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野生動植物保護的搜尋結果,共49筆
中國國家林業和草原局網站消息,中國國家林草局9日發布聲明,對美國內政部有關穿山甲貿易問題的認定強調,美方此舉是濫用長臂管轄又一例證,違背客觀、公正的基本準則,極不利於全球穿山甲保護合作,中方對此表示嚴重關切,並堅決反對藉穿山甲保護問題損害中國保護聲譽的企圖。中方已經並將繼續就此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
澎湃新聞27日報導,大陸生態環境部27日召開例行記者會,環境部自然生態保護司司長王志斌表示,《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架構》(簡稱《昆蒙架構》)重在落地見效,目前生態環境部正在制定「新時期國家生物多樣性保護戰略與行動計畫」,編制生物多樣性保護重大工程實施方案,作為中國落實《昆蒙架構》的重要舉措。
林務局為感謝林業第一線森林護管人員辛勞,及協助巡護國家森林志工的努力,選在3月21日「國際森林日」,表揚優秀森林護管員及傑出國家森林志工。其中屏東林區管理處森林護管員李易承、葉建緯,因對山林的奉獻熱誠,在千餘名森林護管人員中脫穎而出,獲得優秀森林護管員殊榮;國家森林監測志工陳友義,長期為守護臺灣自然環境默默付出心力,也獲得肯定。
2022年11月欣逢四大盛會,受到聯合國多數重視,有許多主要國家的元首出席與會,既彰萬國衣冠拜冕琉外交盛典,更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今後進行討論:1是在印尼舉行的20國(含歐盟諸國)集團G20峰會、2是在埃及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7次締約方大會(COP 27)、3是在泰國舉行的亞太經合組織第29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APEC 29)、4是在中國武漢和瑞士日內瓦同步舉行的《濕地公約》第14屆締約方大會。
守護台灣珍貴的自然資產與生物多樣性,遠雄人壽攜手屏東科技大學連年推動「守護億隻鴞」生態復育行動,關心生態系統及野生動植物的生存,藉由守護貓頭鷹的行動,致力保護及維持台灣生物系統穩定。
2023年農委會林務局森林護管員(巡山員)甄試,將於今年11月14日開始報名,甄試錄取人員,每月薪酬自3萬1130元起,未來依每年考核結果最高可逐級晉升至4萬6695元,另可併計高山或偏遠地區加給再提高薪酬;執行高風險勤務,並可依項目與級別支給山地巡護作業費,也同時享有年終工作獎金、勞健保、勞工退休金、員工年度休假及未休畢慰勞假加班費等權益及福利。
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二十大政治報告中提出,要推進美麗中國建設。大陸生態環境部副部長翟青表示,中共十八大提出「努力建設美麗中國」,中共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開展了一系列根本性、開創性、長遠性的工作,包括堅決向污染宣戰、實施生態保護紅線制度等措施。
中華航空響應全球環保趨勢,引領國內航空及運輸業之先,由董事長謝世謙及總經理高星潢簽署並發布企業「森林暨生物多樣性保育承諾」,結合供應鏈夥伴共同促進全球氣候穩定及農業、糧食、公衛與經濟的永續發展環境,強化全球氣候與環境韌性之關鍵基礎。
中華航空響應全球趨勢,引領國內航空及運輸業之先,由董事長謝世謙及總經理高星潢簽署並發布企業「森林暨生物多樣性保育承諾」,結合供應鏈夥伴共同促進全球氣候穩定及農業、糧食、公衛與經濟的永續發展環境,強化全球氣候與環境韌性之關鍵基礎。
台灣運輸業首家!中華航空響應全球趨勢,引領國內航空及運輸業之先,由董事長謝世謙及總經理高星潢簽署並發布企業「森林暨生物多樣性保育承諾」,結合供應鏈夥伴共同促進全球氣候穩定及農業、糧食、公衛與經濟的永續發展環境,強化全球氣候與環境韌性之關鍵基礎。
今年亞洲象、東北虎讓中國野生動植物保護情形吸引全球關注。大陸國新辦29日舉行自然資源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記者會,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局長關志鷗回應,目前象群已安全回歸,各方面狀況良好,活潑可愛的象寶寶又有了新進步;4月闖入村莊並被救護的東北虎,也在東北虎豹國家公園區域內被監測,身影健康活潑。
嚮往守護山林,想為台灣森林保育奉獻心力的朋友請注意,2022年農委會林務局約僱森林護管員(巡山員)甄試,將於11月6日開始報名。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下午以視訊出席在雲南昆明舉行的《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領導人峰會,並發表主旨講話。習近平表示,雲南北遷亞洲象後返回棲息地,就是保護野生動物成果。他宣布,中國將出資15億元(人民幣,下同),成立昆明生物多樣性基金,保護生態;同時正式設立三江源、大貓熊、東北虎豹、海南熱帶雨林等第一批國家公園。他也強調,中國將持續推進產業結構和能源結構調整,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2日視訊出席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15次會議(COP15),面對各國緊盯中國的減排腳步,習近平強調,中國將建構碳達峰、碳中和「1+N」政策體系,並大力發展風電和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
大陸澎湃新聞11日報導,在離「家」17個月後,雲南北遷亞洲象群「斷鼻家族」14隻大象,已跨越元江,平安回歸西雙版納棲息地。
台東地檢署偵辦李男及謝男在蘭嶼地區非法獵捕第二級珍貴稀有野生動物保育魚類龍王鯛(又稱蘇眉魚、學名為曲紋唇魚),認2人違反野生動物保育法,昨天偵查終結提起公訴。
日前「寵物盲盒」掀起大陸民眾活體快遞等保育觀念的討論後,大陸媒體近日則發現,除了貓狗,鳥類也是常見的寵物,甚至有不少不肖業者公然在淘寶、百度貼吧、閑魚等網路交易平臺發佈販賣訊息,進行大陸保護鳥類非法交易,甚至為了躲避查緝,還使用密語交易,比如以「灰機」,稱呼灰鸚鵡。
大陸紅星新聞1日報導,大陸首宗收購、銷售人工繁育瀕危野生動物無罪判決,日前出爐。纏訟3年多的「江西鸚鵡案」,被告邱國榮因收購出售被歸類為「瀕危野生動物」的鸚鵡和鷯哥遭起訴,經過一審、二審、重審,法院認定邱國榮「收購、出售涉案費希氏情侶鸚鵡的行為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不宜認定為犯罪」,判決無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