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野生大熊貓四川的搜尋結果,共22筆
10月27日是國際熊貓日,據大陸四川省林草局統計數據,截至目前,四川擁有野生大熊貓1387隻,圈養大熊貓548隻,共計1935隻,隨著大陸的大熊貓國家公園的設立,大熊貓繁育保護進入新階段。
熊貓有著圓潤的身形與可愛的樣貌,是大陸著名的「國寶」,也是維持邦交國家友誼的象徵性動物。日前,大熊貓國家公園管理處公開了一段園區內的一隻野生熊貓,挖雪地找水源時突然倒地不動的影像,吸引網友們熱烈討論。
疑似尋覓食物、避寒,一隻野生大熊貓連續2晚進入四川雅安市寶興縣靈關鎮建聯村10組村民李光林的家,住在豬圈裡。寶興縣林業局野保科科長鄭叢軍獲報,5日晚間趕往現場查看,表示這隻大熊貓大約4歲,屬成年大熊貓,身體健康。
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17日對外公佈一對野生大熊貓亞成體雙胞胎的紅外相機拍攝畫面和視頻,這是保護區首次拍攝到亞成體野生大熊貓雙胞胎。
由大陸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野生動植物保護司指導,中國動物園協會主辦,以「大熊貓(台灣稱貓熊)繁育與技術研究」為主題的大熊貓繁育技術委員會2019年年會12日在成都召開。會上發布了2019年最新的大熊貓資料,全球圈養大熊貓數量已達到600隻。
胡錦矗是大陸西華師範大學珍稀動植物研究所教授兼前所長,也是世界著名的大熊貓(台灣稱貓熊)研究專家、國際公認的大熊貓生態生物學研究的奠基人,更被譽為是「大熊貓教父」,屬大陸國寶級人物,他發明研究野生大熊貓的「胡氏方法」,從大熊貓便便去了解其生態,更被沿用至今。
「第三屆台灣傳媒大學生實習暨大熊貓新視野航拍體驗活動」今(9)日前往四川鄧池溝,來自台灣多名大學生親抵四川蜂桶寨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鄧池溝保護管理站,現場看到兩隻大熊貓,激動不已,直呼好療育。
4月15日,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四川文化和旅遊新版宣傳口號:「天府三九大 安逸走四川」。簡單的十個字,卻是四川悠久文化、豐厚資源、大美風光和幸福生活的縮影。
大陸「成都商報」30日報導,由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獲悉,29日有3名野保隊員在對正河鍘刀口區域進行野生大熊貓DNA採樣建檔工作時,巧遇一隻貓熊寶寶,距離不過十幾公尺遠。貓熊在枝椏掛住,呼呼睡起了大覺,絲毫沒察覺到有人正在觀察它。
擁有170多萬粉絲的網路遊戲《熊貓守護者》,其官方微博聲稱,凡是用戶養「虛擬貓熊」、累積一定積分後,大陸某環保組織將在野生棲息地種一根竹子,確保貓熊的溫飽;這類說法卻遭保育專家打臉,稱貓熊「不缺吃」,是棲息地被人類活動限縮,才導致數量減少;而為擴展貓熊的生存空間,大陸正積極創建「貓熊家園」。
四川省正加緊制定大貓熊國家公園四川片區實施方案,此前已成立四川省大貓熊國家公園管理機構籌備委員會。
大陸為了保護大熊貓(台灣稱大貓熊),已決定劃出橫跨川、陝、甘三省,面積廣達2.7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依據新出爐的試點方案,未來不但要為牠們建通道,還要讓不同種群之間「多交流」。2.7萬平方公里約3/4個台灣大,將是大陸第二大的國家公園。
大陸為了保護大熊貓(台灣稱大貓熊),已決定畫出橫跨川、陝、甘三省,面積廣達2.7萬平方公里的面積成立大熊貓國家公園。依據新出爐的試點方案,未來不但要為牠們建通道,還要讓不同種群之間「多交流」。2.7萬平方公里約4分之3個台灣大,將是大陸第二大的國家公園。
大陸涼山州昭覺縣補約鄉民眾發現一隻約重100公斤的野生大熊貓。陸媒稱,這絕不是愚人節玩笑,有民眾與熊貓合影的照片為證。
「神龍大俠」阿寶歸來!中美合拍的動畫電影《功夫熊貓3》1月29日全球公映,主創人員日前到四川舉辦「英雄回家」宣傳活動。
四川省旅遊協會秘書長王七章率團到高雄舉辦旅遊推介會,選在捷運美麗島站光之穹頂舉辦,現場四川熊貓人偶吸引來往小朋友目光,紛紛駐足合影。
據中新網7月30日報導,四川寶興縣林業部門表示,近幾天到寶興避暑旅遊的遊客有機會大飽眼福,因在夾金山風景區螞蝗溝內,有人目擊兩隻野生大熊貓同時在公路散步。
據新華網成都5月12日報導,唐家河自然保護區表示,9日下午,遊客在廣元唐家河旅遊景區遊玩時,車子行至紫荊花谷背淋溝處,意外發現一隻野生成年大熊貓在路邊。
記者22日從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瞭解到,15日中午,正在保護區西河流域馬家溝區域開展野生大熊貓DNA科研調查工作的野外科考隊員偶遇一對成年野生大熊貓,並且拍到了相關視頻。
雅安,世界上第一隻大貓熊的科學發現地,世界上人工種茶最早的地方。日前,雅安市域宣傳名片確定為「貓熊家源 世界茶源」。貓熊和茶,作為雅安最具代表性的名片,兩者共同彰顯著雅安生態文化之魂,體現著雅安生態旅遊文化融合發展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