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金融危機前的搜尋結果,共129

  • 觀念平台-風險、危機、風暴

     風險(Risk)、危機(Crisis)與風暴(Turmoil)這三個名詞,經常出現,然其代表的嚴重程度與發生頻率,並不相同。針對這三個層次的意義,擬定的對策亦有差別,尤其用在經濟金融市場上,因應方式步驟不一。通常風險無所不在,若未作好風險管控,形成金融危機,而危機未能適度阻止而擴大外溢,可能造成金融風暴。換言之,金融風暴之發生,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追根溯源,在於早期風險出現時未能作好風險管控。

  • 美債限危機 國內金融業曝險1.38兆

    美債限危機 國內金融業曝險1.38兆

     美債上限協商卡關,對台灣金融業衝擊曝光。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2日透露,國內的銀行、保險、證券業截至3月底投資美國公債曝險金額約新台幣1.38兆元,即便美債上限協商超過期限,國內金融業6月到期的美國公債只有916億元,依據評估,美債上限最終仍是能取得共識,但期間波動難免。

  • 俄金融危機爆開!前大咖官員曝「亂象」認了:撐不住

    俄金融危機爆開!前大咖官員曝「亂象」認了:撐不住

    在西方大力制裁下,俄羅斯經濟表現出乎預料的強韌,也迫使西方持續加大制裁力道。俄羅斯前經濟部長內洽耶夫(Andrey Nechayev)日前出席活動,唱衰俄羅斯經濟根本「一團糟」,更預計明年可能會引發金融危機。

  • 陳南光籲央行 公開匯率干預資料

     前中央銀行副總裁、台大經濟系教授陳南光8日表示,台灣央行透過強力干預手段,多次安度金融風暴,但將因應金融危機的工具常態化,可能造成市場機制扭曲,呼籲央行應公開更多匯率干預的歷史資料,供外界檢視,並評估政策後續效應及代價。

  • 股價指數期貨贏家專欄-微型美指期貨 小部位分批布局

     SVB事件導致多家區域銀行承受存戶擠兌壓力,只能向聯準會(Fed)緊急貸款。央行借錢給銀行,可滿足銀行短期的流動性。Fed原有的短期貼現窗口(90天)貸出資金創新紀錄,周變動大幅上升。該數據超越金融危機前的高點1,110億美元,整體借款相當高,顯示銀行業近期流動性吃緊。不過Fed主席鮑爾表明,此擴表為暫時性,不影響持續進行縮表的貨幣政策。

  • 瑞銀Q1獲利腰斬 但存款增加

     瑞銀集團(UBS)25日公布今年首季財報顯示,受提列訴訟費用準備金拖累,上季淨利砍半至10.3億美元。但好消息是,在瑞銀收購瑞信(Credit Suisse)的計畫曝光後,該銀行財富管理部門吸引數十億美元資金流入。

  • 港銀行間流動性 跌至2008年來新低

     香港資金外流情勢愈加嚴峻。4月起,香港金管局多次進場承接市場的港幣賣盤,讓香港市場流動性持續下降,最新銀行間總結餘已降至港幣492億元,不僅較2021年的高點縮水近90%,更創下2008年以來的新低水位。

  • 銀行連環爆 葉倫:美銀行法規可能太寬鬆

    銀行連環爆 葉倫:美銀行法規可能太寬鬆

     美國財長葉倫指出,在矽谷銀行與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接連倒閉後,主管機關可能需要收緊銀行規範,近期的銀行動盪代表,美國強化金融體系的努力尚未完成。

  • 曾炎裕專欄-金融危機總動員與AI遠大前程形成對比

     3月矽谷銀行與瑞士信貸引爆的金融危機餘波盪漾,瑞士政府與央行主導下,瑞銀集團UBS收購瑞士信貸。同時美國第14大銀行第一共和銀行,去年底資產為2,130億美元,美國多家大銀行聯手注資300億美元仍無法克服擠兌造成的流動性問題;而標準普爾以流動性風險為由持續下調評等,是標準的「落井下石」。

  • 操盤心法-金融危機暫歇,反彈可期但操作宜慎

    操盤心法-金融危機暫歇,反彈可期但操作宜慎

     盤勢分析: 矽谷銀行被聯邦存款保險(FDIC)接管,3月16日11家美國大型銀行宣布向第一共和銀行注入300億美元,第一共和銀行股價反彈,金融危機暫歇。

  • 波動加劇 資金轉進新興市場

    波動加劇 資金轉進新興市場

     美國最新經濟數據優於預期,推高聯準會升息預期,市場避險情緒加重,全球股市波動仍高、資金流向分歧。回顧過去一周全球股票基金資金流向,包括美國、拉丁美洲及歐非中東等地股市資金呈淨流出狀態,其餘如已開發歐洲、亞洲不含日本及全球新興市場等股市則迎來資金淨流入。

