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重建街的搜尋結果,共13筆
今年2月5日為元宵節,往年淡水居民都會舉辦「滬街樂元宵」提燈遊重建街活動,新北滬尾藝文休閒園區今年也共襄盛舉,與活動發起人程許忠合力舉辦元宵節提燈踩街活動,首度分為本月28日以及2月4日兩天舉行,規畫水岸路線以及重建街路線展開,伴隨淡水歷史最悠久的百年和義軒北管樂音,體驗傳統節慶與在地文史交織的元宵節。
提到淡水老街,多數人第一個聯想到的,多半是繁華熱鬧、商家林立、人潮絡繹不絕的淡水中正路,但對當地人而言,真正年代久遠,屬於老淡水人共同回憶的老街,其實位在淡水福佑宮旁、曾面臨拆遷命運的「重建街」,近年在地方人士奔走守護和活化下,重建街得以保有古色古香的建築特色,也重燃生命之火,為淡水老街注入商業色彩之外的文化活水。
我不知去過多少次淡水。從家族開車、在台北火車站搭鐵皮火車悠悠晃晃、自板橋搭專線公車到沙崙、朋友騎機車載我、近年從三重騎單車一小時可到、或是搭捷運到忠義站,走環海的紅樹林步道抵達。也許為了台灣八大勝景的觀音夕照、一個道地的阿給配福州魚丸湯、或是朋友相聚大啖海鮮痛飲啤酒,年輕時同仁詩社白天遊走亂吃、騎協力車、再夜宿詩友位於河面的高腳屋,海外文友或交換學生來台,乃至閒閒只想到有河book的露台喝咖啡、看觀音山、翻翻影評人686跟女詩人隱匿特選的書籍、買華文詩集,我總是到淡水。
淡水重建街歷史超過200年,窄巷與紅磚瓦房成為當地特色,淡水街道文化促進協會盼望,藉由小客廳的成立,能為街區長輩找回街道鄰居熱絡交流的舊時光,而不只是擦身而過。
有「滬尾第一街」之稱的淡水重建街,發展至今已超過200年,新北市文化局昨召開重建街登錄聚落保存座談會,但居民不滿會議未清楚說明住戶相關權益,直言像是「在上歷史課」,炮聲隆隆,文化局回應,將於第二場座談會說明。
新北市議會審查文化局年度預算,因施家古厝修護預算存廢問題,再掀重建街拓寬爭議,大會決議明天邀相關單位協調處理。
「九崁28」也是重建街上早期開的店家,老闆九哥3年前租下28號的老房子,把它從破爛廢墟整理成藝文空間,更難得的是,他珍惜老屋裡的每件老物,所以用原本屋裡的木頭修舊如舊,或是把灶腳蒸籠變成吊在二樓天花板的燈飾,以及把鍋子加上玻璃就變成桌子,還原老屋生命力,同時也提供他的藝術家朋友們在店裡展售作品。
天元宮人擠人,若賞完花想偷閒,推薦到重建街走走,雖然中正路號稱「淡水老街」,但街道完全無老味、商業氣息濃厚,想尋找一點古樸的淡水風情,得從福佑宮旁小巷子轉進,沿階梯拾級而上,散步在清代土埆厝、日式紅磚樓間,走進重建街,彷彿來到九份山城。
新北市淡水無極天元宮是賞櫻勝地,一到櫻花盛開時,不分平假日,每天都擠滿遊客,還曾一天擠進10萬人次!今年吉野櫻盛開約在3月中,廟方呼籲遊客坐接駁車上山,以免塞車無處停。
「來重建街不只是做生意,更有回娘家的感覺。」淡水重建街經居民長達25年的努力,終於成功守護,階梯市集14日舉辦感恩派對,開放老攤友在此免費設攤,不少攤商藉此機會重返重建街,慶祝娘家獲得保留,也與老朋友相聚,場面溫馨感人。
超過230年歷史的淡水重建街,仍保有4處以上古蹟,但新北市政府因公共安全疑慮,年底推動第2階段拓寬工程,文史工作者在網路上發起「讚滿重建街」活動,1日吸引數百位支持者以柔性訴求,希望市府讓重建街「原地保留」。
@喵喵要吃熊:到淡水來的遊客,每週末都會爆滿這個小鎮,大家多是去淡水老街吃吃逛逛。和太過商業化的老街相比,隱藏在山坡上的重建街則更有老淡水的味道。青石板步道蜿蜒上山,兩邊的街屋已經歷經百年滄桑。如果遇到每月一次的創意市集,那麼旅程則更加神奇。新舊之間的交融,讓這條老街更具魅力。走上一圈後,你會發現「生機重現」原來就是這個意思。在經歷了一次當地居民發起的保留運動之後,重建街成為淡水當地重要的文化地標。經歷風風雨雨的重建街能有今日之繁榮,離不開當地居民和熱心人士的幫助,我也期待這條街道可以一直守護著淡水,守護著過去的舊時光。
擁有200餘年歷史的重建街,是正港的「淡水老街」,目前仍保留4處以上古蹟,但市府多年徵收土地,3年前進行第1階段拓寬工程,30日再召開地方說明會,預計最快明年進行第2階段工程,地方民代都說好,但部分住戶及文史工作者卻強烈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