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銀行業獲利的搜尋結果,共407

  • 1/3董事席次都是「她們」!駱錦明學霸女兒接棒王道銀行   創金融圈罕見紀錄

    1/3董事席次都是「她們」!駱錦明學霸女兒接棒王道銀行 創金融圈罕見紀錄

    「早期金融業多為男性高階主管為主,我不是男生,小時候父親就沒有指望我未來要參與他的事業。」「我在創投業做了一陣子,父親看到我在外面的表現,看到了我的存在。」52歲的駱怡君三年前出任王道銀行董事長,今年續任,12席董事中女性董事四位,達三分之一,是台灣金融圈中女力占比高的銀行。

  • 國銀有信心 今年獲利衝新高

    國銀有信心 今年獲利衝新高

     國銀對今年獲利信心滿滿,全年獲利挑戰5,000億元新高。本報針對六家公股銀行、五家大型民營銀行進行問卷調查,受訪銀行「全數」認為今年獲利將創新高,過去曾出現銀行第四季大量增提備抵呆帳或轉銷呆帳,造成獲利回吐,銀行業都認為此情況今年絕不會發生。

  • 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不為短期獲利 犧牲長遠發展

    國泰世華銀行總經理李偉正:不為短期獲利 犧牲長遠發展

     「長線布局,是國泰的DNA。」國泰世華銀行今年獲利屢創史上新高,7月稅後純益28.6億元,前七月累積稅後純益204億元,年成長高達28%。國泰世華銀總經理李偉正接受專訪強調,業務均衡發展、重視長期永續成長,是國泰世華銀獲利創新高的兩大關鍵,不會為短期獲利,犧牲長期發展。

  • 銀行成金融業支柱 貢獻6成獲利

     銀行業重新成為金融業獲利「頂樑柱」。先前因股債雙漲,金融三業獲利以保險業為主力,但去年美國暴力升息後,銀行獲利占金融業獲利達90%,今年前七月銀行稅前大賺逾3,218億元,獲利貢獻達62%,比去年前七月占比53%還高。

  • 金融業前七月賺逾5,000億元

    金融業前七月賺逾5,000億元

     金融業前七月稅前獲利「衝破」5,000億元,全年有望挑戰歷史次高。據金管會5日公布,在證券業獲利同比成長55%、銀行成長22%支撐下,金融三業(銀行、保險、證券)前七月稅前淨利達5,144.8億元,超過去年全年獲利,更擺脫上半年衰退局面,轉為正成長。

  • 跟進穆迪 標普下調5家美國地區銀行評等

    標普(Samp;P)21日調降5家美國地區銀行的信用評等,並且表示籌資風險與獲利疲弱將考驗銀行業的信用實力。

  • 「這國」銀行賺大錢!員工上半年均薪155萬創新高

    「這國」銀行賺大錢!員工上半年均薪155萬創新高

    全球物價漲不停,央行紛紛升息因應。但據韓媒報導,在一般民眾面臨龐大生活壓力之際,南韓4大商業銀行今年上半年的人均薪資首度突破6000萬韓元(約台幣155.8萬元),因為利率飆升為銀行業帶來了豐厚的利潤。

  • 台美利差大 國銀SWAP大豐收 獲利攻頂

    台美利差大 國銀SWAP大豐收 獲利攻頂

     美國聯準會(Fed)仍在升息,銀行可望「旺到年底」。Fed在7月繼續升息,今年以來已升息4碼,基準利率來到5.25~5.5%,相較台灣今年僅升半碼,重貼現率為1.875%,台美利差愈拉愈大,銀行的SWAP(換匯交易)今年可望大豐收,將有助國銀獲利創新高。

  • 保險回穩 金融業全年獲利拚次高

     最壞的情況已過,下半年金融業獲利不悲觀。金融三業上半年獲利雖比去年同期衰退,但衰退幅度已縮小到8%,下半年銀行獲利可望持續創新高,壽險第三季進入現金股利旺季,只要新台幣不要急升、台股仍穩定向上、交易量維持正常,金融三業全年稅前獲利有望挑戰超越6,753億元的歷史次高紀錄。

  • 合庫金前董事長辭世 林謙浩重法遵、公益 同仁感念

    合庫金前董事長辭世 林謙浩重法遵、公益 同仁感念

     合庫金控暨銀行前董事長林謙浩於7月2日辭世,享壽64歲。過去他在第一銀行、第一金控及台灣企銀任內的時候,業界都知道他是拚命三郎,認真負責,而且嚴謹低調。他奉行16字心法-「心存善念,全力以赴,面對問題,勇於任事」;除自己親身力行之外,並常用來勉勵同仁發揮潛能、超越自我。

