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量化管理的搜尋結果,共30筆
面對氣候變遷、國際減碳與淨零趨勢,永豐金控12日指出,該公司不斷擘劃及開展各項氣候減緩及調適具體方案、增加自身氣候韌性,於2021年正式簽署成為TCFD支持者,並於今年首度發行獨立編製的「2022年TCFD報告書」,榮獲英國標準協會(BSI)最高等級「Level 5+:Excellence」優秀等級的認證,顯示積極因應氣候變遷的決心。
鑒於全球淨零排放趨勢,台東大學產業物聯網大數據研究中心今成立「台東淨零碳盤永續治理暨數位應用資源服務中心」以及「台灣氣候服務聯盟台東服務中心」,提供在地業者從盤查、節能診斷到升級改善一條龍服務,目前校方已培訓18名碳盤查員,投入初階輔導服務。
中華工程(2515)今(26)日傳出喜訊!今天受邀出席BSI 英國標準協會主辦「2023亞太區營建業「ESG x碳管理」高峰會,並宣布獲得全球第一家通過PAS 2080建築與基礎建設碳管理標準查證的資產業主。
統計學上名詞常態分配、平均數、中數、眾數、重心,其意義在定位所有數據中心以作為下一步之應用。統計學與所謂的「中庸平衡之道」其實是不謀而合的。近日馬英九登陸祭祖,蔡英文總統出訪中美洲過境美國,兩人同日返台。一個為和平,一個搏外交,可惜兩人成無交集的平行線,返台前還為憲法一中交火,政治效應正持續激盪擴大。
隨著環境永續意識抬頭,投資人越來越注重企業的ESG指標,將ESG納入企業的策略規劃並制定相關政策來落實對ESG的承諾已成為不可避免的趨勢。不論是基於交易目的或是財報表達目的而需要評估企業價值時,企業內部以及受僱執行評價的機構與人員需要注意受評估企業的ESG政策,以及考量相關政策對於公司價值結論所帶來的影響。以下分別就影響企業內含價值的三大面向-現金流量、折現率及長期成長率,說明如何在評價過程中考量ESG指標。
元大金及旗下子公司再度通過通過ISO14001環境管理系統驗證,除了已連續六年拿下,該認證,獲英國標準協會(BSI)頒發驗證聲明書,元大金更開金融業先河,首創「環境永續績效資料庫」,以此更加 落實減碳減廢工作執行。
推薦 高勝率創新:別再讓平庸反對埋沒下一個好點子,迎向未來必備的決策新思維
美國聯準會(Fed)近期宣布將縮減購債,加上油價續揚增添通膨擔憂,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上揚,9月份投資級與高收益ESG債券皆呈現下跌。此外,股市進入高檔震盪、成長型股如科技股與景氣循環類股如金融、消費等輪番回檔修正,ESG 股市整體收跌。
國際知名財經雜誌《財資》(The Asset)近日公布2021得獎名單,柏瑞投信於「ESG基金管理投資人」(ESG Fund Management and Investors Awards)類別,榮獲「編輯評審團三星獎」(Editors’Triple Star)的肯定。《財資》認為,柏瑞投信儘管新冠疫情嚴峻,投資市場遭遇逆風,柏瑞仍致力於推動台灣ESG產品發展、並整合ESG因子到投資流程,展現資產管理業者的負責投資態度。
陳海波博士接受專訪,暢談柏瑞獨家量化選債投資策略。
安聯人壽布局Fintech版圖,申請專利權成效卓著,再度以Allianz Perform安聯i效率獲經濟部智慧財產局核准新型金融科技「新型專利」,為台灣InsurTech寫下新里程碑。
ESG投資夯,連帶也吸引海內外資金持續流入ESG市場,讓國泰永續高股息ETF(00878)持續獲市場青睞的關鍵,國泰投信指出,該檔ETF迄今規模逾新台幣210億元,躍居台股ETF前三大。
柏瑞投信再次領先業界,即將推出全台首檔以ESG為主題的多重資產型基金「柏瑞ESG量化多重資產基金」,投資人透過這檔基金布局全球市場,一次買齊ESG債券、股票等資產。
第一金控前十大股東出爐,今年的前十大股東新增兩家國內壽險公司,分別是第四名的富邦人壽持股1.95%、第八名的台灣人壽1.51%,而去年在第五大股東的中國人壽,今年維持第五大,持股比率維持在1.92%。
華南產險董事長凃志佶雖在今年元月才上任,但已是「老」華南產險人,因他擔任華南產險總經理已12年,華南產險員工對於這位新任董事長再熟悉不過了。在同事眼中,凃志佶是高EQ、重視數字量化管理,且「能唱能動」的年輕董事長。
環保署環評委員今(13)日召開「花東地區鐵路雙軌電氣化計畫環境影響評估專案小組初審會議 」,由於開發單位在噪音防範及土方暫置措施尚未提出具體方案,經環評委員決議5月31日前補正送專案小組再審。
台灣第一家登板的金融科技公司(Fintech)-高曼計量財務,預計於7月3日登錄創櫃板,高曼擁有美國量化基金管理技術,協助設計與管理金融商品,目前主打美國複委託市場,已與合庫證券結合複委託業務進行合作,期能成為台灣第一家Fintech獨角獸。
工業4.0浪潮來襲,AI正是這波浪潮中,不可或缺的關鍵角色。美商人工智慧新創Synergies日前分享工業4.0趨勢,Synergies產品總監柳可芸指出,「工業決策AI」將是下一波製造轉型關鍵,可讓企業決策快十倍。
中國滬深300指數年初以來強勢彈升逾3成,堪稱全球最牛股市。不過,這樣又急又快的漲幅卻令不少投資人擔心中國股市是否已經過熱?多頭行情是否隨時戛然而止?柏瑞投信表示,A股年初以來的漲勢僅能稱為市場情緒的「回溫」而非「過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