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金融資產重分類的搜尋結果,共84

  • 三商壽拚虧轉盈 強化資本

     三商美邦人壽26日舉行法說會,法人聚焦二大議題,即何時能轉虧為盈、資本強化計劃的進度。三商壽總經理陳宏昇指出,今年影響營運最大關鍵是避險成本,不過,損益表雖虧損,但淨值已有增加,資本強化計劃有二項進行中,一是台中大樓處份案,二是尋找20億股私募策略投資人。

  • 壽險首季身家 回升逾3千億

    壽險首季身家 回升逾3千億

     壽險業逐漸走出谷底。21家壽險公司首季財報全數出爐,受到匯兌成本高漲、可實現資本利得不多的衝擊,壽險業首季稅後虧損152億元,但受惠股市回溫,壽險淨值下金融資產價值回升逾3,200億元,首季綜合損益3,146億元,創四年來同期最佳。

  • 三商壽Q1虧29.2億 財務長、資訊長換將

     被金管會列為「資本不足」的三商美邦人壽,12日公告董事會通過今年首季財報,虧損29.2億元,並公告財務長暨發言人、資訊長換將。財務長暨發言人曾裕芳改由資深副總林碧華接任,原資訊長袁欣樂改由資深副總謝明進接任。

  • 三商壽首季虧損29億 財務長、資訊長換將

    被金管會列為「資本不足」的三商美邦人壽(2867)12日公告董事會通過今年首季財報,已虧損29.2億元,並公告財務長暨發言人、資訊長換將。財務長暨發言人曾裕芳改由資深副總林碧華接任,原資訊長袁欣樂改由資深副總謝明進接任。

  • 觀念平台-壽險業永續經營的策略與機會成本

     一句經典「放棄魚的成本,就是選擇熊掌的代價」清楚描繪了現實生活中每個人或是企業必須面對一連串的選擇取捨,對於波動劇烈的金融市場而言,企業因應巨幅變動而調整經營策略應屬可理解的危機處理,如果是重複性的發生,應該就是屬於經營策略抉擇、企業文化及價值觀的呈現,因此不免就要承受後續機會成本的代價。

  • 三商壽現增催繳 為期一個月

     三商美邦人壽現增5億股要募資25.25億元,繳款期間已在本月23日截止,但有部分股東未繳納股款,三商壽23日重訊公告催繳。三商壽指出,這是屬於現增的標準作業程序,公司過去也都會給原股東一個月的催繳期間,強調目前現增均依進度完成。

  • 富壽去年股債少賺近635億

     美國鷹式升息、俄烏戰爭、疫情等黑天鵝相互出沒,去年股債匯市波動劇烈,富邦金控16日法說會上揭露子公司富邦人壽(合併報表)實現股票資本利得623億元,比前年少逾275億元,去年第三季及第四季都實現債券損失共111億元,全年債券是實現虧損近42億元,因此富壽去年股債實現資本利得比前年少近635億元。

  • 《其他股》「利」空炸裂 潤泰新再吞半根

    潤泰新(9945)不配發股利,不過,將減資1成,每股擬退還股東約1元,昨日深陷鎖跌停的窘境,今日掙脫陰霾,股價開低後,跌幅在5.8%左右。

  • 升息四大衝擊 新壽浮現負作用

     美國聯準會(Fed)去年急速升息17碼(1碼是0.25百分點),對壽險業產生四大衝擊。新光金控14日舉行法說會,揭露去年子公司新光人壽因升息,出現不動產評價損失54.9億元,應是不動產市價化後首見,新壽去年租金收益雖增加近1.8億元,全年逾45億元租金收入,但不動產年化收益率-0.6%,首見負報酬。

  • 三商壽私募 苦尋不到人

     資本市場及匯率波動加大,接軌保險負債會計IFRS17與新清償能力指標ICS在即,壽險業不僅股價承壓,此時要談增資或併購,難度都加大。三商美邦人壽去年為強化資本,兵分五路自救,現傳出因時機不對,私募投資人難覓,三商壽經營團隊積極在今年9月期限前,尋找可靠的策略投資人,入股30%。

