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金門縣水試所的搜尋結果,共53筆
金門縣水試所與海巡署金門海巡隊再度聯手出擊護漁,本月先後於烈嶼沿海貴山及大二膽海域強力執行越界漁網具清除作業,共清除大型定置網12組、鐵錨11支、流刺網3件、蟹籠45組,期能嚇阻大陸漁民越界佈設漁網具,以維護在地海洋漁業資源與漁民生計。
金門海巡隊爲悍衛我國漁業資源,於本月3日及今(6)日聯合縣政府共同前往猛虎嶼周邊海域執行護漁工作,並清除陸方漁船於我方海域非法佈置之各式網具,包括中、大型定置網、蟹籠、底刺網等近60件,後續全交由金門區漁會進行後段分類回收處理。
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於今(6)日上午10時30分,相約於金廈海域211航標處,聯合舉辦放流魚苗活動,為金廈海域添入在地經濟魚苗共約439萬尾,透過魚苗放流增裕漁業資源,期使金廈海域資源得以永續發展。
海巡署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所屬第一機動巡邏站近日巡查時,分別於金門峰上灣、田埔海邊及狗嶼灣岸,各發現1隻死亡海豚,經通報相關單位到場查驗確認皆為瀕危的「窄脊露脊鼠海豚」,因個體都嚴重腐爛,無法判斷死因,後續由動保協會採樣帶回檢驗,殘體就地掩埋。
金門四面環海,特殊的海域地形造就藻類得以生長的良好環境。金門縣水試所近年來致力於大型海藻的培育,在海洋委員會指導下執行「金門縣海洋地方創生人才培育暨永續產業升級計畫」,活化研發多種在地海藻資源特色產品,今(29)日上午特別舉辦產品開發展示會,與鄉親一同分享這份喜悅。
有「綠色魚子醬」之稱的「海葡萄」營養豐富,金門縣水產試驗所養殖成功,即日起至9/10受理電話訂購:水試所082-326408,領取時間另行通知,防疫期間不辦理現場販售。
中央推動學校午餐全面採用國產可溯源食材,農糧署北區分署今跨海到金門舉辦說明會。縣府強調,目前在縣農試所規畫的全島首座有機農業集團栽培專區,即以優先供應地區學校營養午餐為目標,希望讓學子吃得健康,家長也可以放心。
在4億年前就出現,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的鱟,是金門特有的海洋生物,但在人為干擾和棲地破壞下,族群數量已逐年減少。金門縣水試所昨於翟山近海投放體內植入晶片條碼的標識鱟128尾,將透過再捕獲方式調查移動路徑、棲息地及評估鱟的族群數量。
金門縣水試所養殖「海木耳」成果可觀,今起至6月4日以每斤(500g)新台幣150元的回饋鄉親。
5月的金門,海上藍眼淚大爆發。依約來訪的追淚人,在夜空乍現的星輝作伴下,帶著一種期待又感傷的心情,漫步向波光粼粼,藍光閃爍的地方尋去,掬起一把藍色的星砂,在薰風輕送的島嶼限定美景中,呼喚散發浪漫和璀璨的空靈。
國際瀕絕保育類海洋生物中華白海豚有「媽祖魚」和「海上大熊貓」之稱,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舉辦目擊紀錄影片、照片徵募活動,每筆獎勵金新台幣600元,採預約後到府收件,12月16日截止。
9月間在小金門海岸擱淺的綠蠵龜,在保育人員悉心照料下恢復健康,23日下午在成功海灘野放。縣水試所和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歡迎民眾到場,一起歡送海龜重返大海。
風獅爺是金門的地方守護神,也是最具特色的人文圖騰。坐落於城郊的福建省金門縣審計室,在門口豎立了1尊高逾2公尺,手持帳簿、毛筆,腳踏古錢幣的「審計風獅爺」,結合機關形象與地方文化意象的公共藝術,成為自由行遊客打卡的新景點。
在4億年前就出現,有「灘地上的活化石」之稱的鱟,曾廣泛分布於台灣西部海岸,但因棲地環境的變遷,如今在台灣本島幾乎已經絕跡,僅金門與澎湖在野外還能發現它們的蹤跡。嘉義縣長翁章梁今(17)日率團跨海交流,希望未來金門可提供稚鱟到嘉義縣放流,攜手保育這種特殊的海洋生物。
大陸伏季休漁季結束,對岸漁船傾巢而出,金門海巡隊與縣水產試驗所展開新一波聯合掃蕩行動,昨在大岩嶼外海清除非法佈網65件約1300公尺,今(26)日移交縣府依法銷毀。
針對大陸船隻越界金門海域作業,落網後無力繳交罰款遭到沒收,在漁業署缺乏經費,縣府處理能量有限下,已累計待銷毀40餘艘,長期擱置岸際帶來航安和汙染問題,海洋委員會副主委莊慶達今(20)日表示,將盡快邀集3方研議解決。
這已經金門岸際一週三起死亡海豚!金馬澎分署第九岸巡隊第一機動巡邏站於今(17)日上午9點45分於金門縣金沙鎮海山美岸際發現1隻死亡海豚擱淺,立即通報金門縣政府水產試驗所等單位派員到場處理。
金門縣長楊鎮浯就職1周年,打破辦桌吃吃喝喝的傳統,改為舉辦「金門公益日」關懷弱勢族群義賣活動,3000餘位穿梭來去的民眾在縣定古蹟「清總兵署」廣場,採購優質農特產品和衣飾、陶瓷作品,攜手用愛心和開心在寒冬中送出一股暖流。
6月8日是「世界海洋日」,金門縣水產試驗所與廈門市海洋發展局6日在金廈海域中線一帶,放流高經濟價值的大黃魚和多種鯛類幼苗632萬尾,期待在「兩門」共同努力保育下,為大海帶來更豐富的魚類資源和盎然生機。
金門岸巡隊幹員昨(31)日在料羅港區內,發現1隻迷航的保育類綠蠵龜載浮載沈,縣府農林科協同〈金門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安置處理,初步檢查發現腹部受傷,並有鰭肢感染跡象,將在診療後擇期野放重返大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