅震盪下,為絕佳資金避風港,可優先布局。
今年海外股市科技成長股領漲,去年的防禦股、價值股,如生技、醫療產業表現略為落後,不過即使生醫基金今年來表現差強人意,後續有三大利多,讓法人持續看好生醫中長線。
儘管美股近期走勢仍受到升息訊息的影響,然而對於美國經濟及美股後市充滿挑戰,針對美股後市,聯博投資認為,美股是目前全球相對具成長機會的市場,尤其更有利於大型成長股。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主席鮑爾釋出更鷹派的加快升息步伐,最終利率會比預期來得高,使得美國股市走跌。
在震盪局勢下,醫療保健類股受到投資人青睞。投信法人認為,醫療保健產業具備創新加速、股價具下檔防禦力、長期成長潛力佳、併購題材以及市場估值低等優勢,投資前景看好,是資產配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短期市場震盪,投信法人認為,美國聯準會(Fed)在這個時間點上的抉擇仍困難,市場對於衰退的預期只是暫時延後,但並沒有消失,如果後續數據轉差,Fed還是隨時有機會暫停升息,需要持續觀察政策的動向,可藉由股債多元配置以降低風險。
觀察近一年生技醫療類股表現,受之前美國聯準會(Fed)積極升息的影響,成長股表現受到打壓,在市場持續擔憂與留意景氣前景之下,部分資金湧入防禦型類股,進一步帶動醫療保健股表現,近一年NBI生技指數上漲近5%,表現勝過科技股指數,而投信發行的生技醫療基金近一年表現亦不俗。
目前正值美台公布財報密集期,截至2月11日止,SP500公布44%財報(346家中的153家),整體企業獲利年增率衰退2.42%,但能源、工業、非核心消費與不動產等四大類股反而逆勢成長。儘管市場普遍預期半導體庫存去化要持續到第二季結束,但根據過往庫存天數開始下降,科技股股價有望見底,觀察美國大型科技股庫存絕對金額於2022年第四季開始小幅下降,目前估值處於歷史低位,富邦投信建議,優先布局今年獲利還能成長的台美科技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