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醫療金的搜尋結果,共872筆
灣電子病歷雖已普及,然院際間的病歷格式缺乏統一規範,當跨機構間有交換電子病歷需求時,需耗費人力及時間成本辨識資料。國泰金(2882)去年底率先整併集團內跨業資源,成功接軌國際醫療資料交換標準FHIR,打造雲端電子病歷平台「iFHIR Center」,使電子病歷表單的附加效益大幅提升,促進全台醫療機構間醫療資料交換,並獲得十家指標性醫療機構認可與簽訂合作備忘錄。
醫療保健類股今年EPS成長放緩,但隨藥廠成功開發重量級明星藥後,法人建議可透過定期定額開始中長期布局主動式生技基金,掌握下半年到明年部分臨床後期階段、產品具成長趨勢、大廠忽略的利基新藥、本益比低,股價被低估的「璞玉型」生醫股,可能比AI晶片還賺。
系統整合商精誠資訊(6214)第四季將推動生成式AI在企業場景的應用,初步聚焦在醫療和金融產業。
觀望美國即將發布的通膨數據,周二歐洲股市早盤在平盤附近狹幅波動。英國就業報告好壞不一,英鎊走軟帶動英國以出口為主的FTSE 100指數走高。
國民黨總統參選人侯友宜日前拋出「80歲以上無需巴氏量表即可請外籍看護」政策,引此外界熱議。侯友宜31日再射醫療政策五箭。侯友宜說,國人的平均壽命正在倒退嚕,從2020年81.32歲,到2022年變成79.84歲。「執政黨不該感到汗顏嗎?」侯也再提疫苗採購,強調一定會成立特偵組查清楚;未來也會公開透明。另外成立癌症基金部分,侯友宜承諾癌症基金一定破百億。
Nvidia公布亮麗財報及財測展望,儘管近周整體股票基金連二周賣超,但科技股基金以及健康醫療股基金等均呈現周買超;此外,近周科技股ETF及醫療保健ETF同樣呈現淨流入。
由於越來越多證據顯示,歐元區經濟活動正在放緩,歐股周三收盤遠離了當日最高點;另一方面,羅氏製藥(Roche)強勁的上漲,推進瑞士股市收在一周新高。
歐股周三開盤走高。礦業股在金屬價格走高時上漲;此外,瑞士製藥廠羅氏(Roche)的好表現,推高了醫療股。
在能源股和礦業股推進下,歐洲股市周一結束此前的連四跌走勢,收盤小漲;與此同時,丹麥製藥商諾和諾德(Novo Nordisk)在醫療股當中領漲。
暑假近尾聲,應屆畢業生也陸續進入職場,初入社會職場小白進入事業打拚階段,風險承受力卻普遍不足,提醒社會新鮮人應先掌握財務盤點3大要點,包括「原有自身保障」、「當前收支狀況」、「財務計畫與目標」,提早培養正確的保險觀念,並善用年輕的時間複利、良好體況及保費上的優勢,從容應對未來人生風險。
今年AI帶起的科技浪潮,為美股動能添柴火。反觀較具防禦性的醫療保健類股,儘管財報表現優於預期,然表現相對疲弱。大華銀投信指出,近期美債降評帶動市場修正,投資人追求成長之餘,仍應配置具防禦性質的類股,如不受景氣影響的醫療保健產業。目前標普500保健類指數本益比相對大盤低,評價面也具吸引力。
現代社會,無障礙設施已然成為一項重要的社會價值,特別是在醫療照護領域。第2屆台中市無障礙友善環境評選公布得獎名單,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國軍台中總醫院分別獲選金點獎、友善建築類紅點獎以及公有建築類亮點獎。
印度企業第二季財報優於市場預期比例持續走高,尤其以消費者常用品、工業、非必需消費及金融等產業獲利能力更加搶眼,展望也相當樂觀。投信法人表示,財報持續出現優於預期的強勢結果與展望,再次證明印度正開啟黃金十年的新篇章,印股長期向上格局無懸念。
從近一周的低點反彈,歐洲數周一收盤上漲。零售股和醫療股的上漲,抵銷了礦業股和能源股的下跌,而後兩者的下跌,皆受到中國房地產股重挫的影響。
今年AI帶起的科技浪潮,為美股動能添柴火,反觀較具防禦性的醫療保健類股,儘管財報表現優於預期,但表現相對疲弱。法人指出,近期美債降評帶動市場修正,投資人追求成長之餘,仍應配置具防禦性質的類股,如不受景氣影響的醫療保健產業,目前標普500保健類指數本益比相對大盤低,評價面也具吸引力。
第二季開始,長照醫療REITs股價開始反映基本面復甦、及長期供不應求情境,2023年第二季整體高齡住房入住率較第一季再提升60個基本點至83.7%。此外,高齡住宅開工量減少為價格帶來了支撐,疫情期間興建停滯後,在需求改善期間又遭遇上升的建築和融資成本而持續停建,使高齡住宅進入長期上升週期中,預估相關REITs利潤率將攀升至超過疫情前的水準。
受到醫療股的上漲和歐元區通膨放緩的推動,歐洲股市周一收盤小漲;但是樂觀的GDP成長資料,打擊了人們對暫停升息的樂觀情緒。
衛福部表示,中醫部門去(2022)年第3、4季,因就醫人數成長近2成,導致點值下降幅度較大,所以提請動支「調節非預期風險」經費,健保會昨(26日)同意動支,計補助中醫3.1283億元。衛福部並指出,統計2016至2023年總額累積成長35%,共增加約2,169億元,包含行政院主計總處核撥的240億元,及2024年疫後特別預算的200億,至2024年底安全準備金仍可維持1個月。
衛福部統計處公布2022年國人十大死因統計結果,前五名排名依序為:惡性腫瘤(癌症)、心臟疾病、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肺炎及腦血管疾病,而位居第一名的癌症更是霸榜41年首位,其中25至44歲的死亡人口亦以癌症為死因之首,罹癌年齡層有逐漸下降的趨勢,足見罹患重大疾病的高危險性,不止高齡族群要多注意,就連年輕人也不能大意。
台灣世界新聞傳播協會「2023全國縣市施政滿意度調查」,嘉義市在11項施政面向評比,囊括4金7銀,醫療衛生、教育品質及藝術文化蟬聯金獎,居非6都縣市之冠,11項評比全台唯一連續2年蟬聯大滿貫的縣市,市長黃敏惠更獲得超過8成的首長滿意度,拿下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