  • 兩龍頭金控 最具配息能力

     金管會16日宣布用公積發現金股利,回饋各公司自行評估決定,讓今年金控現金股利「再現曙光」,原本多家金控因去年股債跌價,獲利扣除評價損失及提列特別盈餘公積後,已無法配息,現在可動用資本公積或法定盈餘公積配息,最有能力配較多現金還是富邦金控與國泰金控。

  • 三商壽金融資產重分類 淨值增近59億元

    一步一步拉淨值。三商美邦人壽15日公告,已在今(2023)年1月1日進行金融資產重分類,淨值將比去年9月底增加58.74億元,淨值比會從2.01%拉高到2.43%,若用去年底淨值推估,重分類後淨值比應可逾2.5%,但仍未達3%的安全水位。

  • 富壽海外投資 相中亞洲保險

    富壽海外投資 相中亞洲保險

     富邦人壽又要打亞洲盃,根據富邦金控近日公告,富邦人壽擬投資海外地區保險相關事業,據富邦金透露,標的位於亞洲地區。金管會亦表示,富邦人壽已來溝通董事會授權洽談投資海外保險相關事業,但涉及股權安排及尚未完全談定,因此尚不揭露投資地區標的。

  • 六大壽險 富邦人壽一枝獨秀

     六大壽險元月匯兌損失逾新台幣500億元。因新台幣兌美元1月急升近2.2%,六大壽險匯兌成本沈重,加上股債能實現資本利得不多,除富邦人壽元月靠實現股債,仍有獲利13.9億元外,另外五家公司單月都虧損,合計六大壽險1月稅後虧損78.15億元。

  • 銀保證去年底大幅加碼股債

    銀保證去年底大幅加碼股債

     為搶攻今年的年初投資行情,銀行、保險及證券去年12月逢低場加碼布局股債。根金管會7日公布最新統計,壽險業去年最後一個月約加碼國內外股票共新台幣500億元,其中台股加碼近350億元,銀行及券商自營部則主要加碼債券,銀行單月增持債券新台幣1,415億元,券商則增45億元。

  • 降風險 五大金控減碼新興市場

    降風險 五大金控減碼新興市場

     市場波動大,五大壽險金控去年第四季對新興市場主權債多減持部位或持平,以控管風險。五大壽險金控曝險最大的市場是墨西哥、約新台幣2,317億元,與去年第三季持平;第二大是沙烏地阿拉伯、達1,872億元;第三大是印尼的1,851億元;第四大是卡達的1,191億元,部位都變化不大。

  • 《金融》防疫險理賠衝擊 產險業2022年淨值探近14年低

    金管會公布保險業獲利及匯兌損益最新統計,受新台幣升值、資本市場波動劇烈及防疫雙險鉅額理賠拖累,產險業淨值至2022年底降至614億元,創2008年金融海嘯以來近14年低點。壽險業淨值危機則在金融資產重分類下解除,去年第四季季增達7619億元。

  • 蔡宏圖:今年會比去年好

    蔡宏圖:今年會比去年好

     兔年會比虎年更好。30日為兔年開工日,國泰金控董事長蔡宏圖以影片向國泰集團員工團拜,並提出長久致勝策略,即國泰集團與廣大消費者息息相關,務必要往前洞見消費者「生活型態與工作的改變和需求」,落實以客戶為中心,才能長期得到客戶信賴。

  • 三商壽今年淨值 拚增逾百億

    三商壽今年淨值 拚增逾百億

     三商壽五路並進搶救淨值。三商美邦人壽17日公告,2022年自結全年稅後虧損136.6億元,等於第四季再虧損近80億元,推估是新台幣兌美元匯率急升,造成匯兌成本增加,加上調整投資部位等,全年每股虧損4.34元,創史上虧損最嚴重的一年。

  • 採‧訪‧線‧上-賺賣白菜的利潤 金融業股東圖什麼?

     2022年因急速升息,本國銀行稅前獲利創新高,只是大型重要銀行多已加入金控,若同金控有保險或證券子公司,2022年獲利都比2021年衰退,若還有承保防疫險量較大的產險公司,則是出現史上首見的重大虧損,綜合後2022年似乎不算好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