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金融研究的搜尋結果,共684

  •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 化學博士頭銜 投資代操一絕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 化學博士頭銜 投資代操一絕

     統一投顧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經營證券投資研究分析、類全委保單代操、台股代操及收費會員等多項業務的投顧公司,也是業界第一個經營海外股市複委託代操業務,得力於董事長黎方國高度重視扎實的研究功夫,奠定統一投顧在業界廣受好評、逐步擴大業務經營範圍的基礎。

  • 輔大金融國企系 培育國貿人才

    輔大金融國企系 培育國貿人才

     輔仁大學管理學院金融與國際企業學系成立於1973年,培育菁英無數,今年邁入50年風華歲月。近年管理學院積極優化教學空間包括桓達創新空間及碩士生研究室,提供師生們多元的學習環境,學生們更在校內外競賽中屢獲佳績。

  • 機構改革 金融科技以黨領政

    機構改革 金融科技以黨領政

     繼大陸國務院機構改革後,中共中央近日公布「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下稱方案),增設中央金融委員會,加強中共中央對金融工作的集中統一領導,負責金融穩定和發展的頂層設計等,且不再保留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同時組建中央金融工作委員會,統一領導黨內金融系統工作。

  • 矽谷銀母公司債券 投資人搶購

     儘管美國聯邦主管機關強調,保護矽谷銀行存戶的緊急措施不會惠及投資人,但不良債權投資人仍押注能從矽谷銀行倒閉獲利,將目光瞄準矽谷銀行母公司的債券。

  • 一銀獲亞洲永續金融領導者大獎

    一銀獲亞洲永續金融領導者大獎

     國際知名市場研究與顧問諮詢機構「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3月8日於新加坡「AFSC亞太金融服務大會」中頒發亞太金融創新服務獎(Financial Insights Innovation Awards, FIIA),第一銀行從亞太地區銀行和保險公司逾百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Asia’s Leader in Sustainable Finance(亞洲永續金融領導者)」大獎,首度參賽就拿下亞太區域級大獎,顯示一銀對數位永續的努力備受國際肯定,為亞洲區永續金融最佳典範。

  • 第一銀行獲IDC FIIA「亞洲永續金融領導者」大獎

    第一銀行獲IDC FIIA「亞洲永續金融領導者」大獎

    國際知名市場研究與顧問諮詢機構「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3月8日於新加坡「AFSC亞太金融服務大會」中頒發亞太金融創新服務獎(Financial Insights Innovation Awards,FIIA),第一銀行從亞太地區銀行和保險公司逾百件參賽作品中脫穎而出,獲「Asia's Leader in Sustainable Finance(亞洲永續金融領導者)」大獎,首度參賽就拿下亞太區域級大獎,顯示一銀對數位永續的努力備受國際肯定,為亞洲區永續金融最佳典範。 面對後疫情時代及數位化浪潮,一銀領先同業,首度將轉型思維聚焦在企業放款領域,規劃一系列數位化發展藍圖,引進門牌定位及GIS地理資訊技術,建立「智慧(GIS)派工」及「客戶情蒐管理圖台」兩大業務開發模組。前者協助業務管理單位自動化分配潛在客戶名單,增進分行業務推展意願,後者主要提升分行業務人員自主開發能力,探索分行周遭企業客戶,並整合大數據分析專利模型,加值各項內外部資訊,包括計算最佳拜訪路徑、關懷企業輔助與開拓新戶輔助等,以提高前線法金業務人員成案機率。一銀致力以科技結合金融服務,以三項專利技術結合兩大主要業務開發模組,串接內外部即時企業資訊,打造第一金融智慧地圖系統,並積極落實到全臺分行,優化既有業務推展流程,以協助分行開發法人金融新客源。 「IDC」為全球著名針對資訊科技、電信產業和消費科技的市場研究及顧問諮詢機構,在全球擁有超過1,300名分析師,對110多個國家的技術發展趨勢和產業商機深入分析;該機構透過全球化、區域性和本地化的專業視角,透過每年舉辦「亞太金融創新服務獎」及「未來企業大獎」,嚴謹評選在數位科技領域具創新表現的傑出企業予以表揚,頗受各產業界矚目。一銀表示,能獲得「亞洲永續金融領導者」大獎實屬不易,未來也將持續運用金融科技創新,優化作業流程及客戶服務,以全球永續金融領導者為目標邁進。

  • 陸專家籲港建「人民幣金融中心」 增擴大灣區金融互聯開放

    陸專家籲港建「人民幣金融中心」 增擴大灣區金融互聯開放

    未來粵港澳大灣區如何實現金融互聯互通、提升數位金融融合度?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和中國金融四十人研究院近日聯合主辦的「明珠灣金融峰會(2023)」上,北京大學數位金融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院長黃益平表示,希望粵港澳加大雙向投資交易,推動金融開放互聯互通,並建議將香港定位為大陸最重要的國際金融中心,並建設成人民幣金融中心,數位人民幣將在其中起到明顯作用。

  • 金融創新轉型 科技島突圍有方?

    金融創新轉型 科技島突圍有方?

