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醫療輔具的搜尋結果,共125筆
合作金庫銀行近年來因應全球開放銀行服務趨勢,積極探索民眾日常生活結合金融服務場景,同時響應淨零醫療議題,例如使用碳排放量較低之醫療服務,於3月28日與台北榮民總醫院舉辦記者會及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建構醫療健康生態圈,並持續與醫療院所洽談合作機會,於6月12日再與臺大醫院簽署合作意向書,逐步擴大生態圈服務範圍。
生技展即將在7月26日登場,據以往歷史經驗,在生技展前,生技類股較有表現空間。今日上市櫃生醫指數聯袂強彈3%以上,尾盤有曜亞(4138)、晉弘(6796)、神隆(1789)、醫揚(6569)等9檔個股衝上漲停板,成為盤面強勢人氣焦點。
晶片大廠輝達(Nvidia)入股AI生技公司Recursion。進軍醫療AI、業績加速成長的醫揚(6569)、長佳智能(6841)雙雙搭上飆漲列車,股價皆鎖在漲停板。
賴清德副總統今天表示,我國民眾平均歲數為80歲,但不健康年數約8.4年,除了引入長照2.0及輔具給予幫助,也需要醫療、健康等產業共同合作,臺灣健康產業有潛力成為臺灣另一座護國神山,期盼大家共同來努力。
合作金庫銀行擔任大型醫療機構收款機構市佔近7成,每年收取醫療機構費用逾400億元,為深化合作,合庫與榮民總醫院開啟新型態合作模式,雙方於28日簽署合作意向書,共同推行具備淨零元素的醫療健康生態圈,第一波合作重點將聚焦淨零醫療的開放金融服務場景。
州巧(3543)第三季毛利率回升,單季轉虧為盈。董事長李樹裔表示,光電事業拓展車載顯示器和大型看板產品,醫療、家居產品轉為ODM模式,電動代步車拿下歐洲品牌訂單、明年下半年出貨,預期明年營收、獲利重回成長軌道。
雲林縣政府社會處與輔具中心整合身障、醫療、長照、勞政、教育等輔具服務於單一窗口,是全台唯一規畫輔具整合服務的縣市,民眾不用因為輔具需求而東奔西跑,只要到輔具中心就可獲得相關單位協助,因而獲行政院人力發展學院「標竿學習案例甄選暨推廣計畫獲獎案例」地方機關優良獎。
曾擔任物理治療師、台中市香柏木健康關懷協會創辦人吳銘堂,有感於許多患者缺乏輪椅或助行器、醫療床的維修、租賃管道,決定整合相關資源、協助解決患者醫療輔具問題,並透過參與勞動力發展署中彰投分署「多元就業開發方案」,在政府資源協助下研發行動輔具等,未來盼成立輔具銀行。
連鎖藥局諾貝兒(6844)丁丁連鎖藥妝,上半年營收22.28億元,比去年同期成長17.41%,稅後淨利2.1億元,EPS為6.99元,年成長64.08%,營收獲利雙成長。諾貝兒表示,上半年主要成長動能來自防疫產品、藥品及保健食品,其中防疫商品更是推升獲利創新高的重要關鍵。
「2022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於日前圓滿落幕,其中,產品「穀雨初晴玻尿酸飲」曾獲選為58屆金馬獎貴賓禮品的護佳生醫,除「穀雨初晴玻尿酸飲」之外,還同時展出新創老人照護輔具─轉位照護椅、醫院專用營養補充產品、專利傷口照護噴劑、「關立捷HA飲」等產品,展品吸睛,獲眾多國內外買家青睞,詢問度超高。
高齡化的浪潮下,長照輔具開發及老年疾病所需輔助治療等產品,已成為「超高齡社會」重中之重,護佳生醫在甫落幕的「2022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中,展出新創老人照護輔具─轉位照護椅、醫院專用營養補充產品、專利傷口照護噴劑、「關立捷HA飲」等產品,展品吸睛,獲眾多國內外買家青睞,詢問度爆表。
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16日起於南港展覽館二館登場,外貿協會更攜手台灣數位健康產業發展協會打造數位健康生活情境館,集結華碩、聚陽、台灣康匠等14家科技、醫材、紡織大廠,實際模擬呈現各項產品應用樣貌。
台中市大肚區清潔隊讓愛延續,化身「暖心推手」,將回收來的各式堪用輔具,經過逐一檢視、整理、消毒,再轉手捐出、贈送給在地有需要的機構或弱勢民眾,今年以來就捐出26件輔具,不僅發揮延物續命、愛物惜物的環保精神,還能幫助有需要的人,生活上更加方便獨立、更有品質,深獲各界好評。
州巧(3543)近年致力於發展新事業,在家居產品和醫療器材等業務已具成效,此外,在子公司佛山振宣公司出售獲利挹注之下,去年稅後淨利1.74億元,每股盈餘1.99元,營運表現優於前一年。州巧表示,今年積極拓展零組件設計、增進智能化量產計畫,力求穩定獲利。
「全齡通用宅」在日本正夯。今年50歲的全齡通用居住空間規劃師王芸芸原本是軟體、專利工程師,因緣際會下有感於高齡社會需求,特別在日本受訓拿照,王芸芸指出,台灣每百人社區中,有六位75歲以上、比身心障礙者的五位還多,而且身體障礙者可分身體、精神、知能障礙,但高齡者的退化是身心、認知綜合退化,生活空間需要更特別的設計。
台中醫院長照暨輔具中心10日舉行落成典禮,提供「出院準備服務」、「失能等級評估與服務轉介」、「長照計畫擬定與派案」、「社區資源轉介」及「行動輔具租借」等5大服務;另「出院前家庭圓桌會議」邀家屬、外籍看護、居家服務單位及醫療、醫事團隊參與,減少患者面對長期非急性醫療需求時的壓力。
KPMG安侯建業近日發布「KPMG科技醫療投資調查報告」指出,目前台灣大型科技業者(營收破億元或公發公司)有67.33%已開始投資科技醫療,剩下32.67%則逐步規劃投入,等於所有科技業者皆有意跨足醫療領域如數位醫療、精準醫療、遠距醫療等。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其中台東的南迴地區,60歲以上人口更達2成以上,有長照需求者也高於台東縣平均。南迴基金會為因應長者需求,今年駐點大武鄉成立居家護理所,提供個案服務、整合性醫療照顧、補助經濟弱勢者的醫療費用等,明年中更規畫成立診所,幫助鄉親實踐「hospital at home」的目標。
外貿協會疫後開辦首場實體專業展「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Medical Taiwan)」14日台北南港展覽2館登場;且同步開辦線上展,提供業者虛實整合的跨國、跨域24小時觀展體驗,商機不漏接。
外貿協會主辦的「台灣國際醫療暨健康照護展」將於10月14日至16日於南港展覽二館盛大展出,除了實體展覽外,同步開辦線上展覽,提供業者虛實整合的方案,協助參展業者可透過線上展平台與國際買主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