  • 合庫金前董座林謙浩告別式周三舉行 奉行16字心法

    合庫金前董座林謙浩告別式周三舉行 奉行16字心法

    合庫金控暨銀行前董事長林謙浩於7月2日辭世,享壽64歲,預計周三(19日)告別式。過去他在第一銀行、第一金控及台灣企銀任內的時候,業界都知道他是拚命三郎,認真負責,而且嚴謹低調。他奉行16字心法-「心存善念,全力以赴,面對問題,勇於任事」;除自己親身力行之外,並常用來勉勵同仁發揮潛能、超越自我。

  • 《金融》保險業轉虧扯後腿 金融三業前5月獲利衰退逾3成

    金管會公布金融三業最新獲利狀況,雖然銀行業受惠升息及股債市回穩、證券期貨業受惠交易量能回溫,整體獲利表現顯著回升,但保險業受匯損及避險成本增加而轉虧,拖累金融三業2023年前5月稅前淨利2500.54億元,年減達1131.95億元或31.16%。

  • 金融三業 前五月獲利2,500億 銀行、保險兩樣情

     據金管會29日統計,前五個月金融三業獲利達2,500.5億元,較去年同期3,632億元年減31%,其中銀行業獲利達2,208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證券業也受惠台股5月大漲獲利365億元、年增34%,但保險業飽受避險成本所苦,累計稅前虧損73億元、年減逾1倍。

  • 金融三業前五月獲利逾2,500億元 銀行、保險兩樣情

    據金管會今(29日)統計,前五月金融三業獲利達2,500.5億元,較去年同期3,632億元年減31%。其中銀行業獲利達2,208億元,創下歷年同期新高,證券業也受惠於台股5月大漲獲利365億元,年增34%,但保險業則飽受避險成本所苦,前五月稅前虧損73億元,年減逾1倍。

  • 台美暫不升息 金管會盯三件事

     美國聯準會、台灣央行皆宣布6月暫不升息,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5日對此分析,聯準會並沒有說下半年不升息,未來依舊如年初所說「撲朔迷離」,金融情勢需審慎因應,依舊要「臨淵履薄」,不可掉以輕心。

  • 台美暫不升息 黃天牧四字點評、緊盯三件事

    台美暫不升息 黃天牧四字點評、緊盯三件事

    美聯準會、台灣央行皆宣布暫不升息,對金融業影響為何?金管會主委黃天牧15日指出,雖然此次台美暫不升息,但聯準會沒表達下半年不升息,所以未來可能還是有需要注意的變數,審慎因應,金融業依然「臨淵履薄」,不可掉以輕心。而保險局將緊盯壽險業現金流量、銀行局則提醒銀行要觀察授信客戶還款能力,尤其在出口連月下降、證期局則持續關注外資匯出入清況,必要時採取措施。

  • 中信 獲台灣最佳銀行雙料肯定

    中信 獲台灣最佳銀行雙料肯定

     中國信託銀行去年合併稅後純益371億元創歷史新高,更為同業第一,憑藉獲利績效與整體表現,榮獲《Global Finance》(全球金融)雜誌、《FinanceAsia》(亞洲金融)雜誌「台灣最佳銀行」雙料肯定,其中更連續三年拿下《Global Finance》台灣最佳銀行,卓越成績備受各界肯定。

  • 央行:升息助攻 銀行獲利攀峰

    央行:升息助攻 銀行獲利攀峰

     央行5月31日發布金融穩定報告,確認金融體系「大致尚能維持穩定」,其中銀行業受惠存放利差擴大、獲利創新高,緩步升息對獲利有助益;票券業儘管獲利衰退,資本尚屬適足;保險業則遭受較大衝擊,雖透過增資等措施因應後回穩,但後續相對保守看待。

  • 企業舵手-歐塞大膽改組 裕信翻身賺錢機器

    企業舵手-歐塞大膽改組 裕信翻身賺錢機器

     全球金融業去年面對嚴峻逆境,但義大利裕信銀行(UniCredit)股價卻翻倍,這跟其執行長歐塞(Andrea Orcel)的大膽目標有莫大關係,其致力把一度陷入困境的裕信扭轉為一部賺錢機器。

  • 存股族最愛前十檔 金融占6

    存股族最愛前十檔 金融占6

     存股族最愛金融股名單出爐。據證交所4月公布的個股定期定額交易戶數前20名排行,15檔金融股中,就有高達12檔入榜,可見金融股備受存股族喜愛,定期定額族最愛的前十大股票中就有六檔是金融股,分別是玉山金、兆豐金、合庫金、第一金、富邦金、中信金,其中,玉山金僅次於台積電,是定期定額交易戶數第二大。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