     2014年金管會宣布啟動金融科技元年,陸續成立金融科技辦公室、金融科技發展基金、金融科技園區,公布金融科技白皮書及鬆綁金融業投資金融科技的額度。2024即將屆滿十年,回首來時路,前金管會主委、現任國民黨總召曾銘宗說:「不滿意,真的沒有太大的進步!」

  • 專家傳真-台商應掌握大陸內需復甦的契機

    專家傳真-台商應掌握大陸內需復甦的契機

     狄更斯《雙城記》:「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反之亦然。中國大陸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共歷經了30年的高速經濟成長,再進入近十年的新常態階段。大陸去(2022)年經濟成長率僅3%,與其說是最黑暗的時代,無寧也是最光明時代,因為黑夜結束,就代表黎明將近。

  • 以客戶為中心 凱基證券國內外獲獎數創高

    以客戶為中心 凱基證券國內外獲獎數創高

     凱基證券以重視風險、穩健前行的理念打造「以客戶為中心」的服務,專業團隊多次獲頒國內外金融媒體、主管機關及外資法人肯定,2022年度獲獎數再創新高,全方位理財服務包括財富管理、經紀、投資銀行、債券、資產管理,滿足投資人多元化需求。

  • 閒置好物大募集 永豐金證券力行永續

    閒置好物大募集 永豐金證券力行永續

     永豐金證券致力實踐ESG永續行動,2022年以「惜物愛物」為主軸,落實金控「豐循環.愛降落」活動,二千多位同仁積極響應捐出家中閒置好物,從小家電、文具圖書、到3C用品共73箱4100件,以分享市集及社福平台媒合,讓物品找到需要的新主人循環再利用。

  • 聯準會轉鴿 我首季升息機率低

     美國FOMC於2日宣布將聯邦基金利率目標範圍上調1碼(0.25個百分點),符合市場預期,但觀察我國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短天期利率,近三個交易日沒有明顯變動,反映市場認定央行第一季升息的機率降低。

  • 合作金庫研究獎金 受理申請

     合作金庫銀行為實踐企業社會責任,鼓勵學生充實金融知識及提升研究風氣,特設置研究獎金,112年研究獎金即日起接受申請。

  • 香港開市儀式 財政司長:深信今年股票市場一定兔氣揚眉

    香港開市儀式 財政司長:深信今年股票市場一定兔氣揚眉

    兔年首個交易日,港交所舉行開市儀式,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深信今年香港股票市場一定「兔氣揚眉、兔若如飛」,跳上新台階,踏上新水平。他預期,今年香港新股市場較去年好,而利率互換通、人民幣及港幣雙櫃檯模式等措施將於上半年陸續推出。

  • 富邦金控聯合徵才計畫起跑 海內外招募6500個職缺

    富邦金控聯合徵才計畫起跑 海內外招募6500個職缺

    富邦金控2023年聯合徵才計畫起跑了!金控暨各子公司今年度預計招募6500人,職缺需求包含海內外業務發展、資訊科技、數據分析、資訊安全、客戶服務與風險管理等;另外,將擇優錄取50至60名儲備幹部(MA)。

  • 《金融股》富邦金聯合徵才起跑 開放招募24個組別

    富邦金(2882)2023年聯合徵才起跑,金控暨各子公司今年度預計招募6,500人,職缺需求包含海內外業務發展、資訊科技、數據分析、資訊安全、客戶服務與風險管理等;另將擇優錄取50~60位儲備幹部(MA)。富邦MA計畫自即日起至3月底開放履歷收件,開放招募達24個組別,包括永續發展、數據分析、資訊科技、數位創新與行銷、經營管理、法人金融、風險管理、投資研究、金融商品等多元領域。

  • 今年金融監理收入預算 創高

     2023年金融營業額會顯著成長?金管會編列2023年金融監督管理基金預算達288.89億元,創歷年新高,主要是金融營業稅收入一年估算260億元,及存保基金投資收益14.28億元,都算新高,應是預估升息,可讓銀行利息收入大增。

  • 升息見頂 金融多重資產雙位報酬可期

     美國聯準會快速升息,全球金融股債殖利率大幅上升,領先國內金融股平均股息率5%,出現難得一見的黃金交叉,換言之,存全球金融資產更給利。中國信託ESG金融收益多重資產基金經理人張勝原表示,當前全球金融多重資產配置的收益率具有吸引力之外,資產價格經過一波修正後,反彈力道也相當值得期待。

  • 央行投資標的 納入綠色債券

    央行投資標的 納入綠色債券

     為順應國際發展趨勢,並配合政府2050年淨零轉型規畫,中央銀行30日公布「因應氣候變遷策略方案」,訂定兩大政策目標及三大核心策略,以發展央行因應氣候變遷的政策架構,逐步推動五大類政策措施。這是央行首度針對氣候變遷恐對金融穩定、物價穩定與經濟成長,所做出的完整行動策略。

  • 台股基金遇逆風 排名大洗牌

    台股基金遇逆風 排名大洗牌

     今年台股落入熊市,台股基金規模也受影響。根據投信投顧公會資料統計,全體台股基金11月底規模為3,595億元,今年來減幅約1成,前十大投信公司合計規模占比84%,九家皆呈現萎縮,唯有統一投信例外,仍維持高達1成的正成長,使得投信公司規模排名重新洗牌。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