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量子纏結的搜尋結果,共12筆
觀察者網20日報導,華中科技大學物理學院引力中心教授李霖課題組,在芮得柏原子量子資訊領域,取得重要進展。並在國際期刊《自然-光子學》(Nature Photonics)雜誌線上發表重要研究成果。該研究在國際上首次實現了基於芮得柏原子的光量子糾纏過濾器,可用於保護量子糾纏態,並確定性地濾除雜訊光子態。課題組利用該過濾器,從極低保真度的輸入態中提取出了近乎完美的量子糾纏。這一成果有望應用於分布式量子資訊處理、多光子量子光學等量子科技的前沿領域。
2022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法國學者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學者克勞澤(John F. Clauser)及奧地利學者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用糾纏光子進行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開創了量子資訊學」,其中,阿斯佩曾受邀至台大物理系演講。
2022諾貝爾物理學獎由法國學者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學者克勞澤(John F. Clauser)及奧地利學者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用糾纏光子進行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開創了量子資訊學」,其中,阿斯佩曾受邀至台大物理系演講。
2022諾貝爾物理學獎4日揭曉,由法國學者阿斯佩(Alain Aspect)、美國學者克勞澤(John F. Clauser)及奧地利學者塞林格(Anton Zeilinger)共享殊榮,以表彰他們「用糾纏光子進行實驗,驗證違反貝爾不等式,開創了量子資訊學」,其中,阿斯佩曾受邀至台大物理系演講。三位獲獎者將平分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新台幣2900萬元。
美國總統拜登本周三以國家安全為理由,將涉及量子運算的中國大陸科技公司,列入貿易黑名單。量子運算是什麼?為何美國和中國大陸極力發展此一黑科技?更互相防範?如果中國大陸發展成功,竟然會讓美國軍事優勢全部瓦解?
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濟南量子技術研究院及中國科學院上海微系統與資訊技術研究所攜手,12日在英國雜誌《自然》發表新論文,該團隊成功在兩個50公里長光纖連接的量子記憶體間達成「量子糾結」,為構建基於量子中繼的量子網路奠定基礎,此一距離足以用於連接兩座城市。
隱形戰機或許已令人耳熟能詳,但如今將徹底改變戰爭的,卻是隱形雷達。數十年來,量子雷達似乎只是個概念,但如今奧地利科學院卻首度展示了這可能改變戰爭本質的高解析度雷達。
匿蹤戰機是當代最先進戰機的標準,目前也僅有F-22、F-35 等極少數的戰機符合,他們也憑著這個優勢無敵於天下。然而匿蹤優勢可能在不久的未來會被破解。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的研究人員正在開發「量子雷達」的新技術,可以有效的過濾雷達雜波,並且精準的分析物體,其中就包括匿蹤飛機和飛彈。
世界上首條量子保密通信骨幹網──「京滬幹線」,已完成量子保密通信及應用示範專案技術驗收,達到開通條件。這將是史上跨度最大、最安全的通信網路。
中國科學家已成功將物體從地球傳送到距離地球300哩遠的太空裡,使得電影中常出現的瞬間移動似乎不再不可能,目前離傳送人還相當遙遠,但新的實驗有助建構駭客無法入侵的量子網路。
中國大陸去年發射世界首枚量子衛星,現在衛星在太空拍攝的照片已經回傳。其249億畫素的解析度,即使細小的路人,甚至車牌號碼都清晰可見,也由此顯示大陸科技的進步飛躍。
大陸媒體報導,8月16日在甘肅酒泉火箭基地將有一枚名為「墨子」的通訊衛星將要發射,這枚衛星的採用了特殊的量子技術,是全世界第一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