  • 美股13F報告-大賣空主角原型 大舉抄底京東及阿里

     各大投資機構的美股持股文件15日全數出爐,隨著大陸經濟自2022年第四季起復甦,多家機構該季大舉抄底中概股,其中電影「大賣空」主角原型、傳奇投資人貝瑞(Michael Burry)旗下Scion大買京東及阿里巴巴美股。高瓴等公司也看好大陸經濟前景,同步出手加碼中概股。

  • 觀念平台-英減稅+瑞信風波 歐洲脆弱的金融市場

     今年以來英國經濟表現低迷,在脫歐後尚未喘氣之餘,就面臨俄烏戰爭的衝突,導致油價、糧價的飆漲。在脫歐後,英國不少進口品面臨課稅及人才、服務在歐盟移動限制之際,本已預期會帶來物價上漲,但接踵而至的俄烏戰事帶來糧價、能源價格上漲危機,真是屋漏偏逢連夜雨。再加上英國前首相強生(Boris Johnson)醜聞頻傳被迫下台,引發政治紛擾及空窗,不但通膨率超過10%,經濟成長也面臨停滯。

  • 前所未有10年金融危機!他驚曝:全球恐爆大規模破產潮

    前所未有10年金融危機!他驚曝:全球恐爆大規模破產潮

    通膨惡潮席捲全球,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教授、Roubini Macro Associate副總裁魯比尼(Nouriel Roubini)預警,全球可能面臨著一場前所未有的停滯性通膨型債務危機,且將長達10年之久。

  • 劍橋高材生當英國財長 一場演講掀10兆金融市場大屠殺

    劍橋高材生當英國財長 一場演講掀10兆金融市場大屠殺

    上任短短一個月的英國財政大臣夸騰一度在國會上主張減稅吸引投資,刺激經濟成長。此論調一出,金融市場負評如潮大崩盤,倘若持續躁進,首相特拉斯的大位恐不保。

  • 英國金融炸彈引爆?陸媒直指元兇是它 恐變下一場雷曼危機

    英國金融炸彈引爆?陸媒直指元兇是它 恐變下一場雷曼危機

    英國政府9月底宣布大規模減稅計畫,引爆債市大動盪,英國人賴以生存的養老基金被迫拋售手上資產以滿足現金需求,英國央行隨後購買長期國債才穩定債市。陸媒分析指出,儘管英國央行已經出手,但養老基金的流動性危機是一顆隨時引爆的「定時炸彈」,更可能演變成下一場雷曼危機。

  • 新台幣狂貶!強勢美元砍向新興市場 重演25年前金融危機?

    新台幣狂貶!強勢美元砍向新興市場 重演25年前金融危機?

    自聯準會於今年3月啟動升息循環以來,美元之外,歐、美、亞等多數國家貨幣幾乎就像自由落體,受到美國這個全球第一大經濟體「貨幣緊縮」的引力牽引,對美元匯率的走勢一路下墜。

  • 金融危機在英國爆開?日本也危險了!嗅到2007開殺前血腥味

    金融危機在英國爆開?日本也危險了!嗅到2007開殺前血腥味

    全球經濟狀況詭譎,除了通膨居高不下,各國紛紛升息,導致消費者需求反轉外,英國無預警釋出減稅計畫,可能引發債務崩潰的危機,前美國財政部長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就警告,目前市場的風險與2008年金融危機前的風險相似,尤其像英國這麼重要的國家出現狀況,可能會衍生出超過預期的衝擊。

  • 《國際經濟》美暴力升息將引爆亞洲金融危機2.0?分析師:可能性低

    現在世界經濟或許正面臨著與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相似的情況,即美國大幅升息和美元走強,但分析師普遍認為那段歷史不太可能重演,不過部分亞洲經濟體的貨幣確實特別脆弱,容易勾起那段慘痛的回憶。

  • 消費力緊縮 在華外企信心降低

    消費力緊縮 在華外企信心降低

     近日英國媒體報導,英國企業由於擔心中英政治關係緊張,被迫考慮重新調整對中國供應鏈的依賴,而這一轉變或將加劇英國民眾的生活成本危機。此外,隨著大陸民眾消費力日趨緊縮,在華外企紛紛謹慎調整增長預期。陸委會諮詢委員會議近期討論大陸經濟情勢和供應鏈問題時預測,長期來看,兩岸經貿互相依賴程度預料將會放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